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课件11-第四章(3)2010

自然地理学课件11-第四章(3)2010


•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供需之间矛盾的 一种途径,是一种古老的、在工业、农业、城市用水上经 常使用的方式。
• 我国的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属于跨流域调水。
• 目前国际上已经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规模最大的是澳大
利亚的“雪山计划”。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气候等地理环境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水补给来源
(1)雨水补给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冰川融水补给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5)地下水补给
径流的变化
(1)径流的季节变化:随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一年中河流补给状况、 水位、流量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 (2)径流的年际变化:径流多年的变化,由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以 径流的离差系数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
鸟足状三角洲 尖头状(鸟喙状)三角洲 扇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
形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的平面形态)
三角洲
根据三角洲的平面形 鸟足状三角洲 态可以将三角洲划分为 鸟足状三角洲——河流 作用为主;尖头状或者 鸟喙状三角洲——波浪 作用为主;扇状三角 20 km 洲——如果以河流作用 为主的三角洲,由于汊 道众多并多次改道,导 扇状三角洲 致三角洲比较均匀的向 外扩展,形似扇子。
径流形成过程
• 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除掉蒸发而余存在地表上或地下, 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流称为径流。
• 地表径流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个过程: • (1)大气降水阶段 • (2)植物截流阶段 • (3)流域蓄渗阶段 • (4)坡地漫流过程 • (5)河槽集流过程
四、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形式 (二)各种补给的特点 (三)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 直线分割法 退水曲线法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
.. .
缺水带(0.8 ~ 1.0) 少水带(0.6 ~ 0.8) 过渡带(0.4 ~ 0.6) 多水带(0.2 ~ 0.4) 丰水带(0.2 ~ 0.3)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大陆径流分带与变差系数
补充:跨流域调水——解决水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河口的特点
两种介质(海水、淡水)
三重作用(波浪、潮流、径流)
河口
双向水流(流入、流出)
快速沉积(顶托、凝絮、断面展宽)
生物生产率高(营养丰富)
河口分段与河口地貌
河口区通常可以划分为近口 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从潮 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叫做近口 段;从潮流界到口门的河段叫做 河口段;从口门到三角洲前缘坡 折处叫做口外海滨段。近口段尽 管受到潮汐的顶托,但仍然以河 流作用为主;河口段河流与潮流 共同作用,双向水流和河床不稳 定是河口段的特点;口外海滨段 以海洋作用为主,除潮流作用外, 还有波浪和海流的作用。 河口地区最大的地貌单元是 三角洲和三角港。
50 km
0
9 km
尖头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20 km
(五)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流域面积、
流域形状、 流域高度、 流域方向、 河网密度
二、水情要素
(一)水位
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基准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水位过程线:用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的水位高度,用横坐标
表示时间。 水位特征值:平均水位、平均高水位、平均低水位、中水位、 常水位等 相应水位和相应水位曲线
第六节
河 流
河流、水系和流域 水情要素
河川径流
河流的补给 流域的水量平衡 河流的分类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 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即为流动的水与凹槽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脉络相通的干支流系统, 这个水道系统称为水系或河系。 • 流域: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 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潮 区 界 近口段
潮 流 界
口 门
河口段 口外海滨段
河 口 区
河口分段示意图
三角丰富的 泥沙来源 “三基”
较弱的 海洋动力
三角洲的类型
动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 的进退) 动力分类: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的
作用强弱)
建设性三角洲 破坏性三角洲 河流型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潮流型三角洲
河道水流的内部结构是相当复杂的,除具有水质点脉动 的紊流结构外,河水内部还具有局部水流环绕着一定的旋转 轴做往复运动的环流(螺旋流或漩涡流)。
河流中的水流类型剖面示意图
六、河流的分类
(一)河流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二)我国河流的分类 1、东北型河流 2、华北型河流 3、华南型河流 4、西南型河流 5、西北型河流 6、内蒙古型河流 7、青藏高原型河流
• 分水线:两相邻流域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
分水线。
(二)水系形式
树枝状水系
格状水系 长方形水系 扇状水系 羽状水系 梳状水系 平行水系 向心水系
辐散状水系
(三)河流的纵横断面
落差 河流比降 河流纵断面及其类型 河流横断面: (四)河流的分段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河水的运动
河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河槽不断向下游流动,重力是决
定河水纵向运动的基本动力。河水在运动过程中,同时还受 到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机械摩擦力等作用,在这些力 的影响下,河水除了沿河槽做纵向运动以外,还会产生各种 形式的环流运动。按水流内在结构的差异,可将水流的运动
状态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类型。
(二)流速 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m/s) (三)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m3/s) (四)水温与冰情
三、河川径流
(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1、停蓄阶段 2、漫流阶段 3、河槽集流阶段 (二)径流计量单位 流量、径流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变率 (模比系数)、径流系数 (三)正常径流量 (四)径流的变化 年内变化、年际变化 (五)特征径流 洪水、枯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