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阿
一、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 水分。 子实体又称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 用的部分。
食 用 菌
菌丝体(营养体):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 子实体(繁殖体):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供人们食用。
5、菌褶与子实层
1)菌褶
菌盖下面辐射状生长的薄片叫菌褶。其中间是菌髓, 两面是子实层,通常为片状组织。
2)子实层 是菌褶上着生担子的部分或是子实体的产孢表面。
菌髓
菌褶 子实层 担子菌:担子、囊状体
子囊菌:子囊、侧丝
5、菌褶与子实层
3)子实层结构
不同的食用菌子实层的结构不同,子囊 菌的子实层由子囊和侧丝组成,担子菌的 子实层则是由无数栅状排列着的担子和囊 状体组成。 担子菌:担子、囊状体
4、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⑵异宗配合
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之分,常用 “-”与“+”表示。尽管不同性别的菌丝 在形态上无差异,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 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 称为异宗结合。(自交不孕)
根据控制这种亲和性是一对还是两对等位基因, 又将其分为两类:
①二极性异宗结合 在异宗配合中,菌丝的性别是由遗传因子“性基因” 决定的。凡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Aa 所决定,它们产生 的孢子或由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不是 A 型便是 a 型, 四个担孢子分属两个 A 型,两个 a 型,就称为二极性。 1)1对遗传因子(Aa); 2)2种类型孢子或单核菌丝(A、a); 3)二极性。
如草菇、灵芝、长根菇、银丝菇等
3、子实体形成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根据子实体形成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两种类型: 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 恒温结实型 形成子实体。如:白蘑菇、 黑木耳、草菇、猴头等。 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 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 变温结实型 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一般 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
子实层
子囊菌:子囊、侧丝
5、菌褶与子实层
4)子实层分布
除木耳在耳面,猴头菌在剌表面,羊 腹面
肚菌在菌盖凹穴表面外,黑木耳腹面,在
绝大多数食用菌子实层均排列在菌褶的两 侧或菌管内壁。 剌 凹穴
(三)食用菌的生活史
1、生活史概念:指食用菌从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 长发育,又产生孢子的整个生长过程。
(孢子→生长发育→产生新孢子) 2、详细过程: (1) 有性繁殖: 子实体产生的孢子在适合条件下萌发,形
菌肉中除少量菌丝体外,其它是由菌丝膨大而成 的泡囊。
失去再生能力:这些泡囊虽然来源于菌丝,但已失
去再生能力。因此,用组织块分离培养菌种,往往
不易成功。
如:红菇、乳菇。
菌肉:
3)胶质状丝质菌肉(菌丝体(少)+胶状物质(多) 菌肉由少量菌丝扭结而成,但菌丝间充满胶装物质。 不易再生:这类菌肉中菌丝比例少,用组织块分离培 养菌种,也不易成功。 如:白木耳、黑木耳等。
5、主要栽培食用菌的生活史
了解生活史,是栽培食用菌的基础, 在食用菌生活中,除了由担孢子→担孢子有 性大循环外,还有由无性孢子形成的小循环。
分生孢子:金针菇、滑菇、木耳等的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草菇、蘑菇、香菇、猴头等的厚垣 孢子。 目前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活史如下:
⑴平菇生活史
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模式图是: 子实体→ →担子→ →核配→ →减数分裂 ↑ ↓
简 答 题
1、什么叫生活史?写出生活史简图。
二、食用菌的生态条件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是由其遗传性所决定的,但 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二者形成特定的生态体系, 只有了解、掌握他们的规律才能取得高产、稳产 和优质的产品。
物理:温度、湿度、空气、光 影响食用菌 的环境条件
化学:营养、pH 生物: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
4、菌 盖
各种食用菌的形态、颜色等各有差异。
形态:不同食用菌形态各不相同。如双孢蘑菇菌盖 呈半球形,金针菇呈钟形、平菇呈肾形、喇叭形等。
颜色:食用菌菌盖的颜色既因品种不同而异,又与 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特别是阳光有关。 品种:如白蘑菇为白色,草菇为灰色,香菇为褐色, 金针菇为黄色。
发育阶段:平菇幼时蓝色、后变白色。
㈠ 温度
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每 种食用菌都有其温度三基点。 最高生长温度 温度三基点 最适生长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
不同食用菌有不同温度三基点,同一食用菌不 同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同。下面分三个阶段来 讲述:
1、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1)温度范围:5~33℃(少数除外),最高39℃,最 低2℃。
菌肉:
这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菌肉绝大多数为肉质, 少数是蜡质,胶质或革质。 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将菌肉分为三种类型。
1)丝状菌肉(菌丝体)
大部分食用菌的菌肉是由丝状的菌丝体组成。 可再生:这些菌丝虽然组成了子实体,但将这些组织 分别放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可长成新的菌丝。
菌肉:
2)泡囊状丝状菌肉(菌丝体(少)+泡囊)。
珊瑚期

