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五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五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填空题
1、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____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内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1954年,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年,中国参加在印尼举行的_________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会议亚非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1971年,第______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作为安理会__________________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1972年,《__________________》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_;1979年1月,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_________。

5、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__访华,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_________出席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__________________。

7、2001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_________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8、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合作组织--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后来措辞有所修改的是()
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惠”
D、联合反对殖民主义
5、新中国外交成熟标志是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三个世界”的划分
6、1954年以周恩来为团长,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亚非会议D.二十六届联大
7、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关系正常化④中苏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2001年10月,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非正式会议( )
A.北京B.广州C.上海D.南京
9、1972年,访问中国并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的日本首相是()
A、桥本龙太郎
B、田中角荣
C、中曾根康弘
D、森喜朗
10、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
A、与大国的合作
B、独立发挥作用
C、以地区性组织为主
D、联合国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请回答:
⑴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⑵“这些原则”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
⑶“这些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三、问答题
12、中日、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结束了中日、中美之间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中日、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