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货梯基础加固方案

人货梯基础加固方案

滨湖荣盛华府23~33#楼及地下车库南区A区工程施工升降机地下室顶梁板回顶方案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设计 (1)四、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4)五、注意事项 (6)六、加固体系验算 (7)1、参数信息 (7)2、基础承载计算 (8)3、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9)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9)2、立杆稳定性验算 (9)4、混凝土基础结构验算 (10)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201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l62—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7、《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二、工程概况合肥市滨湖荣盛华府23#~33#楼为住宅楼,基础为筏板基础、框剪结构。

施工升降机均位于地下车库区域,车库顶板砼已浇筑完毕,住宅楼高度、层数概况如下:三、物料提升机基础位置设计因施工需求,现拟选取施工升降机底座(尺寸均为3700*4600mm)直接设在主楼四周地库顶梁板上,地库顶板厚度250mm。

各楼施工升降机基础设在地库顶梁板上,根据各栋楼的结构特点,具体位置如下,详见附图:因顶板承载力原因,需对对安装部位的梁、板进行加固,采用钢管顶撑对25#、26#、29#、30#、28#、24#、31#楼物料提升机、23#、27#、32#楼人货电梯基础所在区域的顶梁板进行加固。

施工升降机平面安装位置示意如下:25#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6#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9#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30#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7#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8#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4#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23#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31#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32#楼施工升降机基础位置四、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1、加固方案:1)、对施工升降机作用范围的梁板进行加固,在顶板上做3.7m*4.6m基础板,具体做法、配筋见附图一。

2)、在施工升降机基础顶板范围内,采用钢管顶撑进行支撑(附图二),设置Φ48×2.8钢管立杆支撑,立杆底部设置垫块,立杆支撑面积为6100*5200mm (以四周至梁边为一单位),立杆间距为0.5m,立杆上部设置顶托,架设40×80方木,为加强整体刚度,考虑在四面设置剪刀撑以及在每道水平拉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3)、增加钢筋混凝土板在定位放线后,基层清理干净,板钢筋的绑扎搭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埋件预埋。

4)、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同条件强度达到100%后,物料提升机方可进行安装、使用。

图1 基础配筋图图2 人货电梯回顶剖面图图3 剪刀撑平面图图5 立杆平面布置图2、架体搭设要求:1)、梁板加固时,立杆必须上下顶紧,纵、横杆件不得缺少,立杆顶部扣件拧紧;当梁、板水平杆高度不一时,应延伸至对方至少两根立杆。

可调托撑(顶丝)与钢管龙骨相连时,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托板与螺杆必须焊接牢固,使用时螺杆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少于200mm。

2)、满堂支架沿框架大梁周边与中间每隔四跨支架立杆沿竖向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纵横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纵横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纵距1/3。

五、注意事项1、支撑架体搭设必须有足够坚固性、稳定性,保证整个施工期间和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移位,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2、支撑架是由立杆、横杆、栏杆、剪刀撑、垫板、围笆(网)、连墙点等组成。

支撑架体搭设宜采用扣件钢管作材料,搭设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须纵横向连续设置剪刀撑,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

3、材料要求:有严重锈蚀、变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扣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4、基础防水要求:架体的基础四周应砌筑20CM高的挡水墙并粉刷完好,禁止积水浸泡。

5、支撑架体搭设基本要求:严禁与其他设施相连,并在明显位置悬挂限制靠近和禁止触动的标牌。

架体的立杆必须垂直,钢管立杆必须支撑在金属底座或垫板上。

6、支撑架体四周2米处搭设一圈高度不低于1.2米的围栏,用安全网全部封闭。

7、支撑架体在搭设过程中,安全员和监理必须对支撑架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准使用,且必须经常检查、并且留有检查记录。

六、加固体系验算施工升降机加固验算1、参数信息1.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1.2楼板参数1.3荷载参数:1.4立杆支撑参数2、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73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73=12191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0×2+200+12191)+2000×2)×10/1000=207.91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2+1480+0×2+200+12191)+1.4×2000×2)×10/1000=257.49kN;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P j=1.2×l×d×h×25=1.2×3.7×4.6×0.3×25=153.18KNP=n×(P+ P j)=2.5×(257.49+153.18)=1026.67kN3、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楼板均布荷载:q=P/(l ×d )=1026.67/(3.7×4.6)=60.321kN/m2设梁板下Φ48×2.8mm钢管@0.5m×0.5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N=(N GK+1.4×N QK)×la×lb=(60.321+1.4×2)×0.5×0.5=15.78kN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N】=30 ≥N=15.78kN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1.6×(0.4+2×0.2)/0.016 =80 ≤[λ]=210 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6 =157.5 ≤[λ]=210满足要求!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1.6×(0.4+2×0.2)/0.016 =92.4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6 =181.912取λ=181.912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8f=N/(φA)= 15056/(0.218×398)=173.528N/mm2≤ [f]=205N/mm2满足要求!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考虑地库顶板设计荷载为5KN/ m2, 则f=N/(φA)= (60.321+1.4×2)×0.5×0.5×1000/(0.218×398)=181.88N/mm2≤ [f]=205N/mm24、混凝土基础结构验算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按荷载满布,且计算板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考虑)板长宽比:Lx/Ly=4.6/3.7=1.244.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721.73/(4.5×3)=53.461kN/m24.2混凝土基础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xmax=0.0319×53.461×42=27.287kN·mM ymax=0.0243×53.461×42=20.786kN·mM0x=-0.0839×53.461×42=-71.767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M x=M xmax+μM ymax=27.287+20.786/6=30.751kN·mαs=|M|/(α1f c bh02)=30.75×106/(1.00×14.30×4.00×103×275.002)=0.007;ξ=1-(1-2×αs)1/2=1-(1-2×0.007)0.5=0.007;γs=1-ξ/2=1-0.007/2=0.996;A s=|M|/(γs f y h0)=30.75×106/(0.996×360.00×275.00)=311.73mm2。

实际配筋:923.628 mm2 > 311.729 mm2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M y=M ymax+μM xmax=20.786+27.287/6=25.334kN·mαs=|M|/(α1f c bh02)=25.33×106/(1.00×14.30×4.00×103×275.002)=0.006;ξ=1-(1-2×αs)1/2=1-(1-2×0.006)0.5=0.006;γs=1-ξ/2=1-0.006/2=0.997;A s=|M|/(γs f y h0)=25.33×106/(0.997×360.00×275.00)=256.65mm2。

实际配筋:923.628 mm2 > 256.649 mm2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M0x=M0xmax+μM0ymax=(-71.767)+0/6=-71.767kN·mαs=|M|/(α1f c bh02)=71.77×106/(1.00×14.30×4.00×103×275.002)=0.017;ξ=1-(1-2×αs)1/2=1-(1-2×0.017)0.5=0.017;γs=1-ξ/2=1-0.017/2=0.992;A s=|M|/(γs f y h0)=71.77×106/(0.992×360.00×275.00)=731.03m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