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2 发展现代蔬菜产业的主要对策
2.1 尽快建立民生菜保障制度 所谓民生菜,就是百姓小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大宗蔬菜。可以把占当地消费总量 60%~80% 的蔬 菜种类列入民生菜名录,政府通过扶持和保护民生 菜生产,稳定“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坚持市 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 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城市郊区菜田劳动力 的平均年龄在 60 岁左右,农区菜田劳动力平均年 龄在 55 岁左右,80 后年轻菜农极为罕见,老弱劳 力是当前蔬菜生产的主力军。不仅如此,蔬菜家庭 农场、专业大户、科技示范园区和产加销、贸工农 一体化的蔬菜专业公司雇请的临时工几乎都是兼业 农民,而无职业菜农,生产技能较低。此外,还应 该清醒地认识到,新生代农民不可能像祖辈们那样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种田,必须解决蔬菜产业后继 无人的问题。
— 2 —
表 3 部分国家蔬菜收获面积与单产比较
国家
收获面积 总产量 平均单产 中国(大陆)与其
万 hm2 万 t
t·(667 m2)-1 他国家相比±%
荷兰 西班牙
8.2
474.4 3.9
31.9 1 253.1 2.6
-59.0 -38.5
韩国
27.4
德国
11.1
美国
110.5
中国(大陆)2 456.1
首先是蔬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评价及功能基因定位与聚 合、小孢子培养等生物育种技术和方法研究十分 薄弱;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在感 官品质、复合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育种水平 与国外差距较大,难以适应蔬菜设施栽培、加工出 口、长途运销快速发展的需要;现行的蔬菜品种创 新主体基本上还是科研、教学机构,新品种示范推 广缺乏强有力的规制与利益联结机制,制约了民族 蔬菜种业的发展壮大。其次是良种良法不配套,栽 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轻简增效技术集成创 新亟待加强。第三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保鲜、贮运
超标 1)/% 66.1 45.0
砷(As) 平均含量/mg·kg-1 超标 1)/%
3.9
27.1
8.4
45.0
注:表中数据引自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黄绍文研究员的蔬菜标准园创建 培训课件,下表同;1)按照德国腐熟堆肥标准计算的超标情况。
表 2 畜禽粪便(干质量)中有害元素含量比较 mg·kg-1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 题与对策
张真和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在种植业结构自 发性调整、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中异军突起, 生产持续发展,数量供应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市 场交易活跃。据 2012 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 蔬菜播种面积 2 035.26 万 hm2(3.05 亿亩),总产 量逾 7.09 亿 t(农业部,2014),人均占有量 587.7 kg。2012 年全国 36 个蔬菜产品的年均批发价为 4.22 元·kg-1,按其 51% 估算,蔬菜年产值为 1.78 万亿 元,产量、产值均已超过粮食作物,成为我国第一 大种植业。另据测算,全国蔬菜种植环节大约吸纳 了 1 亿个农村劳动力,蔬菜产前、产后服务贸易约 为城乡创造了 8 000 万个就业岗位。在世界金融危 机的深度影响下,2012 年全国蔬菜出口量、出口额、 出口均价首次出现三下降的情况。尽管如此,全 年的蔬菜出口量仍达 934.9 万 t,出口额 1 001 亿美 元,进出口贸易顺差 95.9 亿美元,而当年全国农 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 491.9 亿美元(李崇光 等, 2013)。可见,蔬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社会就业、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另据 FAO 统计,2012 年我国蔬菜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 2 453.3 万 hm2(3.68 亿亩)和 5.74 亿 t,分别占全 世界的 42.9% 和 51.9%,比世界蔬菜生产第二大国 的印度分别高 2.27 倍和 4.26 倍。
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 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 收益。”国家已决定,2014 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 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并开始了 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菜篮子”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丰富“菜 篮子”、均衡民生菜市场供应的前提是保证民生菜 生产稳定发展,建立民生菜保障制度势在必行。为 此,需要制定民生菜生产者成本补偿办法,包括制 定与落实民生菜生产计划和民生菜生产者成本补偿 标准,即分种类核定基于民生菜生产者成本的“标 的价”,当民生菜的市场价格高于“标的价”时, 政府不用干预;而当民生菜的市场价格低于“标的 价”时,由政府财政部门或政策性保险理赔部门按 市场价格与“标的价”之间的价差向生产者支付价 外补贴,保护民生菜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样即可实 现民生菜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供应均衡、价格波动 合理的宏观调控目标。 2.2 综合治理质量安全隐患
1 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成本剧增效益滑坡 据农业部调研,与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
