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从20 世纪90年代在硬件落后、软件缺乏的情况下,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日前,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含港澳台),主要体现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的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建成2万km高速传输网,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100所高校的校园网与其接入回!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平台.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经费、管理和技术等方面。
面对新世纪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激烈竞争,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在竞争中尾大难掉,势必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多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看准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力度,扬长补短,笃学慎用,大胆创新,就能转弱为强,化腐朽为神奇,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差异比较大.数据中还显示了教育信息化投资与建设成果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增互长的内在联系,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整体的投入,又要明自∶不是投入了资金和拥有了硬件就意味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大功告成.其实我国在教育信息技术上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如我国教育科研网在2000 年到2001 年之间提速,仅仪其中的主干网就耗资 2.2 亿元.但资金流向不尽合理,宝贵的资金未用到"刀口"上,造成了资金的投入与在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极不相称的局而.所有这些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造成的;另一方向则是投资时缺乏结合性的长远考虑.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在硬件投资过程中要认真面对的人问题
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果本着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精神,教育部教育管
理信息中心主办的"2004'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于2004年8月5日开始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降重举行,历时了3天.此次会议的召开积极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及时全面回顾、总结和推广了前一阶段国家及各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认真交流了当前国内外最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深入研讨了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所而临的挑战、问题及解决思路.论坛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归结起来主要有6 个方面的重大突破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2)教育软件建设硕果累累; 3)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化人才; 5)教育信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6)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1.3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开发者对教育信息化理解的不断加深,未来的教育资源建设将会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将向普及化、专业化、地方化、个性化4个方向发展然而在技术发展与运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却出现了以下8大误区∶
1)瓶颈现象.什么是瓶颈现象呢?好比有很多水在一个瓶子里面,但是由于瓶颈太小,水无法倒出来,造成了守着水却无水喝的尴尬场面.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有在信息大量的流通共享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才能将教育推动起来;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却出现信息进出阻滞的严重现象.
2)软件"孤岛"现象严重回.目前各个软件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缺少交互操作能力,无法共享信息和交换数据.这使得信息与数据被封锁在各白的狭小范围之内,得不到资源的共亨互补.
3)综合路径缺乏,导致信息获取困难以.日前教育信息化的信息猎取,没有一个统一的综合路径来实现对各种教育资源的传递收集.用户只能通过不同的应用软件和渠道才能获得各方而的信息,而无法通过统一的入山、统一的形式获得这些信息和数据,这就造成了用户信息收集的困难.
4)信息管理不够,造成资源建设浪费.很多的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尤其是中小学学校,往往把足否建成局域网看作是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却没有考虑到建成之后对信息的管理,使得硬件强、软件弱,不能正常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优势,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5)教育资源狭隘化同.网络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这导致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不断升温.但是,当前的情况却不很理想,大量的无用信息与落后资源都打着"教育资源"的旗帜招摇撞骗,这不仅冲乱了原有的教育信息结构,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信赖,而且还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狭隘化.
6)技术落后暗藏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大量城域网的应用软件已严重落后于技术的发展,但是有的商家为了一时利益,为了抢占市场,不顾长远的发展,让学校直接操纵城域教育网中心站的数据库,导致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7)使用繁琐,操作复杂.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对资源的操作触手可及,可是由于现在的教育软件相对落后,使教育工作者往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过程才有找到自己所需的数据.很多可以避免的操作,大量可简化的过程把人们挡在了信息大门之外.
8)专业化优势不突出.评价教育资源建设成熟与否的标准是∶普及化、专业化、地方化、个性化等的发展程度.我国当前的专业化发展不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3方面∶应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化的主导优势;信息管理上没有专业化的统一标准;现代教师缺少专业化的信息素养
会性一定要重视,同时效益理论也要时时关注.我国现在很多地区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是因为忽视社会性和没有长远的效益眼光,造成了很多的浪费.如∶一些学校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网络建设的-步到位,结果因软件应用或人力资源无法跟上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一些学校虽然重视网上多媒体课件的评比与制作,却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积累和管理,造成教师和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一些学校苦于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使现有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无法投入正常使用,使前期投资无法得到正常回报.
3)国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一路领先,我国要开创自己的特色奋起直追m.一方面要好好地研究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总结其发展中的得失,使我们的建设有一个很好的参考对象;另一方面也要着眼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特点上,总结得失,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创中国式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中,我们不应把目标定为紧跟"洋人步伐",而应大胆的进行创新,看洋人的路,走自己的路.
4)面对国内各地区差异严重,我们要积极地想办法,出点子.第一,要加快经济建设,以经济的腾飞来拉动信息化程度,以缩小地区差异;第二,要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减少差距∶第三,要不断尝试,勇于探索;第四,国家要重点扶持,加大投入. 第五,要认识到地区差异,使我们可以能在各种情况
下都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这既有助于形成我们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性,也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
5)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现代科技成果,用先进的教育、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为教育服务.不断采用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社会尤其要重视网络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模式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将"常规媒体手段"与"先进媒体手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发展道路.
6)克服"八大误区",加强资源的优化配制.硬件要走上去,软件也不能落后,人力要紧跟步伐.教育资源建设要积极在普及化、专业化、地方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完善,统一路径,加强管理,要努力消除误区.硬件上要搞好校园网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应用,基于Internet 的网上教育,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上的发展与应用,城域教育网的建设等.软件上要重视教育软件的质量,教育资源的合理化,教育内容的信息化人力的方面主要是要培养起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学习的信息化能力.
3 结论及对策
我国教育信息化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虽然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以3天问题为主∶目前的信息化程度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理论还没有形成中国化特色;地区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抓紧创建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着力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系统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加快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硬软软件协调发展,优化建设中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虽然我国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我国教育信息化将是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