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契诃夫戏剧研究
《樱桃园》:
樱桃园主郎涅夫斯基太太——只有 空洞的热情,没有任何行动和理想 的贵族
哥哥——好逸恶劳,整日空谈,生 活在自己的梦幻之中
罗巴辛——商人,象征着新的势力, 收买了樱桃园,将其改作了别墅
樱桃园——一个象征,象征着旧的 制度不可挽留的逝去,新的令人憧 憬的曙光又在哪里呢?
通过樱桃园的易主透露出时代的更迭, 那些已经失去生活意义的人(郎涅夫 斯基太太及其哥哥),成为生命的空 壳,生活的历史进程使他们成为可笑 的人物——多余人
濮存昕观看2004版《樱桃园》时被 “孩子辈”青年演员的纯朴表演打动。
他说:“看到搬家那场时,我哭了, 真的真的,你们太打动我了,那些小 孩们,完全没有通常舞台表演中的框 框与程式,营造出来一种梦一样的气 氛,完全是梦境的感觉,非常震撼, 也非常动人。很多人认为契诃夫是现 实主义的大师,但这个现实主义不是 庸常的现实主义,不是生搬硬套的现 实主义,里面有非常多唯美和写意的 东西,你们做到了,很了不起。”
多余人:在契诃夫作品常常出现的人 物,他们已经不能行动,只是忧心忡 忡,陷入不断的自责,甚至负罪感之 中。
“契诃夫不从人生某一角落看人生, 而从它的全貌看它的全貌,他不撷取 人生的外形来表现人生,而拨出人生 的动脉,来托出人生的存在的方 式”——焦菊隐
《樱桃园》新加坡演出海报
《樱桃园》剧照
《樱桃园》传统的表现方式是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手法,是略显哀婉 的悲情戏剧。
这个怎么看都像是悲剧的作品哪来的喜 剧性呢?
其实,契诃夫本人就反对斯坦尼斯拉夫 斯基伤感的现实主义阐释,他把这部有 着复杂情怀的诗意话剧叫作喜剧。
契诃夫的视点不是建立在人物的是与非、 事件的是与非之上,他是站在一个高处, 俯瞰时代更替的节点,他的樱桃园是历 史的、座标意义的。他对剧中人物命运 的审视是戏谑的,他嘲讽、他同情、他 愤怒、他鞭笞,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喜 剧性有着更为宏观的深刻性,也是可以 被我们理解的。
莫斯科艺术剧院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剧 院之一。
苏联主要剧院之一。全 称苏联莫斯科高尔基模 范艺术剧院。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和丹钦科于 1898年创建。
1898年10月27日首演托 尔斯泰的俄国历史悲剧 《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 奇》。同年12月17日上 演契诃夫的《海鸥》, 获得巨大成功。
建院初期的剧团由两部 分人员组成──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领导的业余剧 团成员和丹钦科的戏剧 学校的成员( 包括梅耶 荷德等 )
特里果林的作品名为《海鸥》,其中蕴 含深沉的“忧郁”,不为年轻人所理解, 尼娜在历经生活的磨难之后,终于明白 了什么是“世界的忧郁”。
此剧中有美丽的花园,优雅的景色,作 者注重对生活方式和状态的描写,在平 淡的生活流动中,注入深邃的思想感情。
《万尼亚舅舅》:一出为偶像而牺 牲的悲剧。
主要人物:教授谢列勃里雅克夫 (不学无术、妄自尊大、貌似博 学)、夫人叶列娜、女儿索尼雅、 万尼亚舅舅沃依尼斯基(管家)
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将人物性格鲜活地呈 现,使得历史的画面以及契诃夫对人物 细节的捕捉与刻画活灵活现于舞台,给 人以故事的和情感的真实感染。
通过对历史真实的展现来传达作品的主 题。
但剧中饱含的契诃夫式的鞭挞与讽刺和 深刻的喜剧意味却在故事的真实性的生 活流的遮盖下得不到有力的彰显。
《樱桃园》在当代语境下的核心意蕴就是对 于当代社会的契合,这就是处在社会大变革 时期,人们对于新与旧,淘汰与发展的矛盾 纠葛的关注与思考。
第七讲 契诃夫戏剧研究
契诃夫(1860-1904),俄罗斯文学家、 戏剧家,他把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到一 个崭新的阶段,有人说,他创造了 “抒情戏剧”,也可以说是诗化的现 实主义戏剧。 独幕剧:《蠢货》、《求婚》等 多幕剧:《伊凡诺夫》、《海鸥》、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 桃园》等
《海鸥》:女演员阿尔卡基娜、作家特 里果林(阿尔卡基娜的情人)、特里波 列夫(阿尔卡基娜的儿子)、尼娜(青 年女演员、特里波列夫的女友)
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那么它的现代演绎的切入点在哪呢?
林兆华让我们见出了《樱桃园》对于当代社 会的一种契合,关于变革的、新与旧的话题 性定位使得剧中柳苞芙的悲剧性结局变得不 那么简单、局限,在这种时代大变革的格局 中,商人罗伯兴、大学生彼嘉等剧中人物都 被放到一个高度,处在一种喜剧状态。
契诃夫戏剧的魅力在林兆华的重新解构下获 得了更为接近契诃夫的喜剧性诉求。
众人崇拜教授,并心甘情愿为他服 务为他牺牲——揭示出一种令人窒 息的生活状态。
《三姊妹》:玛夏、哀林娜、阿尔 加。
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塑造了三位善良而软弱的俄罗 斯姑娘,她们有悲哀、痛苦、忧郁, 但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 希望,具有惊人的忍耐和韧性,她 们共同的理想——“到莫斯科去”
全剧激荡着诗意的潜流,是对美的 赞美,也是对毁灭和破坏美的力量 的批判。
林版的《樱桃园》曾于2004年在北京小范 围演出,当时资深评论家刘净植观后不禁 感叹: “作为观众,如果喜欢契诃夫的话,要想 在林兆华的《樱桃园》里找到通常令人称 道的抒情、忧伤、讽刺的契诃夫戏剧风格, 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不让你投入,不让你 爱或恨任何人,他要你看到的是,一群人 的混乱和不知所措,是变化的环境中人物 状态的荒诞,是他对这出经典戏剧非常个 性化的表现和解释,是他对契诃夫喜剧的 理解。” 或许正如所言,看这出戏了解的或许不仅 是契诃夫,应该是林兆华戏剧的可能性, 《樱桃园》的可能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宽 广的多。
《樱桃园》的主演蒋雯丽、张译
莫斯科艺术剧院
俄国话剧院。1898年由K.S.斯坦尼斯拉夫斯 基和聂米洛维奇-丹钦科创建。以上演契诃 夫与高尔基的剧作著称。1898年契诃夫的 《海鸥》在剧院演出大获成功,飞翔着的海 鸥形象也成了这家剧院的院徽。
至1920年起,该剧院被称为莫斯科模范剧院。 1932年剧院以果戈里的名字命名。1987年 该剧院分为莫斯科果戈里模范艺术剧院和莫 斯科契诃夫模范艺术剧院。2004年起莫斯科 契诃夫模范艺术剧院更名为莫斯科契诃夫艺 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