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摘要: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

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保护方法。

针对现状,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古城印象保护方法
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
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

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
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
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

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二、古城印象
在古城,所有的想象都是幸福,同时又是多余。

因为,古城
来自于你的想象。

走进古城会意外的发现古城的房子并不华丽,不像江南的古城,艳于雕琢,而是很朴素,很随意,甚至
趋于简陋。

像纳西人的心一样,只是用心去品味生活,而非刻
意渲染。

就是这样的平静,却让人们无端的感动。

古城没有城墙。

在丽江人们不禁会问浅浅流水有多远,也有人会执着青石板路的尽头在哪儿。

因为,当你第一步踏入古城,你会带着无数的问题,急切的想追寻答案。

古城的一切总是能
轻而易举的勾起你的好奇。

悠悠的脚步,和善的面孔,唯美的
古城,让人忘记了昨天,甚至忘记了自己,却又不愿醒来,只
愿长久的沉醉。

在古城,一次次的失去自己,却又一次次的找
回自我。

如此新鲜,带着浪漫。

没有城墙的古城,却没人相信
自己的心灵会迷路。

三、保护方法
关于如何保护与开发丽江古城,人们一直不停的在探讨。


地政府如何在经济和文化之间权衡。

不管是外来的游客、学
者或当地居民,都在为丽江古城的发展前景高都关切和隐约
有一些担忧。

下面是丽江古城的一些保护方法:
1、拆除新建的不协调民居
前些年,古城内一些机构和人家盖新房时,选择了高大的
钢筋水泥房,它们在成鱼鳞状分布的传统民居中,极不协
调。

在政府的倡导下,丽江古城先后拆迁3万平方米不协
调的民居。

2、根据相关规定对房屋进行修缮
丽江古城内有40多个宅院被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严
禁破坏、拆迁。

对于大量普通民居,以古城管委会制定的
《丽江纳西民居修缮指导手册》为修复标准,工匠基本上
是擅长建造土木结构传统民居的当地纳西族或白族艺人,
丽江古城民居得以保存自己独特的风格。

3、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丽江古城建造于八百年前,城市基础设施已不适应现代社
会要求。

近十年来,丽江先后大量资金,改善古城供排水、
消防、通讯、垃圾处理系统,排污管安装到了每一个院落、
商铺。

古城大街小巷,一直流水潺潺。

4、禁止汽车入城。

5、取缔与古城风格大相径庭的商铺。

6、古城城内办公机构另辟新区,迁出古城。

7、禁止在丽江古城内安装太阳能、遮光棚、遮雨棚等影响丽
江古城整体风貌的设施。

四、保护效果
在人们不断的努力的情况下,丽江古城的整体风貌得到了较
好的保存。

但这其间出现的问题也是多了又多。

1、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古城越趋于商业化。

2、当地民族民风的体现越来越少,越来越单一。

3、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一次建好则已,何必整天四处
开挖。

其实关于丽江古城的保护人们的意见和各种条例都是对古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我们的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毫无疑问——我们的决策者。

在金钱的面前往往与最基本的道德观背道而驰,哪怕是一点蝇头小利。

最近古城狮子山附近新建了一座旅馆,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和古城真的是大相径庭,极不协调。

这样的建筑难道政府也能审批,即使没有通过审批,这样明显的一座建筑竟然也能存在?人们不禁有了各种疑问。

矛头全都指向了决策者。

五、小结
对于丽江古城的保护如果我们沉默了。

也许未来某年的某一天,将不再有“丽江古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过的慢生活,这个地方能偶遇的浪漫,这个地方可以制造的放肆,都没有了!如果我们沉默了,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保护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是不是要等到将来,他国人出来批判和谴责我们?
我们有像日本古川町这样的优秀保护案例可以借鉴,我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我们不缺古城保护的经验。

为什么别人能做我们就不能做呢?我们应该反思。

要不然丽江一切什么的都是浮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