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四十年代小说(二)

17四十年代小说(二)

4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现代通俗小说概述 现代通俗小说是有别于新文学 作家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文学 观念上看,政治功利性要弱些,商 业目的性要强;从趣味上看,倾向 于消遣、娱乐、游戏;从创作方法 上看,有明显的古典小说特征,模 式化、程式李涵秋、包笑天、 周瘦鹃、张恨水。
另一方面,她毕竟是本世纪 初的现代女性,她在新式学校 读过书,受到过资产阶级个性 解放的启蒙教育,憧憬着资产 阶级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有一 定的反抗意识和坚强个性。
因此,在金府她能洁身自好,一尘 不染,一旦看清金燕西的本性便能做 出抉择,表现了性格上的刚毅和果决。 尽管作者由于当时思想的局限,将这 个人物塑造成新旧合璧的形象,但是 人物性格本身还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反 封建时代精神。她的悲剧折射出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实生活的罪恶, 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为了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 加完整和生动,作者还运用间接心 理描写的手法,通过冷清秋一系列 反常的行为神情,揭示人物丰富复 杂的内心世界。也揭示出主人公曲 折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外柔内刚的个 性特点。
2、艺术特色 1)结构布局精密,深受《红楼 梦》影响 2)注重心理描写。 3)用细节描写营造氛围烘托人 物。 4)白描手法的运用。
1934年,张恨水到陕西和甘肃一行,目睹 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大受震动,其 后写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 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如小说《燕归 来》)。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 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 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 《牛马走》)。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 致力于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创作了《五 子登科》等小说,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 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 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 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 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 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 《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 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 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 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 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 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 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 《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作家继承了《红楼梦》等 中国古典小说善于在刻划形象 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长处, 并吸收了国外小说注重用心理 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法,在 生活化情节中将众多人物的心 理描写得摇曳多姿,细致入微。
1、人物分析 冷清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物。在 她身上,两重对立的性格因素被巧妙和谐 地统一在一起。一方面,封建性的家庭教 育,旧诗词歌赋的陶冶,她能自觉遵守封 建礼教和道德,知书达理,在金家谨小慎 微,唯恐因为自己出身寒微而有失礼仪, 处处表现出恭顺和礼让。
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 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 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 近两千万言。以《春明外史》、 《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 作。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 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 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 称。
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 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 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 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 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 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 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 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 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 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 梅兰芳一样。
总之,《金粉世家》故事 情节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规 模宏大,色彩瑰丽,深得当时 读者,尤其是感情细腻的女性 读者喜爱。
二、分析《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年的一部力作, 堪称社会言情小说的典范 。小说以豪门之 子金燕西与平民之女冷清秋由恋爱、结婚 到反目、离弃的婚姻悲剧为主线,以北洋 军阀的内阁总理封建大家族为背景,写出 了封建官僚金铨及其妻妾、儿女空虚、堕 落的精神世界和骄奢淫逸的寄生虫生活, 揭露了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奥 秘。借“六朝金粉”的典故铺叙了一部豪 门贵族的盛衰史。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 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 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 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 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 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 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 生。”
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 界晚报· 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 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 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 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
第二节 张恨水
一、张恨水生平与创作 张恨水(1895年-1967年),原名 张心远,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 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恨水是笔 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 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 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 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 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 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