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公司工业安全知识讲座由于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各类灾害中,火灾是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要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就必须加强对火的控制!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就是必须把预防火灾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及物资保障上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避免和减轻火灾的危害。
如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的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层层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各项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经常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等等。
“防消结合”是指在积极做好预防火灾工作的同时,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积极做好灭火的充分准备,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装备加强灭火演练,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火灾,把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
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俗称“着火”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为了更好的掌握灭火原理,首先应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它有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点火源)只有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会着火。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布料,成衣,喷枪水都是。
空气中大约含21%的氧,因此可燃物在大气中的燃烧是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
点火源是供给可燃物与氧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点火源的种类很多,1;明火,温度在700°——2000°之间,如火柴火焰,蜡烛火焰,打火机的火苗,它可以点燃任何可燃物质。
2:炽热体,由于蓄热而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通电的烙铁,电熨斗,热水棒等等。
3;火星及电火花,坚硬物体的强力摩擦与撞击都会产生火星,电焊,切割也会产生火星,电极间放电时会产生电火花,若两极间空气被击穿或者切断高压触点还会产生电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电闸的时候,这些火星和火花能引燃棉花,布匹,干草,绒毛类物质以及汽、柴油,天那水,酒精,泄露的液化气等挥发性液体。
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燃烧。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阻止燃烧的3个条件同时结合在一起。
防火的基本措施:A: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可燃材料。
对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装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容器泄露。
B:隔绝助燃物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归纳为4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A:冷却灭火,就是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导致火焰熄灭。
B:窒息灭火,人们通常向燃烧区释放大量二氧化碳C02,氮气N2,水蒸气等气体来降低燃烧区内氧的浓度,以达到灭火多的目的。
这种方法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
C:隔离灭火;如果把可燃物与火焰以及氧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这样,残余可燃物燃尽后,火也自动熄灭了。
此外,用喷洒灭火剂的的方法,把燃料与氧和热隔离开来,泡沫灭火剂,就是用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物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与火焰和空气隔开,达到灭火的目的。
D:化学抑制;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在热和光的作用下,分子被活化,分裂成氢基H-,在与氧O作用生成水,或者二氧化碳C02,如干粉灭火剂,其表面能够捕获OH·和H,使之结合生成水,导致了燃烧的终止。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就叫火灾。
可分4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
木材,棉,麻,毛,纸张等。
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汽油,甲醇,沥青,石蜡等。
C类;指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瓦斯,氢气等。
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
锂,铝镁合金等的火灾。
火灾发生,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有3钟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的控制火情。
燃烧有许多种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掌握有关常识对于了解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和预防、扑救火灾是十分必要的。
A: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B;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
C: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货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D: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分别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被称为爆炸。
二:电气防火知识。
A:电气火灾形成的原因:大量火灾事实告诉我们,电气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运行等引起的电弧、电火花和局部过度发热等引起的。
B: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电气火灾有明显的季节性、时间性特点。
自然灾害和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善对电气设备火灾也有很大的影响。
1、电气火灾的时间特点.电气火灾往往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
2、电气火灾的季节性特点电气火灾容易发生在夏、冬季节。
3、自然灾害引起的电气火灾飓风、龙卷风、暴风骤雨、山洪、地震和地滑等自然灾害上有极大的破坏力,可能使电气设备发生倒塌、倾斜、淹没等造成短路和断线,从而酿成电气火灾。
C: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电气线路火灾是常见的电气火灾之一。
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等。
(一)、漏电电线绝缘或其支架材料绝缘能力不佳,以致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就是漏电。
1、漏电火灾的原因(1)绝缘导线受机械损伤或受潮湿、高温、腐蚀等影响及陈旧老化后,绝缘性大大降低。
(2)选用的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偏低。
(3)导线连接处绝缘质量不佳。
(4)裸导线的支架材料绝缘能力下降等。
2、漏电的防火措施(1)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程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
(2)在特别潮湿、高温或酸碱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3)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刀、钳或锤子等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的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
(4)在经常有车碾、滚压的地方,应将导线穿入钢管中暗敷在地地下。
(5)各种线路在投入运作前必须用兆欧表测量其线间、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绝缘要求(6)平时要加强检查维护,发现导线绝缘破损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对运行中线路也应定期测量绝缘情况,发现导常,及时维修。
有条件的,可安装漏电切断器这种安全装置(二)短路电气线路的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碰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就叫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线。
短路时,在一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和热量,大大超过了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可以使电线的绝缘层燃烧、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1、短路的原因(1)电线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受损脱落;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层被击穿。
(2)由于金属等导电物件或鸟、鼠、蛇等小动物跨接在输电裸线的两相之间。
(3)电线因机械强度不够而断落,接触大地或落碰在另一相线上。
(4)电线与金属等硬物长期磨擦使绝缘层破裂;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小,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5)安装修理人员按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等等。
2、短路的防火措施(1)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技术管理规程,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修理。
(2)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导线,并应考虑潮湿、高温和化学腐蚀等影响。
(3)安装时,电线与电线之间、电线与建筑构件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并在线路上安装合适的熔断器和保护装置,以便发生短路时及时切断电源。
(三)过负荷过负荷是指电气线路负载的电流量超过了额定的安全载流量。
也叫超负荷。
1、过负荷的火灾原因(1)在设计、安装线路时,电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电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
2、过负荷的防火措施(1)线路与用电设备都要按照电气规程安装,选用合适的导线截面。
(2)要安装合适的熔断器和保护装置,保险丝不能任意调粗;严禁使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3)不得乱接电线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4)经常检查线路负荷,发现严重过负荷时,要减少用电设备或调换截面较大的电线。
(四)接触电阻过大接触电阻过大,是指输电线路上接线点的电阻过大。
接触电阻过大会使接线处过热,引起金属变色、熔化,甚至导致电气线路的绝缘层燃烧、附近的可燃物质以及积落的可燃粉尘、纤维着火。
1、接触电阻过大的火灾原因(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点连接不牢。
(2)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震动使接头松动。
(3)铜、铝接触点没有处理好或在导线连接处有杂质,如氧化层、油质、泥土。
(4)铜铝连接时未采用铜铝过渡接线板,在电腐蚀作用下增大接触电阻。
2、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1)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2)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采用在铜铝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接头处搪锡。
(3)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不允许用本线做接头,应采用油质或氧焊接头。
(4)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对重要的连接接头要加强监视。
(五)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
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电火花构成的,它的温度可达3000 ºC以上。
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的物质燃烧或爆炸。
1、产生电火花、电弧的原因(1)导线绝缘损坏或导线断裂,形成短路或接地时,在短路点或接地处将有强烈电弧产生。
(2)大负荷导线连接处松动,在松动处会产生电火花和电弧。
(3)架空的裸导线、混线相碰或在风雨中短路,各种开关在接通或切断电路,熔断器的熔丝熔断,以及在带电情况下检修或操作电气设备时,都将会有电火花或电弧产生。
2、电火花、电弧的防火措施1、裸导线间或导线与接地体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2、熔断器或开关宜装在非燃烧材料的基座上,并用非燃烧材料的箱盒保护,开关应配齐灭弧罩。
3、应保持导线支持物的良好完整,导线的敷设不宜过松,连接处应紧密牢固。
4、带电安装和修理电气设备,应由安全措施,并覆行审批手续。
三、易燃易爆化学品防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有9类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一般被分为9类:第一类是爆炸品;第二类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是易燃液体;第四类是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第六类是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是放射性物品;第八类是腐蚀性物品;第九类是杂类。
由于某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种化学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