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1)(教案)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行投影的意义,能说出平行光下物高与影长的关系;
2.利用“平行投影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索过程】
一、情境创设
1、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奥妙无穷,留给人们无限思考,我们能计算金字塔的高度吗?
2、同学们,当你们走在阳光下的时候,什么会时刻伴随着你?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开始今天的数学之旅。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的关系
在学校操场上分别竖立长度不同的甲乙丙3根木杆木杆,在同一时刻分别测量出3根木杆在阳光下的影长,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杆影长度与木杆长度的比(精确到0.1)
木杆木杆长度(cm)杆影长度(cm)
杆影长度
木杆长度
甲
乙
丙
通过观察、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尝试与交流:利用性质测量并计算金字塔的高度
1、如图,甲木杆AB在阳光下的影长为BC,试在图中画出同一时刻乙、丙两根木杆在阳光下的影长.
2、古埃及国王为了知道金字塔的高度,请一位学者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阳光下,当这位学者确认他的影长等于他的身高时,要求他的助手立即测出金字塔的阴影DB的长,这样他就十分准确地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如果测得金字塔的阴影DB的长为32m,金字塔底边的长为230m,请计算出这座金字塔的高度.
3、你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
甲
乙
丙
甲
丙
A
B C
A
B
C D
B C
D A 活动三、练习与拓展:研究性质在不同问题下的应用
例、在“测量物体的高度”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 、6.5米
B 、5.75米
C 、6.05米
D 、7.25米
(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
课堂检测:1.在阳光下,身高为1.68m 的小强在地面上的影长是2m,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8m,则旗杆的高度为 .(精确到0.1m)
2.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
3.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m ,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m ,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m ,人与标杆CD 的水平距离DF=2m ,求旗杆AB 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