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很好很强大”的网络新词汇发展——英汉网络新词的修辞色彩发表时间:2009-04-07T18:23:30.263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晓飞[导读] 网络语言,特别是网络新词汇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成为研究语言的新阵地。
摘要:网络语言,特别是网络新词汇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成为研究语言的新阵地。
本文从英汉语言的关联角度对网络新词汇的构词法及构词背景进行分析,并试着用词汇学中的语义理据来解释新词汇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新词汇;网络文化一、引言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研究语言,特别是词汇发展的新阵地。
电子计算机在发明之初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的制造者已经预想到计算机技术对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但他们也许没有预想过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整个语言学和人文社会的影响。
最初为了解决计量运算而创造出来的字节(Byte),字符串(Unicode)等词汇,不过是拉开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序幕而已。
总所周知,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语言在人文大环境中随历史潮流而不断变化。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的变化可分为词汇、句法、篇章等几个层面。
词汇是其中发展最快的研究对象,也是遣词造句的基础。
目前基于网络文化对网络新词汇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多数是对汉语新词构词法的探讨,且缺乏中英词汇的关联研究。
笔者认为,中国网络词汇的发展同英语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全球互联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很多网络技术也是从国外引进中国的,英汉词汇的关联比较是比较有意义的。
比如blog在中国大陆一般译为博客,而在宝岛台湾则叫部落格。
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国2.98亿网民中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
由博客衍生的词有博友、博文、搏斗(如“韩白之争”:韩寒和白烨分别在博客上发文互相指责)等。
要了解网络新词的特点,首先我们要知道网络用词的含义。
一般而言,网络用词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较早使用并得到普及的语言。
但在中国传媒迅猛发展的势头中,outernet(泛指互联网以外的传统媒体,如杂志、报纸、书籍、电视、电影等)中有关民生大事的词也成为网络热门词,可以算作网络词汇的一种。
二、网络新词汇的构词法与构词背景网络新词汇的构词法从构词方式来看主要有合成和派生两种。
1.合成合成就是将多个语素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重组构成新词的过程。
缩略词和复合词的构词法都可以看做是合成的过程。
1.1 缩略词缩略词因使用方便,便于记忆而广泛使用在各种文体中,特别是科技文体和报刊文体中。
而网络词汇的缩略词更是五花八门,有些用法让外行人看得一头雾水。
首字母缩略词是网络语言中常用到的缩略词类型,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构词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英文单词由字母组成,将词组中主要词的首字母提出,可构成新词。
而汉字由偏旁部首组成,如果不包括文字游戏的话,本身拆开构成新词并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主要是由词组中每个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联成一个词。
所谓文字游戏,是网络中出现了“王求革圭”这样的词,实际上就是指球鞋,只不过刚好这两字的偏旁部首可以独立成字。
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略词在网络世界的普及主要是满足交流速度快,打字方便等要求的,特别像一些网络游戏玩家,为了不影响游戏进程常使用缩略词,如BTW(by the way),G2G(got to go),TTYL(talk to you later),JK(just kidding),RO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AFK(away from Keyboard),BRB(be right back)。
不同语言的含义关联在网络语言中显得格外有意思。
比如,Bit Torrent的缩写为BT,而BT是中文“变态”的拼音首字母缩写。
Bit Torrent是一种P2P(点对点)共享软件,其传输方式有“下载的人越多,下载的速度越快”的说法。
这种传输理念显然与传统方式相矛盾,因此在P2P发展之初也被大家叫做“变态下载”。
再如Q这个字母,在网络上用来指可爱的事物,比如外型可爱的饰品,好吃的食物,甚至扮相可爱的女生,当然有时也指装可爱、做作的女生。
Q是英文单词cute的音译,cute在英语中本身含义就是可爱伶俐,逗人喜爱的。
目前中国网络游戏和漫画中常用“Q版”来代表可爱的风格。
以前网民在论坛里发帖子,会先说“小生不才,是这样认为的”、“以鄙人之见”,现在直接打IMHO就可以了,即In my humble opinion的首字母缩略。
1.2 复合词合词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构成新词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叫做复合词。
复合词在发展词汇、扩充词汇库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复合词主要有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及复合形容词。
在网络新词汇的发展中,复合名词的作用最为突出,中国网络新复合名词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语言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
突出的例子就是令外国人甚至不少国人不解的“XX门”和“XX客”现象。
“XX门”的构词法在国内外都不算新鲜,现已用来指代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丑闻。
