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练习题2 (偏难)一、选择题: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 :A . 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 液体、 固体C . 固体、气体、液体D. 液体、固体、气体、 2. 调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再使用时:A 、不必重新调节B 、调节游码的位置C 、调节平衡螺母D 、以上都对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体积相同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在三个杯子中,且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最高的是( )A 、放铜块的杯子B 、放铁块的杯子C 、放铝块的杯子D 、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 4、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图二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至2℃的过程中:A.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水的体积和密度都保持不变C.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密度先变大后变小D.水的体积和密度一直变大5.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A 、大于10gB 、小于10gC 、等于10gD 、无法确定 6.一钢瓶中储质量为m 密度为ρ的氧气,当病人用去3分之一的氧气后,瓶内剩余氧的密度是( ) A 、ρ B、ρ/3 C 、2ρ/3 D 、3ρ7.一个质量为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 ,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1.0×103kg/m3 B.1.16×103kg/m3 C. 1.75×103kg/m3 D. 1.2×103kg/m3 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由图像可知不正确的是( ) A.乙甲ρρ> B.乙甲ρρ< C.若乙甲V V =,则乙甲m >mD.若乙甲m =m ,则乙甲V V <9.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g/cm3)含水量不得超过10%,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
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3、0.82g/cm3、0.83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按质量计算)( )A.只有甲B.甲、乙C.甲、乙、丙D.甲、乙、丙、丁10.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11(2011包头)、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 3,乙物质密度为2g/cm 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 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 、5 :2B 、2 :5C 、5 :4D 、4 :512.(2011潍坊)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 这种牛奶,澜得它的质量为102.2g ,则这种牛奶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A .未掺水 B .掺水含量20%以下 C .掺水含量20%—30% D .掺水含量30%以上13、(2010·泰州)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 .食用油 B .酱油 C .白酒 D .水14、(2010·龙岩)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 表面积 D. 密度15.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 )A .985tB .985kgC .985gD .985mg16.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60g ,体积分别为16 cm 3、12 cm 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3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 5 g/cm 3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3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 5 g/cm 317. 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18. 气体是很易被压缩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19. 一个100厘米3的铜球,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100克,那么这个铜球的内部( )A. 一定是实心的B. 一定是空心的C. 一定装满了水D. 一定是装有其他金属20.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52,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 A .0.8倍 B .1.25倍 C .0.2倍 D .5倍21(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3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B .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 3C .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22.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23.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A.质量B.体积C.密度D.温度24.如图所示,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丙容器,装有质量相等、液面刚好相平的ABC 三种液体,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ρA 最大B .ρB 最大C .ρC 最大D .ρA =ρB =ρC25. (2007•太原)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下列器材组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③④⑤D 、③⑤⑥26. 刘巧同学帮助某农民伯伯用盐水选种需配制1.1×103 kg/m 3的盐水.配好后检验时,用量筒取1000ml盐水,称其质量为1200g,则她所配制的盐水与需求相比( )A 合格B 应加适量水才合格C 应加适量盐才合格D 无法判断 A B C27.(2010•泉州)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g/cm3,ρ酒精=0.8g/c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28.要想一次测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60g酒精的体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比较合适的量筒是A、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C、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1mLD、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5mL二.填空题1.单位换算:①5.45kg = g= mg= t②1.8X106mg= t=kg2.填单位①一个成人约50~70 ②一个鸡蛋大约50 .③一个苹果约150 ④一只鸡约2.0 .⑤一瓶白酒质量500 ③一瓶雪碧约1.25 .3.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 g.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 g/cm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 .4.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kg。
5.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
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6.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m3. (ρ冰=0.9g/cm3)7.(2011赤峰市)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5所示,则铜片质量。
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
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
三实验题1.(2011河南)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将太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