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寿宁四中陈艳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
)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风景的人情感不同眼中所见景致便不同。
苏轼到西湖,看到了水光山色,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到西湖,看到春光明媚,感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今天,让我们跟着张岱一起走进的湖心亭,看看他来到西湖看到怎样的景,流露怎样的情。
(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介绍作者(引导学生阅读注释一)
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三、朗读课文
1.推荐读(读准字音)
板书强调易错字音
2. 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学生齐读。
4.自由朗读。
(读懂文意)
四、研读课文
在文末舟子用了一个“痴”字来评价作者,在这里“痴”为何意?(痴呆,痴迷?)
教师补充介绍:“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最动人,
最不可解,执着
....的那种境界。
“痴”是一中..而又专注
..,到了浑然忘我
本真自然,特立独行的个性。
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读出“痴”。
1.“痴”于行
①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
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作者与两个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彼此心情如何?
此时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致。
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追问:从张岱的这些痴举中,你觉得张岱有着怎样的情趣?
张岱痴于行(幽远脱俗)
【围绕解读痴人之“痴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涵】
过渡:到了湖心亭,张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2.“痴”于景
找出文中的雪景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齐读,疏通,再齐读
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张岱笔下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中你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
(寂静、空旷、辽远、阔大、苍茫、悠远等感觉;读出作者孤独落寞失落伤感。
)
比较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通过比较读,更好地让学生体验作者的失落伤感之情】
当堂背诵写景句,并抽查落实。
小结: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置身其中,张岱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学生再朗读体味)
【细腻的品读,读出作者蕴涵的情感】
张岱痴于景(孤寂落寞)
五、品味语言,揣摩写景手法——白描。
介绍什么是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
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
后来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白描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
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
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周密《观潮》)总结白描手法的作用: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以勾勒出鲜明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用于写人,三言两语活画出人物的形神,使其如在眼前。
六、总结
经过这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作者的“痴”是执着于山水之乐的高雅脱俗之情致。
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趣。
七、你的积累有多少
1、词语
一、白、更、是、客此、挐
2、重点句
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堂上及时反馈巩固,有效地落实字词句】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翻译课文
2. 积累有关写“西湖”的名句、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