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教案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教案

课型:新授课时间:执教人:徐姗玲
第20课战略大决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
阶段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军队优劣势、弱强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
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事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认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①、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正在全国的胜利;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他扞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正确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③、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④、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

三、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机能。

四、重点难点:
1、重点:三大战役概况(战役名称、时间、参战部队、指挥者、战况、歼敌人数、战果、意义)
2、难点: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式:学案式教学
六、导学过程:
2、渡江战役:
①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
②领导者:毛泽东、朱德
③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500多公里,分三路渡江作战。

④结果:解放南京
⑤意义: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内战失败后妄图“划江而治”的图谋,扞
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三大战役概况表的各项知识要素,教师导引渡江战役经过,重点分析渡江战役意义。

七、达标训练:
1、选择题:
①三大战役开始的先后顺序是()
A、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②、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南胡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8年长春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③、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史实,你认为他们应该去()
A、徐州B、扬州C、苏州D、连云港
④、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标志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⑤、经过哪次战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垮台()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⑥、率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军队总司令是()
A、傅作义B、杜聿明C、黄伯韬D、汤恩伯
⑦、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张家口B、新保安C、北平D、天津
⑧、三大战役中最先攻克的城市是()
A、锦州B、沈阳C、天津D、徐州
2、材料解析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
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梳头发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请回答:
①、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②、试分析为什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的“三个战役”取得胜利?
③、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有着“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想一想,为什么?
2、简答题
3、三大战役的其止时间、目的、意义各是什麽?
要求:第1题小组交流,教师释疑;第2题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解题思路;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八、活动与探究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讨论: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