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自由贸易区域战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自由贸易区域战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自由贸易区域战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08—3班姓名:李一楠学号:0876802324指导老师:吕跃聪摘要: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国际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我国要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全面、深入、有效地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应在澄清概念内涵的同时,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方向。

关键词:自由贸易战略现状发展目录1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 (4)1、1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时间 (4)1、2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情况 (4)1、2、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过程 (4)1、2、2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范围 (5)1、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5)1、4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 (5)2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分析 (6)2、1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 (6)2、2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方向 (7)2、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 (7)2、3、1战略主动 (7)2、3、2战略区域 (7)3我国自由贸易区现状 (8)3、1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 (8)3、2我国自贸区战略特点 (9)3、3我国自由贸易区实施效果 (9)3、3、1中国-东盟自贸区 (9)3、3、2中国-智利自贸协定 (9)3、3、3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 (10)3、3、4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 (10)3、3、5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 (11)3、3、6中国-秘鲁自贸协定 (11)3、3、7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11)4我国自由贸易区问题分析 (12)4、1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 (12)4、2成员国间的摩擦和矛盾 (12)4、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经贸结构的雷同化 (13)4、4缺少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 (13)4、5自由贸易区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13)4、6“重贸易,轻投资”的不平衡 (13)4、7“政府推得快,企业跟得慢”的不平衡 (14)5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及对策 (14)5、1我国自由贸易区前景展望 (14)5、2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对策 (15)5、2、1双边积极合作,开拓服务贸易新领域 (15)5、2、2创造条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15)5、2、3普及自贸区知识 (16)5、2、4扩大政策利用广度,实现贸易延伸 (16)6参考文献 (16)1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1、1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时间我国关于自由贸易区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于1991年9月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研究工作。

1991年底,国务院总体研究协调小组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形势、判断趋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北美建立自由贸易区及我国的因应对策,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东亚和中亚经济集团化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等等。

欧共体1985年开始建设统一大市场,1992年底基本告成;美、加、墨已签订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向组织化发展,次区域性集团纷纷涌现;其他地区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和联盟也在积极酝酿和构筑之中。

1、2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情况1、2、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是从建立自由贸易区开始,通过逐步取消区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内商品贸易自由化,然后向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更高阶段发展。

1991年11月12日,我国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通过APEC 平台,可以摆脱长期游离在外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我国从贸易自由化中获取最大化利益。

1999年,朱镕基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

2000年11月,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即“10+1”),并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

2002年11月,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也是中国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工程。

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并于7月顺利实施。

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2、2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范围目前,中国正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5个自贸区。

其中,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自贸协定,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除与哥斯达黎加的自贸协定外,其他9个自贸协定已经开始实施,实施情况良好。

正在商建的自贸区有5个,分别是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瑞士、冰岛自贸区。

同时,中国已经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与韩国结束了自贸区联合研究,正在开展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定》。

1、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特点(1)亚洲或亚太地区是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区域我国目前已经签署的第一个FTA,已经实施的第一个关税优惠安排和第一个FTA都在东亚地区。

从我国已达成协议或正处于谈判和研究中的FTA来看,除SACU、冰岛、挪威、智利、秘鲁和南非外,其余都在亚太地区。

这一特点反映出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与我国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区域之一。

亚太地区作为我国主要外资来源地,多种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提供者,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2)中等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于发达国家从与我国已经签署或正在谈判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工业化国家占绝大多数,包括已经签署FTA协议的东盟10国(ASEAN)、巴基斯坦、智利;正在进行谈判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6国、印度;正在开展FTA的可行性研究的韩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五国、南共市等。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新西兰、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和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目前的自由贸易谈判对象多是全球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并基本上在亚太经济圈内,因为来自亚太地区的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到3/4的份额。

1、4我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中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与伙伴成员间的经济一体化,可以增加规模经济。

自由贸易区内进行的合作和合并过程,形成更有效率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延续多年的动态利益,增加投资和提高生产率,这有利于贸易伙伴之间互相扩大对于对方的出口需求,也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

限制由于全球范围内更快更深入的贸易自由化造成的消极影响由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之大,骤然之间进行很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可能造成经济中的重大震荡,例如使本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遭受灭顶之灾,威胁经济与社会的稳定。

而首先在区域范围内进行试验,可以限制消极影响,培养本国的竞争能力,取得经验,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自由贸易区内,贸易伙伴之间要实现贸易自由化,这就会刺激有关成员在区域的和多边的两个层面上,进行更多更广泛的贸易和经济改革。

成员国加速自身的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是有利的。

自由贸易区协定还能为更广泛的谈判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样板。

例如双边的或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可以在卫生标准和有关管制、贸易的技术障碍、服务业贸易与投资、简化海关规则、以及劳工和环境标准,政治上敏感的某些部门等方面实现比全球范围内更有意义的贸易自由化。

这些谈判就可能为更广泛的地区的和多边的谈判提供借鉴。

从双边自由化进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也有助于中国确定自身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2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分析2、1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自由贸易区是比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

近年来,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大量涌现,迄今向世贸组织通报、仍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有197个,其中80%是近10年缔结的。

据估计,全球贸易中有50%以上是在各区域集团内部,以比世贸组织更优惠的条件进行的,其中欧盟内部贸易高达67.6%,北美自由贸易区为55.7%。

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相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形势下,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在考虑敏感产业承受能力和管理制度配套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建立实施FTA,着力实现以下战略目标:规避多边框架协议困难,渐进扩展我国产品新兴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关键战略资源提供保障;以恰当市场环境和适度竞争提升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综合竞争力;逐步完善国内制度框架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市场区位优势;为长远的共同市场、货币联盟、政治合作奠定基础;增强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

2、2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方向(1)利用FTA为我国优势产品拓展新兴市场。

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全球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欧洲和美国表现最为突出。

近几年,世贸组织各成员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涉及我国的数量最大,已超过600多起。

要利用FTA 为我国优势产品拓展新兴市场。

(2)利用FTA平台实现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设立FTA,企业可利用其中的投资和贸易优惠条款和保障协定,加快走出去步伐,有助于从整体上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规避重要出口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限制,推进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

(3)利用FTA在我国周边地区建立一个经济长期发展的区域性外部环境。

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积极谈判,将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健康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对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2、3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2、3、1战略主动(1)我国经高速增长带来的主动。

许多国家希望分享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其可行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与我国建立FAT来达到目的。

这一基本面决定了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掌握着战略主动权。

不少国家正在积极主动与我国开展自由贸易谈判。

(2)市场主动。

通过FTA将使有些国家有机会打破目前的贸易伙伴格局,成为我国市场新的进入者和更大的贸易伙伴。

因此,庞大的市场容量赋予了我国在谈判中一定的主动地位。

(3)政治、经济与外交互动带来的主动。

在考虑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政治因素和外交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