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项目建设。
一是产业项目。
重点抓好吉利三期年产20万辆整车生产线扩建及年产30万台自动变速箱、年产30万台发动机项目、九华钢材物流园、王老五饮料基地、台湾宝荣集团精密机械制造基地、浙江利欧湖南基地、台湾创新创业园标准厂房和一批汽车4S店等项目的开工建设。
二是配套服务项目。
重点建设隆平高科体育休闲公园、湖大湘江学院、湖南软件学院二期、百嘉信富瑶天下二期、华彩置业逸墅庄园二期、中国五矿九华国际、谭煤集团住宅区和台商投资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产业社区等项目。
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湘江沿江风光带九华段和江南大道等园内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园区内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启动沪昆高铁及站场配套设施前期工作七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重点建设好海关保税仓、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生产性物流园、公共实验室、工业标准厂房、高端住宅、酒店以及商务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入园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宜居环境。
区内水、电、路、气通、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二、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建设进展情况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地处九华经济区的东部,东临湘江,疏港公路以北,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主要服务于长株潭、娄底、邵阳、怀化等湖南西部地区及云贵等西南省、市的工业物流。
主要建设内容10个千吨级码头,60万平米的仓储、10万平米的堆场以及1万平米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
在物流办的积极支持与协调下,九华经济开发区的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进入了我市首批前期重点开发项目。
目前,正在做规划、土地报批、招商等前期工作。
具体情况是:1、一期工程3个千吨级泊位的九华码头已建成投入营运,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120万元。
2、项目已委托中南大学在做项目规划设计、6月底前已完成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计划8月底前完成选址定点和规模定性工作,9月底前完成分析论证和专题报告、提交初步成果,10月底前提交成果评审。
3、项目用地正在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资料,计划7月底前上报省国土资源厅,争取年内得到批准。
4、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计划一期仓储、货物堆场、物流调度自动化系统、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将于年底动工,2008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远景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的九华经济区必将成为未来湘潭的经济,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为湘潭河东新城区),九华之于湘潭就如星沙之于长沙.[/B]<br><br><br>湘潭九华经济区简介[/B]<br><br>11/14/2006/14:43 华夏经纬网<br> <br>湘潭九华经济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心腹地,东临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西接湘潭大学、南靠湘潭市区,北连省会长沙,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
远景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现开发建设面积13平方公里。
<br><br><br><br>湘潭九华经济区于2003年11月成立以来,累计引进工业企业39个,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20家,亿元以上4家,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投资20亿元,年产20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香港恒通资源集团投资上亿元的智能锅炉,以及计算机软件、数码技术、精密仪器、碳素复合材料、工程机械等高科技项目。
区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全能满足企业建设、生产、生活的需要。
九华经济区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九华汽车工业园、以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九华高科技机电工业园特色突出、已具规模,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湖南省科技厅认定为车辆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正在与湘潭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同时,园区正在积极启动建设台湾工业园和香港工业园。
经济区以鲜明的产业特色和独特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已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经济区在管理上已经各级政府充分授权,拥有完整的财税体系、科技管理支撑体系和独立的经营发展能力。
九华人正在努力发挥这些优势,确保投资者轻松创业、快速发展。
九华的特色产业在湖南的发展正在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支持,而参与者在获得新的创业机会的同时,也正成为九华人艰苦奋斗群英中的一员。
有您的参与,到2015年,九华经济区的企业产值将超过300亿元,财税收入将超过18亿元,一座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精品新城一定会展现在您的面前。
<br><br><br><br>湘潭九华经济区成本优势[/B]<br><br> <br>运营成本<br><br>工业用水1.73元/吨,生活用水1.44元/吨;普通工业用电0.765-0.886元/度,大工业用电0.661-0.883元/度,生活用电0.588元/度。
<br><br> <br>人才成本 <br><br>聚集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学院等大批院校,可为企业提供一大批企业管理、科研技术和市场营销人才。
<br><br> <br>土地成本<br><br>经济区内土地成本价为长株潭城市群中最低价。
<br><br> <br>政策成本<br><br>入园企业除享受高新技术开发区所有优惠政策外,还享受革命老区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同时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金库,具有较大的调控能力和空间。
<br><br> <br>人力成本<br><br>一般高级管理人员1500元/月;一般技术员工1000元/月;一般熟练工人700元/月,最低薪资500元/月。
劳<br><br>动力成本低、素质高。
<br> <br><br>配套成本 <br><br>经济区为便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行厂舍分离,由园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员工宿舍,为企业提供一个园林式的生产和人居环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可减轻企业负担。
<br><br> <br>建设成本<br><br>厂房建设成本为300—600元/平方米,住宅建设成本600—800元/平方米。
<br><br><br>交通成本<br><br>地处长株潭经济圈“核心”,东临常年通航的黄金水道湘江和京珠高速、107国道,南连市区,距湘潭火车站5公里,北距长沙市仅27公里,西通320国道。
区内上瑞高速纵横东西,长潭西线高速沟通南北,可为企业降低5%左右的运输成本。
<br><br><br><br>湘潭九华经济区投资环境[/B]<br><br>道路:区内采用网络式道路系统,5条主干道路幅宽40-62米,全部为黑色路面,两侧路灯、人行道、绿化带齐全。
<br><br>平地:提供七通一平用地。
<br><br>给水:市自来水公司1000mm供水管直达区内,可满足区内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br><br>雨污:区内全部建设为雨污分流,排放依附道路排水系统,可控制性集中排放。
<br><br>供电:区内已建有双回路110KV变电站,且正在另外兴建220KV变电站。
<br><br>通信:电话及宽带网络主线容量有6万号线,建有移动和联通发射基站。
<br><br>燃气:新奥燃气输气管已直通区内。
<br><br>陆运:京广、湘黔线通过市境,上瑞、长潭高速和107、320国道纵横贯通区内,且均设有出入口。
<br><br>航运:湘江环东北角,四季通航,建有7个千吨级泊位的九华港。
<配套改革转方式产业发展势头旺任何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高起点规划和配套改革。
2008年5月,九华示范区面向全球招标,选定了具有一流世界水准的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九华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和138平方公里概念性总体规划。
2008年12月,湘潭九华示范区正式挂牌,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五大示范区之一。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九华示范区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各项改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2007年至2009年,示范区累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5.2亿元,年均增长147.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0.48亿元,年均增长147.6%;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6.44亿元,年均增长228.9%;固定资产投资76.92亿元,年均增长59%,财政收入8.76亿元,年均增长1 04%。
示范区在湘潭市经济总量中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九华示范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5%;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8.96%;财政收入占全市的8.6%;出口占全市的11.2%。
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列为湖南省建设十大千亿产业园区之一。
---两型产业初步形成。
形成了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台商投资的全创科技、韩国三星爱铭电子和时代软件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中冶京诚、江麓工程机械等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先后被科技部评定为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品牌5 0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车辆及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电子信息产业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信息产业园、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认定为湖南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滨江新城建设成效明显。
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交通网初具规模。
示范区已开发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拉通了6O公里长的主次干道,形成了“两横三纵”综合交通网,区内水、电、气、通讯、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跟进,示范区至湘潭市河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竣工投入使用;城市配套设施拉开框架。
建成63.78万平方米安置住房,相继有14家房地产企业在九华投资开发建设,完成58万㎡的房屋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