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路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32、自然地理概况33、工程地质特性34、施工平面布置45、施工要求4三、深路堑安全风险评估5四、施工计划61、进度计划62、劳动力计划63、物资设备计划6五、施工总体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61、管理目标72、土石方调配73、主要技术措施74、边坡防护85、施工工艺156、支挡及防护施工方法及工艺24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61、组织保证措施362、安全技术措施433、安全应急处理49一、编制依据⑴设计说明、七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路基施工图纸等;⑵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⑶国家及吉林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⑷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⑸集团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⑹沈阳铁路局文件《沈阳铁路局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沈铁建发【xx】221号)。
二、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GDK349+165、39~DK349+377、31段路基工程,长211、92m,以挖方为主,主要工程量有挖土44976m3,石质路堑36836 m3,混凝土和浆砌片石挡土墙共822m3,桩板挡土墙3909m3,φ15、2mm钢绞线预应力锚索8769m,φ32mm锚杆9162kg,(锚索、锚杆)框架梁砼273 m3。
路堑边坡最多设置为4级边坡。
2、自然地理概况路基所经地段主要是山间坡洪积,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陡。
3、工程地质特性本工点强风化基岩裂隙较发育,透水性好,贮存有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丰富。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①1粗圆砾土:黄褐色,松散,母岩成分主要为板岩,呈圆棱状,粒径2-5cm,最大见10cm,充填物为粘性土。
(2)二叠系解放村组③1全风化板岩:灰绿色,灰褐色。
变余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碎肖状,见多量石英。
③2强风化板岩:灰绿色,灰褐色,变余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块径2-4cm。
本区属北亚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按照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该区为严寒地区。
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酷寒,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4、0~6、8℃,1月平均气温-10、3~-23、4℃,7月平均气温20、5~23、9℃;极端最高气温36、3~37、7℃,极端最低气温-29、2~-42、5℃,年平均降水量528~670mm,主要集中于6~8月;年平均蒸发量9 48、9~1445、6mm ;平均相对湿度64~76%,全年平均风速约2、2~3、1 m/s,最大风速18~20 m/s。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67cm~192cm。
4、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见路基设计图。
5、施工要求2、5、1路堑开挖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1)现场复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核实、调整土石方调运计划;(2)对施工现场按有关规定进行清理,检查坡顶、坡面;对危险面、裂缝和其他不稳定情况必须妥善处理;(3)依据贯通测量的成果,加密测量桩橛,放设路堑开挖坡顶轮廓桩;(4)施作堑顶截、排水系统。
2、5、2路堑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1)路堑施工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并经常检查防止渗漏。
堑顶为土质或含有软弱夹层的岩石时,天沟应及时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2)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
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3)排出的水不得危及路基及附近建筑物、道路和农田的安全。
2、5、3路堑边坡开挖的要求(1)标出边桩连接线,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2)坡面应平顺,无明显凹凸,无危面、浮土、碴堆、杂物;(3)需设防护的边坡,应按设计及时防护;当不能紧跟开挖防护时,应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
(4)在岩石路堑的侧沟平台上应按设计预留信号、电力电缆槽。
开挖时不得损坏边坡坡脚,必须保证侧沟和侧沟平台完整;如有损坏,应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补齐。
三、深路堑安全风险评估⑴钻爆人员必须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爆破作业必须要统一指挥,人员要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安全距离不小于200m。
⑶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应根据工作条件明确规定,装药时间不宜过长。
⑷爆破后必须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有无松动石块。
⑸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⑹装药时严禁火种,严禁装药打眼同时进行。
⑺严禁明火点炮。
四、施工计划1、进度计划开工时间:xx年6月20日,竣工时间:xx年4月16日。
2、劳动力计划3、物资设备计划GDK349+165、39~DK349+377、31段路堑开挖及爆破由1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负责,计划使用履带式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4L20m3/min电动空压机2台、风钻2台、自卸汽车8台、发电机2台。
