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寓言类作文写作指导以物拟人新颖独特近年来,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高考作文,因其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所谓“以物拟人”法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拟人化的描述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观点。
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首先,文章想象要丰富大胆写好这类文章,需要以现实为依据,进行丰富的、合理的想象,由此展开一个故事,然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
构思时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要敢于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故事、描写环境、塑造形象、表达思维。
如高考优秀作文《一滴清水的选择》,文章写一颗水砂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选择大海的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路途中面临湖泊的诱惑、同伴的埋怨、生命干枯的危险,它都坚定选择,矢志不渝,最终投入大海的怀抱。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虚拟了水滴的口吻,刻画了水滴的心理活动,突出了水滴的形象,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其次,要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在这类文章中,无论描写的是何物(动物、植物、器具等),都必须具有人的思维和感情,否则就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转移到了其他物上,让它们来替我们说话罢了。
其实,童话、寓言等文体都是这样的写法。
高考优秀作文《我叫不叫?》就是这样,文章赋予京巴狗以人的思想感情。
当京巴狗在车上看到“小青年”偷窃时,思想产生了矛盾:“到底叫不叫?”“我若一叫,女主人要是把我扔了,我下半辈子的生活可就没着落了。
” 但是“看了看那老头的一头白发,心中一阵触动”,最终,良知使它战胜了自己的卑怯,最终“肆无忌惮地大叫起来”,那小青年最终没有得成,“我很高兴我作的这种选择”。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心理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第三、要有积极深刻的寓意运用“以物拟人”法构思的作文,虽然文章所写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当我们进行想象时,不可能毫无目的,而是要有所表达的:或对读者起启示、教育作用,或向读者展示一种前景、一种知识、一种愿望及一种理想。
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把揭示生活本质意义的深刻思想寓于所写的故事之中。
如高考优秀作文《“十五天”的经历》作者用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告诉了读者深刻的哲理:“高人一等”未必高,“居人身后”未必低,不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只有努力进行心田耕耘的人,其生命的绿树,才能绽放出价值的红花。
【想象丰富例文】我是檀香木天津考生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兴奋得像个新郎。
我以为我终于等到了我的伯乐,我真想对他说:“珍惜我吧,我是真正的檀香木,一小块就价值连城!”可是他却看着我说:“嘿,终于找到了一棵造家具的好材料!”天啊,我鄙视他!他不识得什么是“材”,什么是“非材”。
我,被一个庸人发现了。
糟糕!我还是被砍倒了,装进了汽车。
在他的院子里我被锯呀、刨呀、磨呀。
我的每一片麟木飞飞扬扬散发着清香,他却只打了个“啊嚏”!我很悲哀。
现在我习惯称他为庸人。
我发现:人类真的很笨,他们眼里只有钱,却发现不了真正值钱的珍宝。
我还看到他家门外有一块丑石,身上坑坑点点确实丑陋无比,可是我知道,那是一块陨石,是几百年前天上一块恒星的碎片。
他,那个陨石——每天低声哭泣,却总是遭庸人恶骂,骂他不成材,干占地,还那么重。
我不哭,我只为人类悲哀。
当我的枝桠被扔进沟里,躯干被劈成椅子腿和木板时,我只知道我完了。
这么一棵百年檀香木——我,终于被一个庸人糟蹋挥霍。
我姑且成了椅子,木板,一扇门和老人的一根拐杖……这样过了许多年,我目睹了这个人和他的朋友所做的一切蠢事。
他们把西汉时期的城墙砖垒成猪圈,把可以榨成油的泡桐籽用来喂猪;他们把含铁量很高的赤铁矿以十元一车的价钱卖给外国人,我还看见那些外国人露出诡秘的笑……不仅如此,连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不放过,我看到那个庸人的小儿子聪明机警,可以把石块雕成飞马,却总是被他爸一巴掌打过去,骂他:“不成材的东西!还玩呢,还不去干活!”他所谓的“干活”就是替外国人装赤铁矿!天啊,我看够了!不成材的是他自己!每一点点真正的好材料一经他手就变成了废品。
还可能觉醒吗,庸人?我这块檀香木也老了。
当美国小矮子、 1.6米的篮球健将从不成材到成为驰骋球场的明星时;当奥地利的弱孩子施瓦辛格把自己锻炼成硕士、美国州长时;当书上说一位老师将一个顽劣学生教育成“最棒的一号”时,我却只看到了和这些相反的过程,包括我自己!……时光荏苒,庸人已去。
