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潭九华示范区管委会报告

湘潭九华示范区管委会报告

比翼双飞跨越发展
——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报告会上的演讲
湘潭九华示范区管委会
(2011年11月29日)
八年前,时任九华经济开发区主任杨亲鹏同志带着市委的使命,带领12名同志、怀揣20万元启动资金,来到当时偏僻、荒凉的九华地区创业。

经过八年艰苦奋斗,创造了九华“无中生有”、快速发展的辉煌业绩。

今年9月,成功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入园企业230家,总投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预计全年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工业总产值260亿元,财税收入13亿元。

九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更离不开民营经济支撑。

园区现有民营企业200家,占入园企业的87%。

今年1~10月,民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98亿元,占总产值的90%,上缴税收7.38亿元,占全区财税收入的81.3%。

按照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要求,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民营企业为园区增添活力和后劲,相
得益彰,比翼双飞,跨越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特别是近两年来,受全球金融形势影响,民营企业发展更加艰难。

为此,我区紧紧把握国家的有利政策,不断加大对入园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出台《千亿园区实施方案》。

对入园关键产业和龙头示范项目,在用地、资金等方便优先安排,重点扶持。

二是支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出台支持优势入园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的政策,重点支持恒润高科、金海钢构、宏大真空等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上市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设备等权证过户手续,予以特事特办,对企业因资产评估增值、审计调账增加利润等原因而增加的税费,将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

目前,恒润高科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到2015年,可实现3~5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

三是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和申请力度。

出台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管委会财政每年度安排2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支持经济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

同时,积极包装项目,申请国家、省、市三级专项资金。

去年6月开工建设的兴业太阳能(湖南)产业园项目,通过积极包装申报,20MW光伏屋顶及智能微电网项目成功申报为十三个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之一,得
到了财政部2.1亿元的资金支持,该项目仅仅开工建设一年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预计当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

二、狠抓龙头配套,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水平
我们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大项目的拉动、大企业的引领、大产业的集聚,完善关键零部件配套,拉长产业纵向链条,培育壮大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三大产业集群。

一是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招商选资。

项目招商坚持瞄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领军企业,招大选优。

今年,重点引进了世界500强美国塔奥和年产300亿元的港口、矿山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全面壮大现有产业的集群规模和竞争实力,打造新的产业航母。

二是狠抓龙头企业带动。

始终坚持把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是我区投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我们始终将如何促进吉利汽车做大做强作为九华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在配套资金、用地、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助其尽快建成投产达效,特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吉利三期工程,管委会直接给予3亿元的财政补助,今年10月已全面建成投产,使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4亿元。

三是狠抓关键零部件配套。

关键零部件配套是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

我们依托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年产20万台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30万台自动变速箱生
产基地,积极抓好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跟进,拉长壮大产业链,引进了美国塔奥、法国佛吉亚等配套企业22家,湖南研通等汽车物流企业3家,汽车4S店集群近20家,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三大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6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10家,装备制造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12家。

三、鼓励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源动力,也是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园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目前,园区有吉利汽车等18家民营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投产企业的17%。

2010年园区新增授权专利89个,民营企业占80%以上;今年园区获批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一是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

示范区与中南大学共建了九华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将中南大学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在湘潭转化为园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金海钢构、三峰数控、新天和等民营企业与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全面升级。

二是打造自主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

引进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打造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为
湘潭尤其是九华示范区培养输送大量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吉利铭泰集团与湖南大学合作建设湖南大学湘江学院和湖南汽车工程师学院。

湖南汽车工程师学院已于今年8月实现首批招生,是国内第一所专业性的汽车工程师学院,将为吉利汽车乃至整个湖南的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和管理战略,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目前,园区民营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四、优质高效服务,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
优质高效服务,是九华示范区的金字招牌、发展之道,也是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

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50亿元,开发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拉通主次干道76公里,“三纵三横”的路网体系初步形成;河西中心港区三个千吨级泊位、九华220KV变电站竣工投产;旨在助推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创业并做大做强的20层创新创业中心标准厂房明年可竣工投入使用;红星美凯龙、日本新都汇、步步高摩尔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黄河索菲特超五星级酒店、隆平科技博览园、中心医院等一大批生活、消费、娱乐、休闲配套服务设施同步跟进建设,将极大提升园区发展的承载能
力,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引进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华融湘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进驻九华;成立了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投资担保公司;引进了中科招商等风险创投基金和平安证券等国内知名券商,为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最佳便利,引导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辅导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践行“三个服务”理念,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

始终坚持将“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三个服务”理念,贯穿于园区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

特别是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对所有审批进行“串联变并联”的流程再造,集中办理,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廉洁、高效、优质的发展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