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漫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漫谈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艺术
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但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吸引力,学生普遍感到思想政治课没意思,不好学。

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利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

精彩的导语不仅能使学生萌发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新旧知识之间承上启下作用。

但一堂课如何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导入方法就不同,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引时政导入,复习旧课导入,引用歌词诗句导入等。

例如,我在讲《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一课时,我引用“我是一只小小鸟,是否能自由飞得高”这句大家比较熟悉的歌词作为导入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我们每一个同学就得像一只小鸟一样,是否也能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呢?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实现了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导入,关键要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不可千
篇一律。

好的导入就像一首曲子的前奏,短而精,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二、精心设计,巧设疑问
古人云:学者需疑,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推出一系列恰到好处的问题,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故意挑起教学的矛盾,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诱导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并能长久的保持这种良好的听课情绪。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对国家政策不了解,缺乏理财知识等现象以及教材本身的要求,我设置了几个问题:贷款消费与适度消费矛盾吗?既然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还要鼓励贷款消费?如果你当家长,你会如何安排家庭消费?问题提出后,学生置身于思考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总结。

通过设置的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化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学习一定的抽象化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他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并非易事。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

更好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重点,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能。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
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些可感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活泼、积极、主动地思想。

例如,在讲“一国两制”时。

我截取了“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和“中葡政权交接仪式”的片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香港、澳门回归时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政治课堂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优势,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现代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

”而传统政治课堂却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致使课堂死气沉沉,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造成了政治课干,闷,死的局面。

造成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处理不当,教与学严重脱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的重心应该是学生,只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基于此,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九年级的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以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

班里的每
位同学为了参加辩论,都要收集材料,这样,因为事先准备充足,许多同学都能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联系八年级时学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会了做“主人公”的乐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方,只要我们在教学与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的途径。

我们政治教师只要肯下苦功,启迪真理的钥匙一定会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感动学生,受到由衷的欢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