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为什么学不好英语词汇
2.只注重单词拼写而忽略了单词读音: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于语音的敏感程度是语言熟练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听说技能高的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要高于听说技能低的同学。我们很多同学在记忆单词时很少大声朗读并跟着标准录音练习,这导致我们不能在听觉的层面建立单词和意义的联系,最终使我们听说技能不能通过词汇学习得到提高,将两者割裂开来。根据一项针对中国学生调查发现,在我们能够记忆的单词中仅有20%左右可以通过听觉辨识,其余的只能通过视觉辨识,也就是我们在听说过程中根本无法使用这些单词。这与我们的母语掌握情况相反,汉语的很多词汇我们能听能说,但未必能写。所以说“把我们的耳朵叫醒”,是一条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捷径,你语言能力将在现有的词汇基础上得到很大提高。
没有语言天赋?母语学习是能力,外语学习是习惯。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就是要培养一种新的习惯并校正一种旧的习惯,通俗一点讲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能学好英语,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语言的大师。培养一种新的习惯,只要稍加时日并非难事;但是要校正旧的习惯可绝非易事,比如戒烟(有人说戒烟很容易,我每天都戒很多次),学习英语的难度就在于此(母语的干扰)。我们学习英语有没有天赋的不是问题(你能学会汉语就能学会英语),而是如何更好地避开母语干扰的问题。
1.只注重单词拼写而忽略了单词的含意:单词的准确含义是单词的灵魂,是我们掌握和使用单词的关键。我们很多同学,学习词汇时只是一味地重复拼写,而没有把词义跟词形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在实际语境中再次遇到该单词时无法顺利解码信息,而只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模糊印象。另外,国内很多词汇书和工具书的汉语释义不准确,抹煞了词汇的精确含义和细微差别,使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知识建立在错误和模糊的基础上。建议大家在词汇学习时要参考以下国外权威的工具书,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或牛津高阶双解词典。我们曾经作过一项试验,我们随即抽取20个英语词汇,然后让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别尽可能多地写下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我们发现美国学生的答案中义项的顺序略有不同,但总体趋近相同,而中国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也就是说,我们掌握的大部分单词的含意跟本族人掌握的含意有偏差,这是我们英语困境的根本所在。我不禁要问,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的是真正的英语么?
应试教育的毒害: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使英语对我们来说变得即熟悉又陌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把英语当作一门活生生的语言来学习,而是当作专业知识来学习,如同物理、化学和数学一样。于其说英语属于文科,毋宁说其属于理科。字母是元素符号,单词是化合物,句子反应方程式,语法是方程式背后的定律。使我们的学生言必称考试、行必作真题。这样即扼杀学生的兴趣,又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经历。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倡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高效学习,还英语以本来面目,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成绩,培养读者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下面我将从词汇学习的角度跟大家探讨交流。
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即智慧”,词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构成我们语言基本单位。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都以词汇为出发点,我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类问题最终都可以在词汇环节上中找到答案。
主观原因(两个误区)
个人努力不够?中国学生是全世界最努力的学生之一,在座的各位同学,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筛选,PK了无数同龄人,才有机会升入大学的殿堂。我们的努力难道还不够么?蓦然回首,我们很多时候正式因为太努力,而忽略了对方向和方法的思考。“自古华山一条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样的格言正是我们这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在这里我希望跟大家一同反思一下,面对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难道不该用我们的智慧来寻找问题最有效率的解决途径么。错误的出发点和错误的方法使我们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大跃进”的经验。目前国内很多专家都一致认为,我们20多年来的英语教育失败了,我们的教学法和学习策略本末倒置,存在严重的问题。
讲稿为什么学不好英语词汇
———————————————————————————————— 作者:
—————————————————Biblioteka —————————————— 日期:
词汇危机 讲稿
贾云龙
2006-11-21
一般说来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平均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我的几个外国朋友学习了两年左右的汉语就已经基本达到了母语水平,为什么我们的英语学习了十多年还是不得其法?原因何在?为什么我们就是学不好英语?
客观原因
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目前汉语族只有一个汉语支,而汉语支也只有一种语言—汉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日耳曼语族有东、西、北三个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等语言。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延续千年的统一,使汉语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很少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可以说汉语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独立发展起来的(但是她却直接影响了日语和韩语)。而英语却大相径庭,她的形成和演变先后受到多种语言的影响,以至于与最初的英语相比,现代英语几乎是一种不同的语言。从语言类型来看,汉语是孤立语,没有性数格的变化,不依赖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信息;英语是屈折语,有性和数的变化,现代英语已经基本没有格的变化,需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部分语法信息。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为我们英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与之相反的是,由于欧洲语言的亲缘性,很多欧洲人都能操三四种语言。
3.死记硬背,没有建立词汇间系统的联系:语言是一个分为很多层级的系统,我们对于母语的熟悉,使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系统的存在。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往往把他们作为一个个孤立的单元,靠无限的重复,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差的,而且遗忘率很高。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柏拉图),我们能够认识和接受的东西,必须是符合人类理性的。我们头脑中知识以一种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存在,我们理解新的事物就是用我们旧有的信息按着理性的原则去诠释新的内容,使其融入我们的知识网络。死记硬背的信息其实并未融入我们的知识体系,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理性原则,我们只是暂时保存在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它不能通过加工处理,为我们的理性所接受,这些信息将很快被清空,甚至是毫无印象,可以说“死记硬背、不如不背”。所以科学的做法是在学习新的词汇时,要注重它与我们已经掌握的词汇的关系,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通过熟词来记忆生词,这完全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星火词汇记忆法的根本原则,我们通过词汇间的关联可以轻易地将600词汇扩展到6000词汇。我们通过关联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强行灌输,甘当落后教育的帮凶。
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在词汇学习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很多同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四年的背词生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会有一本词汇手册相伴左右。
可是,我们目前的词汇学习是存在严重的危机,使我们根本无法有效掌握单词,这种危机直接导致了我们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失败,正可谓“成也词汇、败也词汇”。
词汇学习的主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