五、施工总体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1、管理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质量重(较)大及以上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人员伤亡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2、土石方调配依据设计要求,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少占耕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好土石方调配,规划作业程序、机械作业路线,做到平衡、经济、合理。
⑴隧道的弃蹅可经过级配改良,清掉强风化及全风化部分,作为 A、B组填料使用。
⑵尽量采取移挖作填,不足部分于取土场集中取土。
⑶本段挖方地层主要为膨胀性土石,不能直接做为路基填料,如有弃方弃往弃土场。
3、主要技术措施5、3、1技术措施⑴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
作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
⑵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边坡部位预留厚度不小于20cm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20cm保护土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
⑶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
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⑶当开挖接近路堑换填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测量开挖面标高,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⑸弃土场设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弃土至弃土场后,用推土机推平后,大致碾压平整,使之整齐、美观、稳定,周围砌筑防护设施,确保弃土堆周围及其上排水畅通,不对周围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
5、3、2 注意事项⑴对坡面中出现的坑穴、凹槽杂物进行清理,嵌补平整。
路堑较高时按设计做出平台位置,路堑平台做成一定坡度,确保不积水。
⑵路堑坡顶至相当于边坡高度再加5m距离内的地面坑洼进行填平,以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
⑶施工中保持坡面平整,严禁乱挖。
若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方,立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4、边坡防护4、1四级边坡坡面防护GDK349+165、39~DK349+377、31段路基工程四级边坡采用C25方型植草窗内空心砖客土植草+种灌木防护。
①护坡厚0、4m,坡面按间距6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方型截水客土植草窗,窗口尺寸4、24*4、24m,植草窗内一般采用预制C25混凝土空心砖客土撒播植草及栽种灌木防护。
边坡平台采用C25砼加固。
②护坡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孔径0、1m的PVC管泄水孔,孔后0、5m*0、5m范围内设砂砾石窝状反滤层,厚0、3m。
③护坡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设伸缩缝一道宽0、02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④坡面适当位置设踏步,踏步宽0、6m,单级高0、2m⑤护坡基础与侧沟平台及侧沟连成一体⑥施工前应清刷、平整坡面,如有空洞应回填夯实或采用C25砼嵌补。
⑦为了保证质量和外观整齐,施工时应按设计的边坡、厚度及窗口型式挂线放样。
⑧护坡圬工与坡面密贴,防护顶面与边坡间的缝隙必须封严。
4、2 三级边坡坡面防护GDK349+165、39~DK349+377、31段路基工程三级边坡采用C30混凝土框架梁锚杆防护。
①框架锚杆适用于岩质路堑边坡结构面发育,岩体破碎带,软硬质岩互层及全风化层地段等路堑高边坡的坡面防护工程。
砼上标号不应低于C30,砼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砼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其补充条文的规定。
②本图锚杆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度,坡面配合框架梁使用。
③锚孔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准确放置于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0、2m,锚孔的孔斜度(倾角)误差不超过2度;实际钻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大0、2m。
④锚杆钻孔必须采用风动钻进,钻孔完成厚使用高压风清孔,清除孔内岩粉及积水,严禁水冲钻进,严禁用高压水冲清孔。
⑤锚杆设计长度根据岩体破碎程度和岩土类型设计为L=12m,锚杆用1根Φ32mm锚杆(HRB400级钢筋),锚杆直径70mm,锚杆的设计长度不含埋置于锚头内的长度。
锚杆的钻孔深度应不小于锚杆设计长度+0、2m、⑥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灌注M35水泥砂浆,使用PO4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灌浆时,其水灰比在0、4、至0、55之间。
⑦锚头应与框架梁同时浇筑。
框架梁横向(线路方向)每个2D设伸缩缝一条,缝宽0、02m。
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框架纵梁、横梁均需现场放线、开槽、找平、现浇混凝土,格梁绑扎钢筋前应在各梁底部设0、1m厚C20混凝土垫层。
⑧框架内根据边坡底层情况采用空心砖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生态草灌袋等绿色防护。
4、3 二级边坡坡面防护GDK349+165、39~DK349+377、31段路基工程二级边坡采用C30混凝土框架梁锚索防护。
预应力锚索适应于节理。
裂隙发育的岩质路堑高边坡、顺层及滑坡地段、软硬岩质互层路堑高边坡等地段边坡加固工程。
当坡面为强度高且较完整的硬质边坡时,设锚墩或承压板锚固;当坡面为土质、软岩层及强风化硬质岩时,应配合锚梁、方格形或字形框架梁使用。
与锚梁配合使用的锚索单孔设计锚索应≤600KN(最多五根钢绞线);字星框架锚索单孔设计锚固力应≤400KN;井字形框架锚索单孔设计锚固力应≤350KN、锚孔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0、2m;锚孔的孔斜度(倾角)误差不超过2;实际钻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大0、2m、锚索孔径φ=110mm(或130mm),锚索采用n根(n不小于3)高强度低松的预应力钢绞线(φ=15、24mm)制作,钢绞线强度Rb=1860MPa,用OVM15-X型锚具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