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实验报告

水泥实验报告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1)实验原理:?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含有不同水量的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的不同,可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
(2)实验数据及结果
不变水量法
用水量W(mL)
142.5mL
试锥沉入值S(mm)
35
标稠用水量P(%)
P= 33.4—0.185S
P= 33.4—0.185×35=26.925
.
(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符合要求。依据胶砂强度:28天抗折强度9.28≥6.5、抗压强度51.15≥ 42.5
(实验数据结果不小于以下表中数据)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P.0
42.5
≥42.5
≥6.5
实验二:土的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答: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p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1-2,判断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凝结
时间
初凝时间:140min
终凝时间:203min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依据:GB17671-1999?水泥胶砂度检验方法(ISO法)
2、实验仪器、设备:1、?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要求。2、?行星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3、试模由三个水平是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40mm×160mm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尺寸应符合JC/T726要求。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拭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成型操作时,应在拭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是金属模套。?4、一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尺。?5、?振实台应符合JC/T682 要求。?6、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JC/T724要求。?7、抗压强度试验机。
ei
44
44
74
2
土的压缩系数(MPa-1)
a1-2
47
土的压缩模量(MPa)
Es1-2
47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答: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中性压缩性土
实验三:水准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答:1、了解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认识其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等基本步骤和方法。3、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记录和计算方法。
水泥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学习水泥性质的检验方法,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
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
实验仪器、设备:(1)(符合JC/T729要求);(2)标准法及水泥净浆试模;(3)代用法维卡仪(符合JT/T727要求);(4)雷氏夹;(5)雷氏夹膨胀测定仪;(6)沸煮箱;(7)量水器(取小刻度0.1ml精度1%);(8)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不大于1g)。
3、实验数据及结果
材料用量
(g)
水泥
标准砂

450±213Βιβλιοθήκη 0±5225±1龄期
28天
抗折强度
试件编号
1
2
3
强度,MPa
6.6
6.4
6.5
代表值,MPa
6.5
抗压强度
试件编号
1
2
3
4
5
6
破坏荷载(Fi),kN
68
69
72
72
70
69
强度(Ri),MPa
(Ri=Fi×1000/A,其中A=1600mm2)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原理:答: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42.5
43.1
45.0
45.0
43.8
43.1
代表值,MPa
43.8
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
(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水泥的凝结时间符合要求。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P.042.5水泥的技术要求: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该试验初凝时间为140.2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00分钟,该试验终凝时间为203.22分钟,所以符合要求。
二、实验原理:
答: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工具:水准仪1台、水准仪脚架1个、水准尺2根、尺垫1块
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先在实验场地内选择4-5个点,组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并对这些点进行编号,把其中一点作为已知点,并假定其高程为100.000m。然后按照水准测量的实施程序把每一测段的高差测出来,每站观测时需进行测站校核,可用双面尺法或双仪高法(仪器高度变化要求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应不大于6mm。外业工作结束后,计算水准路线闭合差,容许误差按±12mm√n计算,若满足要求,对闭合差进行调整,完成相应的内业计算,若超限必须重测。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
(3)土的压缩系数:
(4)土的压缩模量:
三、实验内容:
(1)、固结容器:环刀、护环、导环、透水石、加压上盖和量表架等。
(2)、加压设备:杠杆比例1:10。
(3)、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试验所加的各级压力(kPa)p
50
100
200
400
各级荷载下固结变形稳定后百分表读数(mm)hi
25
5
2
25
总变形量(mm)
=h0-hi
5
5
44
2
仪器变形量(mm)
Δi
0.122
0.220
0.275
0.357
校正后土样变形量(mm)
Δhi=-Δi=h0-hi-Δi
24
24
47
44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4)、支架。
2、实验数据及结果
施加压力等级kPa
施加压力后百分表读数
50
5.657
100
5.289
200
5.010
400
4.727
3、实验成果整理(见下页表格)
试样初始高度H0=20mm试样天然重度γ=18.7kN/m3
土粒比重Gs=2.7试样天然含水率w0=25%
试样初始孔隙比e0=百分表初始读数h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