第四章民族问题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习题一、单项选择1.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说明发展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其中(B )是两个重要的平行发展过程。
A.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B.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D.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2.民族的发展表现于诸多方面,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它既是支撑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C)A.社会政治发展B.社会文化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D.军事发展3.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民族人口的增长C.民族文化的传播D.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A.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C.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D.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形式表现出的民族关系5.()是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D )A.民族分化B.民族同化C.民族歧视D.民族压迫6.下列有关民族与阶级关系的看法中正确的是(B)A.消灭民族压迫并不必然地要消灭剥削制度B.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范围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广泛和更复杂C.民族压迫主要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而与阶级关系联系不大D.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比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要长7.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A.民族分化B.民族组合C.民族差异D.民族融合8.下列与民族特征有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A.民族的特征与特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民族特征会像社会阶级关系和生产方式更替那样急剧迅速地变化C.民族特征之间的差异问题可以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解决D.民族的特征仅在阶级社会存在并发生重要作用,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起作用9.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A.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B.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C.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D.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中还未实现共同富裕10.()是最为直接和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与调控系统,其运行直接影响各民族社会利益的多寡得失及至生存与发展。
(C )A.非政府组织B.相关国际组织C.国家政权D.民间社会团体组织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的论述中正确是的(D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完全消失B.社会主义时期,在一定条件下尚存的阶级斗争并不会再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C.社会主义时期,像私有制社会那种造成民族问题的许多社会因素依然存在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已经消失,民族问题的性质和以往已经不同了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 A)A.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B.解决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问题C.国家怎样向民族地区给予更多公共财政支持的问题D.各民族间由于某些思想观念引起的现实的矛盾和纠纷13.在民族问题上国内与国际问题交织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必须坚持(C)A.经济发展优先原则B.人权优先原则C.主权原则D.政治优先原则14.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每个民族至少有代表()人参加。
(D )A.5 人B.3人C.2人D.1人15.在我国,凡人口在()以上的民族均有人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委员。
(B )A.200万人B.100万人C.50万人D.10万人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事务专门机构叫做(C )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1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和思想保障就是(A)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B.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二、多项选择1.民族问题的内涵包括:(ABCD )A.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B.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C.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D.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2.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是(CD)A.文化因素B.经济因素C.自然因素D.社会因素3.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民族关系主要包括(BCD)A.军事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文化关系4.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D)A.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C.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D.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形式表现出的民族关系5.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BC)A.民族认同B.民族利益C.民族权利D.民族意识6.民族与国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ABC )A.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B.民族与国家长期相依而存C.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民族将与国家一同消亡7.要消灭民族压迫,就必须要首先消灭(CD )A.民族组合B.民族同化C.剥削制度D.阶级压迫8.下列有关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论点正确的有(ABC)A.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社会原因B.民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C.要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问题就是民族问题9.在现实社会中,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ABCD )A.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B.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C.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D.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10.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与()相关。
(BCD )A.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B.民族的跨国分布C.经济全球化的过程D.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关注与保护11.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BCD )A.必须优先解决经济利益问题B.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C.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政治问题解决的基础D.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辅相成12.为了使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共产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中至少包括()等具体形式。
(ABD )A.和平改革B.和平协商C.民族自治地方建设D.直接过渡1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而()则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AB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代表表决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含义必须把握(BCD )A.中华民族复兴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B.中华民族复兴是相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而言C.中华民族复兴是相对于近代中华文明衰落与中华民族危亡而言D.中华民族复兴是针对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而言。
三、判断题1.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变化、发展的。
民族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一般情况下循着社会发展阶段的顺序发展。
(正确)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3.在民族存在的情况下,民族问题不一定必然存在。
(错误)4.民族自身发展程度不仅决定民族的特征与素质,也对民族间的相互关系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正确)5.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是基于民族发展的不同所构成的民族特质与民族间的差异性。
(正确)6.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错误)7.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但是这些阶级斗争不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错误)8.民族问题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还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
(正确)9.某一民族问题一旦发生,往往是单纯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者文化问题。
(错误)10.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思想。
(正确)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社会革命转移到社会发展上来,因此民族问题就不再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错误)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实质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
(正确)四、材料题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材料论述为什么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质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并且成为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中,大约有400万人还保留早期的封建形式,即封建农奴制,还有100万人保存着奴隶制度,大约60万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加快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而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对立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共产党宣言》3.“十月革命结束了旧的资产阶级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被压迫民族工人和农民的新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纪元,这个运动的目的在于反对一切压迫(也包括民族压迫),反对“自己的”和异族的资产阶级政权,反对整个帝国主义。
”——斯大林:《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4.“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而且,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
”“强力造出了最初的奴隶,他们的怯懦则使他们永远当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答: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
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之后,不仅基本消灭了阶级压迫与剥削,而且迅速制定与落实了各民族迈向共同繁荣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首先,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不仅是民族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的社会原因;其次,民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它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民族的压迫和统治,使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化;第三,要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实行无民族压迫、剥削的社会制度。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往往高举个人自由的旗帜,但是在民族问题上,尤其是在阶级压迫与剥削的问题上往往暴露了其所提倡的自由的虚伪狭隘本质,最终沦为资产阶级对被压迫民族实行民族与阶级压迫的理论武器。
五、简答题1.怎样看待民族与阶级的联系与区别?答: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是属性不同的客观存在。
民族与阶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2)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3)要消灭民族压迫,首先必须消灭剥削制度,要实现民族平等,就必须消灭阶级。
民族与阶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民族和阶级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不同,前者的产生主要基于民族差别,后者的产生主要基于经济原因;(3)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范围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广泛和复杂;(4)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一般具有全民族的性质;(5)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