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①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②写出此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甲、乙、丙为烃,丁为烃的衍生物。
①可以鉴别甲和乙的试剂为_________;a.稀硫酸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上述物质中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是_________(填名称),③乙和丁的物质的量共1.5mol,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答案】碳碳双键和羧基 2CH2=CH-COOH+2Na→2CH2=CH- COONa+H2↑ bd 苯 4.5mol 【解析】【分析】(1)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2=CHCOOH,据此写出其所含官能团名称;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据此写出方程式;(2)甲、乙、丙为烃类,丁为烃的衍生物,据比例模型可知四种有机物: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据以上物质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①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碳碳双键和羧基。
②CH2=CHCOOH与钠反应生成羧酸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2=CH-COOH+2Na→2CH2=CH-COONa+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H2=CH-COOH+2Na→2CH2=CH-COONa+H2↑。
(2)由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①a项,甲烷和乙烯都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无法鉴别,故不选a项;b项,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可以鉴别,故选b项;c项,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故无法鉴别,故不选c项;d项,乙烯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选bd。
②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为苯,苯为良好的有机溶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苯。
③乙为乙烯、丁为乙醇,1.5mol乙烯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5×(2+44)=4.5mol;1.5mol乙醇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5×(2+64-12)=4.5mol;所以1.5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4.5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5mol。
2.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1)烃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充分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的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则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A少两个碳原子的A的烯烃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不含顺反异构),其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C6H12 42 100.8 3,3-二甲基-1-丁烯 3CH3CH2CH=CH2【解析】【分析】烃含有C、H两种元素,0.2mol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H2O各1.2mol,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是6、12,因此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存在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说明烃A结构简式是,以此解题。
【详解】(1)烃含有C、H两种元素,0.2mol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即生成CO2、H2O各1.2mol,所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是6、12,因此烃A的分子式为C6H12;(2)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均是3mol,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是0.5mol×84g/mol=42g。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3mol+3mol÷2=4.5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5mol×22.4L/mol=100.8L;(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存在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2,2-二甲基丁烷,说明烃A结构简式是,它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4)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烃的分子式为C4H8,该烯烃类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丁烯、2-丁烯、2-甲基-1-丙烯,共计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计算能力的锻炼。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苯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 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2N 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 mol,乙烯分子含6对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故C错误;D.乙烯、丙烯、丁烯的最简式为CH2,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故D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B.CH3CH2CH2CH(C2H5)CH3和 C2H5CH(CH3)CH2CH2CH3是同一种物质C.H2和D2互为同位素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错误;B 、按照有机物的命名,名称均为3-甲基己烷,属于同一种物质,故正确;C 、同位素研究的范围是原子,故错误;D 、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错误;故选B 。
5.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CH 3—CH=CH 2和CH 2=CH 2的最简式相同②CH≡CH 和C 6H 6含碳量相同③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一定是同系物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⑤标准状况下,11.2L 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32CH CH=CH 和22CH =CH 的最简式都是2CH ,二者的最简式相同,①正确; ②CH CH 和66C H 的最简式都是CH ,所以二者的含碳量相同,②正确;③因为烷烃属于饱和烃,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一定是同系物,③正确;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等,含有的支链逐渐增多,则它们的沸点逐渐变低,④正确;⑤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 11.2L 己烷的物质的量,⑤错误; 故答案选A 。
【点睛】22.4L/mol 为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
6.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对抗 H 1N 1 病毒中发挥重大作用,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绿原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分子式C 16H 18O 9C.1mol 绿原酸与 Na 反应放出 H2的体积 134.4LD.1mol 绿原酸可以与 7mol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选项正确;B.由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可以计算分子式为C16H18O9,B选项正确;C.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准确计算生成H2的体积,C选项错误;D.苯环与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绿原酸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氢气,D选项错误;答案选C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关系,有机物的性质和对官能团的认识,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官能团代表该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掌握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解答时注意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
7.完成下列填空(1)的系统命名____。
(2)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结构简式:___。
(3)的键线式:____。
(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且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
(5)有机物二苯甲烷中,该分子中有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答案】2-甲基-3-乙基己烷CH3CH2CH(OH)CH34【解析】【分析】(1)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3)根据键线式省略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的特点书写;(4)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5)结合苯以及甲烷的结构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结合有机物的对称性判断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详解】(1)最长的碳连有6个碳原子,名称为2-甲基-3-乙基己烷;(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结构简式:;(3)的键线式为;(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的有多种,其中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3;(5)由结构对称可知,苯环上3种H,亚甲基上1种H,共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点睛】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8.星型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已知:SPLA的结构简式为:,其中R为。
(1)淀粉是__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__。
(2)生成D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溶液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且1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