食作物相比,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平均净利润由 2001 年的 35∶1 下降到 2011 年的 10∶1,比较效 益下滑 71.4%。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一 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农村临时工的日工资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为 15 元左右,90 年代末为 30~50 元,2010 年为 70~80 元,目前已达 100~140 元; 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 带动生产成本剧增。然而产需基本平衡与季节性、 区域性、品种结构过剩并存的供求关系,制约着 蔬菜价格不可能与成本同步上升,必然导致利润 空间压缩,比较效益滑坡。二是综合机械化率非 常低。目前,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 为 70%~90%,而蔬菜由于种类繁多,种植方式和 茬口多样,机械作业仅限于规模露地种植的土地耕 翻和加工番茄、马铃薯的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远远 低于粮食作物,对于原本就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 业来说,生产成本势必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急剧上 升。三是农资价格持续攀升。进入 21 世纪以来,
2014(8):1 - 6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本期视点
我国蔬菜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发展现代化蔬菜产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成本剧增效益滑坡、质量安全 隐患难除、科技创新转化乏力、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流通基础条件差、劳动者兼业化老龄化严重等,纵观发达国家 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但是,我国蔬菜产业目前仍属于主要依靠劳动
张真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收稿日期:2014-06-23;接受日期:2014-06-25
者经验和手工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四化同步” 推进的今天,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发达 国家经历过的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针对我国发展 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 10 项对 策与业界前辈、主管部门和同仁商讨。
992.7 2.4 382.1 2.3 3 594.8 2.2 57 393.5 1.6
-33.3 -30.4 -27.3 —
等增值技术研发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 展需要。第四是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不高。由 于施肥量过大,且大都采用大水漫灌和化肥撒施或 随水冲施等传统的水肥管理方式,导致水肥利用率 不足 30%。另据 FAO 统计,2012 年我国蔬菜平均 单产 1.56 t·(667 m2)-1,在有统计数据的 204 个 国家和地区中列第 43 位,在收获面积 6.7 万 hm2 (100 万亩)以上的 79 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 19 位, 比 荷 兰 低 59.0%、 比 西 班 牙 低 38.5%、 比 韩 国 低 33.3%、比德国低 30.4%、比美国低 27.3%(表 3),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五是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 务人才奇缺、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技术进村入 户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菜地由城郊向农区转 移,菜田水电路不配套,灌排能力差,土壤肥力差, 蔬菜单产低且不稳。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规划 设计不合理、建筑标准低、建造不规范、环境调控 手段不足,导致抗灾能力弱,容易遭受雨雪风灾和 冻害、冷害。集约化育苗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优质 商品种苗推广普及率不足 10%。农产品市场结构和 布局不合理,市场基础设施薄弱。 1.6 劳动者兼业化、老龄化
— 1 —
本期视点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进口蔬菜种子越来越多,价格昂贵。据测算,采用 进口种子的蔬菜种植面积不足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 9%,但其在全国蔬菜种子零售市值中的占比却为 20%~25%(黄山松 等,2014)。蔬菜的施肥量、 用药量往往是粮食作物的数倍、数十倍甚至上百 倍,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蔬菜生 产成本的影响也远超过粮食作物。 1.2 质量安全隐患难除
首先是通过积极推进土地确权和土地承包经营 权资本化改革,加快土地有效流转,促进蔬菜专业 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大户、专业化生产企业等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发展,使蔬菜生产成为这些 新型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主业,坚持诚信经营、科 技兴业和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职业操守。其次是严 格按照不同目标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 机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标准,先行产地环境评估, 在环评合格的区域组织目标食品的标准化生产。第 三是对产地环境进行定期复查评估,依法、科学、 及时划定蔬菜禁止生产区域。第四是坚持通过大量 增施秸秆和秸秆源肥料培肥地力,明令禁止使用有 害元素含量超标的畜禽粪便。第五是强化生产过程 控制,综合应用免疫、高抗、多抗良种,定期进行 远缘作物轮作、水旱轮作,以及调整播期、嫁接换 根、培育适龄壮苗、采用膜下滴灌、水肥气热协调 促控等农业防治措施;优先采用薄膜避雨棚和遮阳 网、防虫网覆盖,以及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高 温闷棚、高温消毒、流滴消雾功能膜等物理防治措 施;积极应用天敌产品、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 配合使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包括选用高效低毒 短残效期农药、雾化度高的施药药械和适时对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