近几年引起极大网络反响的例子有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玩家的“铜须门”,娱乐圈轰动一时的“艳照门”及世界杯央视转播的“解说门”。
如今网络上的“客族”不断涌现,从最初“网络黑客”的说法开始(英文hacker的音译),博客、拼客、晒客、威客、掘客这些被称作Web2.0“客文化”的产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满足着网民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需求。
比如拼客是网友在网络上召集团购活动,达到量多省钱的目的,由此衍生的词语有:拼饭、拼车、拼卡等。
晒客的晒音译自英文share,而有意思的是晒在汉语中有着在阳光下晾晒的意思,广东方言中又有“炫耀”的意思。
晒客是把个人拥有物品(衣服、手机、个人设计等)的照片或私人信息(如工资单) 放在网络上与网友分享,任人评说。
换客是网上物物交易的网民。
人类在原始社会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的物资。
而在物质繁荣,网络发展的今天,由于个人闲置物品的增多,网络物物交易成了换客寻找所需物品、减少开支的办法。
受08金融危机影响,英文新复合词中出现了window shopping(由shopping变化而成),指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人收入严重缩水,因此改变消费习惯,从购物到观望商店橱窗。
而在中文网络语言中,“腐败”不仅可以指国家公职人员为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利的现象,还可以指平民百姓的朋友聚会出去吃喝。
“败”可以单独使用,即买东西的意思,取了英文购买“buy”的谐音,多数在女生大量采购服装、化妆品时使用,用“败”取“败家”的双关含义。
Gas-sipper(省油户),尽管该词历史久远,但在油价高涨的今天点击率高升。
2. 派生英语词汇量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是派生词的增多,词缀法是网络派生词汇的主要方式。
在网络新词汇的发展中,派生词的形成往往与社会事件相关联。
比如奥巴马热(Obama mania)在2008最热英语词排行榜中排名第三。
这个排行是由权威性语言研究机构全球语言监察(Global Language Monitor)公布的年度研究成果。
这家研究中心每年都用电脑软件对全球各地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统计与研究,其中一项就是每年末评出被使用次数最多的词。
全球语言监察的主席Paul JJ Payack 指出,如果把“obama-”当做一个词根,其衍生出的词将排名最热词榜首,如“奥巴马的动力”(obamamentum),“奥巴马全景”(obamarama),“奥巴马的信徒”(obamabot),“奥巴马化”(obamacize)和奥巴马之国(obamanation)。
汉语的词缀并不多,网络语言中常见的有:“网”、“超”、“酷”,如网民、网申(网上申请职位)、超现代、超强大等。
以“经济”为词根的例子很多,比较特别的如“她经济”,指女性由于崇尚购物消费,对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
三、英汉网络新词汇的修辞色彩网络词汇中的修辞色彩往往体现在词的理据上。
词的理据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
(陆国强,2005)本篇主要讨论与网络词汇特色有关的两种词的理据:拟声理据和语义理据。
3.1 拟声理据英汉网络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通过声音的模拟构成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适合网络聊天的互动性。
数字型网络语言可谓最便捷的聊天回复语言,如3166是模拟日语“再见”的读音-沙哟娜拉,9494即“就是就是”,4242即“是啊是啊”。
聊天回复语言,经常会出现没有实质性的信息,只为礼貌原则或顺应原则而发出回应,这种数字型的语言正好体现了便捷的特点。
还有一种常用形式即近音词的使用。
比如把“喜欢”说成“稀饭”,把“不要”快速连读成“表”,把“这样子”快速连读成“酱紫”。
英文中常见的有“3Q”,取“thank you”的音;还有“MUA”是kiss的拟声,像“kekeke”取自韩语,是笑的拟声词,现在已经被美国《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广泛使用。
3.2 语义理据语义理据可以用来解释网络新词的出现。
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指词义的引申和比喻。
(陆国强,2005)语义理据可分为借代、隐喻、类比等种类。
因篇幅有限,本文仅讨论借代这一种形式。
以词代事是网络新闻事件创造新词的主要方式。
比如Google公布的08年度十大热门网络词中出现的“打酱油”、 “俯卧撑”,以及09年2月出现的“躲猫猫”,都是一些引起很大社会反响的事件的代名词。
网民使用这些词来代表事件,也借此来发表自己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的见解。
比如09年初大热的“躲猫猫”事件: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死在看守所,警方称其“躲猫猫”时撞墙。
很快,“躲猫猫”火了起来。
虽然云南官方组织了网民和社会公众参与的调查委员会,但之后事发地政府网站遭恶意修改,给网站工作带来暂时不断。
网络词汇的流行实际上反映出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但过于偏激的方式还是不应该的。
英语中往往用一个词代表整个事件或整个背景,也由此创造出不少新词。
比如:用“Phelpsian”来比喻优秀(美国游泳选手Michael Phelps 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8枚金牌7项世界纪录的获得者)。
“Plutoid”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指定的新术语,特指冥王星和类似的不具备行星完全特性的天体。
“Quake Lake”(堰塞湖)指中国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新的湖泊。
四、结语网络新词汇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加上网络共享平台的作用,不同语言中的时髦词也以极快地速度互通有无。
这种不可抑止的潮流不免引起很多教育人士的担心,怕网络语言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语言学习。
这种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中小学生处于语言基础的学习阶段,过多不规范的语言使用会对学习造成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