今天,人类终于雪亮了双眼,我被洗净磨光放在展览柜中,陨石已经进了天文馆,铁矿已被保护起来。
可是这已经太晚了。
“我是檀香木!”我呼唤了一辈子,连庸人的儿子如今也已平平无奇。
哀哉!材,非材,可能因人而改变呀!戒之!戒之!【点评】本文构思巧妙,想象大胆独特。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叙述“檀香木”的见闻经历,巧妙地使用大量材料,启发人们对“材与非材”的价值内涵进行思考,主题鲜明,形象突出。
【赋物以人的感情例文】我叫不叫河南一考生我是一条京巴狗,我是在四个月大的时候被现在的女主人由乡下带到城里来的。
女主人对我极为宠爱,不过邻居家的长辈大黑狗却对我说:“别看她现在喜欢你,时间一长说不定把你给扔了。
”“我只要能讨她喜欢,听她的话就行了。
”我听了之后,立即贯彻到行动当中,现在女主人不管到哪儿,都乐意带着我。
这不,女主人到天津去也带着我,我平生第一次坐长途客车,当然得意了。
一个劲儿冲着女主人叫,逗得她眉开眼笑。
不一会儿,整个车厢的人差不多都在睡觉,我却睡不着,扭着头四处看。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青年也在四处看呢,记得邻居家大黑狗说过:“越是道貌岸然的人你越得提防,这世界往往是反着来的。
”这话没错,这不,这个斯文的小青年正拿刀片划前面一老头的帆布包呢。
我抬头看看女主人,她正睡得香呢,我在她怀里拱了拱,她还是不醒。
我没了主意,要不要大叫一声,把那老头叫醒呢?那个青年正在掏外面的兜,到底叫不叫?我犯了犹豫,女主人说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若一叫,要是给女主人惹来了麻烦,那我不就闯了祸,女主人要是把我扔了,我下半辈子的生活可就没着落了。
我看了看那个青年,正拿刀片划里面的兜呢,我心里发了急,那个老头看起来不像是城里人,他身上带的钱说不定有急用。
我从前在街上见过一个老婆婆因为被人扒了包而坐在街边嚎啕大哭的情景,那一幕至今还映在我脑子里。
现在让我碰上了这事,怎能不管?可是邻居家大黑狗说:“人喜欢狗是因为狗能听懂人话,狗听懂人话让人高兴是因为很多人听不懂人话。
”我这一叫,不就是听不懂女主人的话嘛?惹出了事可糟糕。
我又看了看那老头的一头白发,心中一阵触动。
把心一横,听不懂人话不打紧,反正我和人一样还有点良知。
大黑狗说过:“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
”我不是老虎,但我希望能拥有一点救人于危困的人性。
打定了主意,我心头一片轻松,肆无忌惮地大叫起来,满车厢的人都吵醒了。
那老头回头瞪我时,那小青年还没来得及缩回手,哈!哎!这可能是我平生面临的最大一次选择吧。
女主人回去肯定饶不了我,不过让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叫。
我很高兴我作的这种选择,让我做了只有人类才能做的事。
【点评】本文围绕题目展开情节,故事完整,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文章赋予京巴狗以人的思想感情,通过京巴狗乘车遇小偷“叫”与“不叫”的心灵选择,对明哲保身的人给予了辛辣的嘲讽。
【有深刻寓意例文】“十”的五天经历吉林一考生前言:宋体字“十”不论正看、侧看、颠倒看都端端正正的。
它不甘于此,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位置,即使是身心发生变化,只要能体现更大人生价值就行。
于是才有了五天的经历……第一天——只想上爬“欲体现伟大价值,就要高人一等。
”“十”这样想着,开始了它的第一天的行程。
它先来到“又”的头上成为“支”。
“‘支持’、‘支援’,这个‘支’没什么意思。
”它不屑于“又”上,便找到了“口”,爬上去一下子成了“古”。
“‘古’有什么好?‘古旧’、‘古板’——过时了的,一点也不新潮,我还是走吧……”第二天——委身低下“十”汲取头一天的教训,它委下身来,想找个低下的位置。
它来到“曰”下成为“早”,仍觉得“早”也不够完好:虽有“清早、早晨”之义,但也含有“古”那个“早先、过去”的意味。
它又来到“ノ”下,立即成为身值百倍的“千”。
这回它乐了:原来委身低下也并非不好!第三天——敢于当先“上下位置都体验了,前边怎么样?”“十”又开始了它的人生探索:它先后找到了“办”和“甫”。
“兄弟,我当你们的前锋如何?”“那当然好了。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它成了“协”和“博”。
“‘协作’就能‘广博’,达到‘博大’,当先锋还真不错;明天再做后卫试试。
”它想。
第四天——处在后边这一天“十”走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自己堪为后卫的字。
接近中午,它又遇到了“口”,“怎么又是你?前天我爬到你头上成了‘古董’并不好。
”“你可以跟在我身后啊,当个映衬花的‘叶’不是很好吗?”“是嘛,那我就试试做个‘叶’。
”可它成为“叶”后心又不甘:“老是跟在后边,总没有处于前面或中心好吧!”第五天——甘心居中“十”悄悄地离开“口”,想找个居中心的位置,可花去大半天时间仍没结果,直到黄昏才又遇到“口”。
“口”知道它的心思,就说:“来吧,不愿在身后,就走进我的心中,成为‘田园’的‘田’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啊!”“好!那就让我成为‘田园’的一部分吧!”说着“十”进入了“口”中。
后记:“十”进入“口”中再也没有出来。
因为它从几天的经历中悟出这样的道理:不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只有努力进行心田耕耘的人,其生命的绿树,才能绽放出价值的红花。
【总评】本文构思新颖,选材独特。
文章巧妙通过“十”在五天经历中找寻不同的位置,体验了不同人生价值的描述,很好地表现出“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正所谓小故事大道理!同时,表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