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

甘肃省兰州一中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注意:试卷分为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你将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卡,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祝你成功!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疮痍.委蛇.贻.人口实颐.指气使B.缜.密嗔.怪饮鸩.止渴甄.别真伪C.栖.息潮汐.唏.嘘不已受人奚.落D.倔.强攫.取联袂.演出一蹶.不振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到年底,全市农村98%以上行政村将通等级公路,95%以上的路面将实现硬化,杭州农村交通面貌将发生。

(2)渎职侵权问题仍呈出现易发多发的态势,当前我国处于体制改革、经济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时期。

(3)展览会期间的那棵大丽菊,开了一千多朵花,又放在入口处的广场中央,十分引人注意。

A.巨变源于从而B.剧变缘于从而C.巨变缘于因而D.剧变源于因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届政府在关注民生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这一点从历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一...斑.。

B.将一名出色的前锋放在替补席上,却去重用平庸之辈,教练用人简直在暴殄天物....。

C.在“公共责任”“服务意识”这些公务员意识的核心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之际,先考虑“着装意识”显然有舍本逐末....之嫌。

D.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

所谓诗的教训,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奥组委票务工作的原则和目标是尊重国际惯例,符合奥运会运行规范,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公众现场参与奥运会。

B.成都老百姓和海内外游客在天府广场不仅可以感受到巴蜀神韵,还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C.“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到“3.15”,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集中销毁的做法,人们高兴之余,也有一丝忧虑。

D.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违反换届纪律,纵容、指使他人为自己进省常委班子拉选票一事被中央纪委、组织部通报,这一通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物节水潜力巨大中国是缺水大国,国家对生物节水这一新兴学科学非常重视。

“生物节水”一语是中科院山仑院士1991年提出的。

生物节水概念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作物生理节水、作物遗传节水、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节水三个阶段。

广义的生物节水是指利用森林和草原进行水土保持,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狭义的生物节水是利用抗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优质的动物品种,特别是以农作物为主的生物节水,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展高水效农林复合型农业,才能使中国农业走向世界,才能保障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水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水资源的概念也不断发展。

2000年以色列的Uri Shamir 等提出了“蓝色水”“绿色水”“灰色水”的新概念。

“蓝色水”指地上海、江河、湖泊、冰川等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包括土壤水)的总和。

“绿色水”一般也称为“虚拟水”,指指生的界生物体内的水分,包括森林、草地、海洋生物、农作物里的水,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文件中指出,全还需生物水资源储量为1.112亿立方米,占总水储量的0.0001%,淡水量的0.003%。

“金色水”指水资源的价值和水资源利用及循环利用后的效率及经济价值。

“灰色水”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科学调配管理及加工改造的水资源。

我们需要保护更多的“蓝色水”资源,通过人工调配和管理及加工改造,将更多的“蓝色水”转化为“灰色水”和“绿色水”(生物水),建立“绿色水”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产生更多的“金色水”。

生物也是淡水资源的一个水库。

生物节水有三层含义:一是利用生物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多保持水分;另一层意思是利用抗旱耐旱节水植物品种,减少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地灌溉用水的需求,即节约用水;第三层意思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让每一滴水产出更多的粮食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生物节水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生物水转化为中心的五水转化体系。

“五水转化”指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分之间的转化。

但目前对植物水在“五水转化”中的功能及机理研究重视不够,更没有重视动物水和微生物水转化,因此,生物水转化作用和机理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水资源是可以流动的资源,是一个循环系统,应该加强生物自身对水分的及时、高效利用研究特别是利用生物改良不良水资源。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沙产业”,这是生物水分高效利用的典型例证。

二是植物高效用水研究。

通过不同植物有布局与种植制度的改变和生物抗旱节水品种的选育推广,生物节水和水分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三是作物自身水分高效利用的生理遗传机制和育种改良研究。

通过自然进化和人工改良进化。

特别是现代的分子遗传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猪”(如水牛、水稻等)驯化和改良成“水吝啬鬼”(如骆驼、谷子等)。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

(摘自《新华文摘》2006年每13期,有删改)5.对“生物节水”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广义的生物节水是通过植树种草进行水土保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B.狭义的生物节水是利用抗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优质的动植物品种产生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的农作物节水。

C.生物节水概念经历了作物生理节水、作物遗传节水到生物节水的发展阶段,即由工程措施节水发展到生物措施节水。

D.生物节水有利用生物覆盖保持水分、利用抗旱耐旱节水植物品种节约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三层含义。

6.对“生物也是淡水资源的一个水库”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可以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生物内的水直接变成淡水资源供人们使用,生物就像一座水库,可供人们操控。

B.人类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管理及加工改造,将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成生物水,生物就像一座水库,具有贮蓄功能。

C.1977年的联合国水会议中指出,全球生物水资源储量为1.112亿立方米,占淡水储量0.003,生物就像一座水库,拥有一定的淡水资源。

D.人类可以利用生物节水措施来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不良水资源,生物就像一座水库,可调节水资源。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节水”一词是中科院的山仑院士首先提出来的,可见,目前中国的生物节水研究已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B.要保障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高水效农业,因此,抗旱耐旱节水植物的研究,将成为农业科研的一项重要课题。

C.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是生物水分高效利用的典型例证,可见,我国的生物节水由理论研究进入了实践检验阶段。

D.一旦我们培育出抗旱节水高效利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我们就能解决水资源危机。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

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

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

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

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

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

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

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

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

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

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

”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

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

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

”世子执子孙礼。

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

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方正征,拜议郎以:由于B.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固:一定C.干.时而动,众之所弃干:通“于”,在D.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易:交换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起一朝之谋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虽.敌百万之众可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太祖征伐之时,他常让张范和邴原留守许都,辅佐太子,并要求文帝如有行动一定要向张、邴二人咨询,太子以子孙之礼相待张范和邴原,甚为敬重。

B.袁术准备了厚礼来招请张范,张范推辞有病没有前往,但是他派张承前去,因此袁术没有敢为难他。

C.曹操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就此事征张承的意见,张承据实而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敌百万之众,若战,袁术必败无疑,袁术听此大怒。

D.张昭认为诛灭董卓一事绝难成功,不如待机而动,张范听从了其弟的建议,辞官归家,到扬州隐居以躲避战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1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钱钟书:“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

(1)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2分)(2)简要分析作者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6分)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岳阳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在下面填上有关诗文名句。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的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颔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