担孢子(AB、ab、aB、Ab)

桑椹期

萌发

纽结期← ← ←双核菌丝←← ←单核菌丝
⑵ 香菇的生活史 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
有2个无性小循环(单核或双核厚垣孢子) ⑶ 金针菇的生活史
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
有3个无性小循环(双核节孢子、双核粉孢 子、单核粉孢子)。
⑷ 蘑菇的生活史 次级同宗配合、单因子控制、二极性。
食用菌的单核菌丝结合成双核菌丝时,有两种类型。
⑴ 同宗配合 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 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和。(自交可孕) 同宗配合类型又分为初级同宗配合和次级同宗配合。
①初级同宗配合:由同核体产生的同宗结合,如草菇: 细胞内两个核没有遗传性差异。(同核体产生)
②次级同宗配合:由异核体产生的同宗结合,如双孢蘑 菇:担子上只生两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含有一对异核 体。(异核体产生)
2、菌环 概念:有些食用菌在幼小时,菌柄和菌盖之 间有一包膜相连,子实体长大时,该膜破裂, 一部分留在菌盖边缘,一部分留在菌柄上。 留在菌柄上的称为菌环。 即内菌膜残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
着生位置:有上、中、下三种。
3、菌托 概念:有些食用菌幼年时,其菌蕾的 外包着一层膜。菌蕾长大,外膜破裂, 留在菌柄基部的残膜称为菌托。 即是外菌膜残留在菌柄基部的环状物 或苞状物等 各种食用菌的菌托、菌环的有无、 大小、位置、形状、颜色等的区别, 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长阶段其菌丝体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
殊结构,称之为变态组织。 常见的变态组织有以下几种:
3、菌丝体的组织化 ⑴菌 核 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 颗粒状的休眠体。 功能:①抵抗不良环境;②贮存养分。 如:茯苓、猪苓、雷丸的药用部分就是菌核。
3、菌丝体的组织化
⑴菌 核 ⑵菌 索 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其 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 功能:①输送养料;②抵抗不良环境。 如:密环菌能产生典型的根状菌素。
有2个无性小循环(厚垣孢子、次生孢子),
⑸ 木耳的生活史 异宗配合、单因子控制、二极性。
有2个无性小循环(双核或单核分生孢子) ⑹ 银耳的生活史
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 有1个无性小循环
填空题
1、食用菌的形态分( 1 )和( 2 )两大部分。前 者主要功能是( 3 );后者主要功能是产生孢 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2、担子菌纲的食用菌菌丝可分为(4)菌丝和(5) 菌丝二种,其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 (6)、(7)、(8)、(9)、(10)五个部 分。 3、食用菌菌丝体常见的变态组织有:( 11 )、 ( 12)、( 13)。 ( 11)菌核,( 12 )菌索,( 13 )子座
②四极型异宗配合(两对遗传因子Aa、Bb) 1)2对遗传因子Aa、Bb;
2)4种类型孢子或单核菌丝:AB、aB、Ab、ab ;
3)四极性。 二极性可育率( 50% ):属于二极性菌类的单核菌 丝,同型间不能亲和,只有Aa组合时才能形成双核 菌丝,可育率为50%; 四极性可育率( 25% ):属于四极性菌类的单核菌 丝,只有Aa、Bb组合时才能亲和。因此,遗传因子 为 AB 的只有与 ab 的配对及 Ab 与 aB 配对才可亲和, 可育率25%。
一、形态结构
⑵双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丝
担子菌类食用菌中,单核菌丝仅占很短时间,两 个单核菌丝很快结合,发生质配,但不核配,形成每 个细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的菌丝,称双核菌丝。 (每个细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
单核菌丝1 双核菌丝
单核菌丝2
1个细胞核
质配
2个细胞核
3、菌丝体的组织化
在生长的一定阶段,由于功能需要许多食用 菌菌丝会形成菌组织。 变态组织(菌组织):有些食用菌在一定生
2、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根据不同品种子实体分化时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可将食用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即
低温型
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在24℃以下,最适20℃以下, 如蘑菇、金针菇、平菇、香菇、猴头等 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在28℃以下,最适20~24℃以 下,如白木耳、黑木耳、大肥菇
食 用 菌
中温型
高温型 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在30℃以下,最适24℃以下,
2)食用菌菌丝较耐低温:如香菇菌丝在菇木内,即 使遇到气温达-20℃仍不会冻死;一般食用菌在0℃ 左右都不会死亡。低温只抑制菌丝的生长而无杀伤 作用,因此常用(0~4℃)低温方法来保存菌种。 但草菇不耐低温,不能放在0℃下保藏( 14℃) 。 3)食用菌菌丝不耐高温:如香菇菌丝在40℃经4h, 42℃经2h,45℃经40min即会死亡。
子实体 (繁殖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