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分析论文(7篇) 第一篇:提高产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方法【摘要】妇产科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所以,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母婴来说可以避免各种意想不到事故,能大大降低妇产科的医疗事故,为母婴的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工作方法;母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渗透到人们对医疗的护理工作的要求中。
尤其是妇产科这种特殊的护理工作,关系到大人小孩两个人的健康,社会以及家属对其护理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在妇产科护理方面的工作经验,深切体会到要提高产科护理工作,必须注意:1产科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每一个科室根据病情的不同,对护士都有一定的要求。
产科护理工作除了要护士和别的护士一样有耐心,对病人有如家人一样的爱心,还需要护士对妇产有一些医学护理的理论知识,熟悉掌握护理常识和技巧。
比如对婴儿的护理,对产妇的护理等等,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和实践锻炼来作为工作能力的基础。
所以,产科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是:1.1更新服务理念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究人性化、新理念,那么,我认为产科护士的新理念就是要首先树立新型的,更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严格根据产妇或孕妇的需要,自觉地、主动地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护理,不要像传统的护理工作一样,等到病人按铃呼叫才懒洋洋地从护士站走到病房,为病人提供一些机械的服务,连对病人叮嘱几句,或者从心理上说几句安慰话的耐心都没有。
这是不符合产科护理工作要求的。
所以,做为妇产科的护士,我们要带着全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态度,从冷冰冰的医疗到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和产妇的需要出发,让产妇在轻松、安全、幸福的服务中,完成分娩过程,保证每一位产妇、孕妇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为她们提供舒服的、有质量的服务。
1.2良好的职业素质一个好的产科护士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但要经过培训、自我修养、教育和不断的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以免工作中出现疏漏,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影响产妇、孕妇的健康,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声誉。
1.3良好的沟通能力产科护士的工作不但是对产妇、孕妇身体上的专业护理,还需要护士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从心理上减轻产妇、孕妇的心理负担,让她们轻松面对产期和备产期。
当下各服务行业都在追求人性化,那么,妇产科的人性化护理就少不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有无意无地用表情、和轻松的语言、和善文雅的举止,在工作中给产妇、孕妇营造一种愉快、稳定的情绪,来调节医院这种特殊场合给产妇、孕妇造成的一种心理影响,消除产妇对分娩痛苦的惧怕,调动她们潜在的做母亲的信心。
作为助产护士,更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并能及时宽容产妇的一切过激行为,用护士专业的特殊的人际沟通技巧,妥善调协产妇、医生、亲属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医患矛盾,让医患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
2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为产妇、孕妇提高科学、合理、舒适的护理,作为产科的一名护士就要不断地通过工作实践锻炼、参加有关护理的培训课、通过自我学习等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让产妇、孕妇更加舒心地度过在医院的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注意提高护士护理工作的能力:2.1不断学习、接受培训众所周知,提高工作能力的最好方法,除了更加努力外,就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培训。
作为产科的护士我们要在努力学习产科新型服务的模式外,还要学习产科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和素养。
比如,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产妇和婴儿的利弊、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等等,都是产科护士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2.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新的服务理念摆在产科护士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转变观念,放下负面的心理负担,轻松为产妇、孕妇服务。
这就要求护士首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对产科护理工作的需要,为患者提高更好地服务。
其次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在工作中进行宣传,让产妇、孕妇及时了解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区别,彻底了解自然分娩对大人和小孩的好处,让产妇、孕妇以及家属通过掌握自然分娩更科学、更健康的分娩方法后,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出正确选择。
2.3培养情商,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情商是指人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理智和能力。
作为护士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加强对自己情商的培养,使我们能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可以在有难度的临床训练中,有意识地锻炼护士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工作能力。
还可以通过举办“爱岗敬业演讲比赛”、“护理礼仪讲座”等活动,来提高我们护理人员的文化素养、能力技巧和强烈的责任感。
使我们的护理人员在不断学习与锻炼中成为富有人情味、懂得理解,并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艺术的现代护理人员。
2.4提高对妇产科患者心理的护理能力众所周知的原因,妇产科患者在就医时不免有害羞、恐惧、忧郁、紧张等心理特点,针对患者的这些特点,我们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护理:(1)消除患者害羞、紧张的心理。
从患者就诊入院后的热情接待到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再到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等等,都要态度和蔼、关怀体贴,用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2)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
作为护理人员必须以患者为中心,要用负责、认真、积极的态度,以及温和亲切的语言和熟练的工作技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护士真诚与温暖的工作态度中,放下恐惧、焦虑的心理,从容接受治疗。
3结束语总之,作为产科的护士,为了更好地为产妇、孕妇服务,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通过探索、研究,并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养,掌握更加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用行之有效地护理工作减轻产妇、孕妇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为她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推动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1]李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第二篇: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法选择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成2组。
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干预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感染率(3.8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且P<0.05。
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中行之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做出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改善,而常规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感染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采取何种护理措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1][2][3]。
为此,本院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展开了临床研究,主要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研究探讨对象,共计50例,且排除脏器功能受损及精神障碍的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成2组。
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干预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
对照组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46岁,平均为25.36±5.16岁;手术类型包括全子宫切除术(3例)、剖宫产术(1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例)、卵巢囊肿切除术(5例)。
干预组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45岁,平均为25.24±5.20岁;手术类型包括全子宫切除术(2例)、剖宫产术(1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3例)、卵巢囊肿切除术(8例)。
对比后,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对比研究。
1.2预防及护理方法本研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基础健康知识宣传等内容,干预组在其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术前护理干预。
一是加强心理干预。
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与其保持良好沟通,以便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同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出耐心解答,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二是加强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如手术目的、注意内容、主治医生等,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②术中护理干预。
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时刻观察手术情况,如患者意识状态情况、术中出血量情况、心率及血压变化等,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积极处理。
③术后护理干预。
一是科学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合理的饮食护理,应当以蛋白质丰富、易消化、低脂等食物为主,以此保证排便顺畅。
二是合理用药指导。
在医生嘱咐下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使用剂量、用药时机等,以此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
三是并发症护理干预。
保持患者切口干燥,并随时检查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的情况。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S15.0软件,用x±s 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发生1例围术期感染,属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发生6例围术期感染,分别为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5.00%。
可见,干预组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且P<0.05,x2=4.64。
3讨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妇产科手术治疗时容易出现围手术期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给予该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在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制定积极的干预措施,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从而全面预防感染情况发生[4][5]。
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感染发生率(3.85%)与对照组(25.00%)相比显著较低,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上具有较高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改善。
参考文献1何婧.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42):419~4202张雅凤.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06):752~7533陈建华,李华喜,武秀娟.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28~294叶爱仙.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3,6(36):177~1785李菊芳,马玉霞.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06):81~82第三篇: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