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若长度分别为,3,5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82.风筝会期间,几名同学租一辆面包车前去观看开幕式,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两名同学,结果每人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前去观看开幕式的同学共x 人,则所列方程为( )A .18018032x x -=+B .18018032x x -=+C .18018032x x -=-D .18018032x x-=- 3.如图,在ABC ∆中,90︒∠=C ,8AC =,13DC AD =,BD 平分ABC ∠,则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 )A .4B .3C .2D .14.如图,已知△ABC 中,∠A=75°,则∠BDE+∠DEC =( )A .335°B .135°C .255°D .150°5.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b <a )的小正方形,把剩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利用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的等式是( )A .a 2+b 2=(a +b )(a -b )B .(a -b )2=a 2-2ab +b 2C .(a +b )2=a 2+2ab +b 2D .a 2-b 2=(a +b )(a -b )6.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 的面积为( )A .8B .9C .10D .117.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11m 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4且m ≠3B .m <4C .m ≤4且m ≠3D .m >5且m ≠6 8.若代数式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9.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6B .12C .16D .1810.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11.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高的交点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三条中线的交点12.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二、填空题1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º,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14.如图ABC ,24AB AC ==厘米,B C ∠=∠,16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在线段BC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为v 厘米/秒,则当BPD △与CQP 全等时,v 的值为_____厘米/秒.15.若实数,满足,则______.16.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 m 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 m 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如果设原计划每天铺设 x 管道,那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17.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加工同一种零件,已知A 型机器比B 型机器每小时多加工20个零件,A 型机器加工400个零件所用时间与B 型机器加工300个零件所用时间相同.A 型机器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_____.18.计算:()201820190.1258-⨯=________. 19.如图,AC =DC ,BC =EC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_,使得△ABC ≌△DEC .20.如图,在△ABC 中,BF ⊥AC 于点F ,AD ⊥BC 于点D ,BF 与AD 相交于点E .若AD=BD ,BC=8cm ,DC=3cm .则 AE= _____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E 平分∠ABC 交A C 边于E ,两线相交于F 点.(1)若∠BAC=60°,∠C=70°,求∠AFB 的大小;(2)若D 是BC 的中点,∠ABE=30°,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22.龙人文教用品商店欲购进A 、B 两种笔记本,用160元购进的A 种笔记本与用240元购进的B 种笔记本数量相同,每本B 种笔记本的进价比每本A 种笔记本的进价贵10元.(1)求A 、B 两种笔记本每本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该商店准备购进A 、B 两种笔记本共100本,且购买这两种笔记本的总价不超过2650元,则至少购进A 种笔记本多少本?23.(1)计算:()108613333π-⎛⎫--÷+ ⎪⎝⎭ (2)因式分解:22312x y -24.如图,△ABC 中,∠C =90°,∠A =30°.(1)用尺规作图作AB 边上的中垂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连接BD ,求证:BD 平分∠CB A .2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1,5),B (-3,0),C (-4,3).(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A 1B 1C 1;(2)求△ABC 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5﹣3<a <5+3,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 <5+3,即2<a <8,由此可得,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5﹣3<a <5+3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D解析:D【解析】【分析】先用x 表示出增加2名同学前和增加后每人分摊的车费钱,再根据增加后每人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前去观看开幕式的同学共x 人,根据题意,得:18018032x 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易错点是容易弄错增加前后的人数. 3.C解析:C【解析】【分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根据已知求出CD 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AC 8=,1DC AD 3=, 1CD 8213∴=⨯=+, C 90∠︒=,BD 平分ABC ∠,DE CD 2∴==,即点D 到AB 的距离为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180°-∠A=105°,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E+∠DEC =360°-105°=255°.【详解】:∵∠A+∠B+∠C=180°,∠A=75°,∴∠B+∠C=180°-∠A=105°,∵∠BDE+∠DEC+∠B+∠C=360°,∴∠BDE+∠DEC=360°-105°=255°;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掌握n边形内角和为(n-2)•180°(n≥3且n为整数)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右图中梯形的面积是12(2a+2b)(a-b)=(a+b)(a-b),利用面积相等即可解答.【详解】∵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右图中梯形的面积是12(2a+2b)(a-b)=(a+b)(a-b),∴a2-b2=(a+b)(a-b).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表示,运用不同方法表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运用正方形边长相等,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C=∠DCE,然后证明△ACB≌△DCE,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求解即可.解:由于a、b、c都是正方形,所以AC=CD,∠ACD=90°;∵∠ACB+∠DCE=∠ACB+∠BAC=90°,即∠BAC=∠DCE,在△ABC和△CED中,,∴△ACB≌△CDE(AAS),∴AB=CE,BC=DE;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AB2+DE2,即S b=S a+S c=1+9=10,∴b的面积为10,故选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7.A解析:A【解析】【详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得,1-m-(x-1)+2=0,解得x=4-m.∵x为正数,∴4-m>0,解得m<4.∵x≠1,∴4-m≠1,即m≠3.∴m的取值范围是m<4且m≠3.故选A.8.D解析:D【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x-4≠0,解得x≠4,故选D.9.B解析:B【解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n×150°,解得:n=12,故选B.10.C解析:C【解析】【分析】看是否符合所学的全等的公理或定理即可.【详解】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能作出唯一三角形;B、两个角对应相等,夹边确定,如这样的三角形可作很多则可以依据ASA判定全等,因而所作三角形是唯一的;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也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两侧的三角形;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能作出唯一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已知条件作三角形,可以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做.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心的作法,确定到三定点距离相等的点.【详解】解:因为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需要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只有分别作出三角形的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才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心的作法,关键是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平角的定义及翻折的性质,就可求出2∠A=∠1+∠2这一始终保持不变的性质.【详解】∵在四边形ADA′E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2∠A=∠1+∠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及翻折的性质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翻折的性质.二、填空题13.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边形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2180900n-⋅︒=︒,解得7n=.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4或6【解析】【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②当BD=CQ时△BDP≌△QCP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详解析:4或6【解析】【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②当BD=CQ时,△BDP≌△QCP,计算出BP的长,进而可得运动时间,然后再求v.【详解】解:当BD=PC时,△BPD与△CQP全等,∵点D为AB的中点,∴BD=12AB=12cm,∵BD=PC,∴BP=16-12=4(cm),∵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运动时间时1s,∵△DBP≌△PCQ,∴BP=CQ=4cm,∴v=4÷1=4厘米/秒;当BD=CQ时,△BDP≌△QCP,∵BD=12cm,PB=PC,∴QC=12cm,∵BC=16cm,∴BP=4cm,∴运动时间为4÷2=2(s),∴v=12÷2=6厘米/秒.故答案为:4或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要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15.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m-2=0n-2018=0∴m=2n=2018∴m-1+n0=12+1=32;故答案为:32【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非负性正确求值.16.【解析】因为原计划每天铺设xm管道所以后来的工作效率为(1+20)x根据题意得解析:() 12030012030120%120180 (30)1.2x xx x-+=++=或【解析】因为原计划每天铺设xm管道,所以后来的工作效率为(1+20%)x根据题意,得12030012030(120%)x x-+=+.17.80【解析】【分析】设A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B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20)个零件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A型机器加工400个零件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加工300个零件所用时间相同即可得解析:80【解析】【分析】设A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B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20)个零件,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A型机器加工400个零件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加工300个零件所用时间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A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B型机器每小时加工(x-20)个零件,根据题意得:40030020x x=-,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答:A型机器每小时加工80个零件.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8.8【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详解】原式=(−0125)2018×820188=(−0125×8)20188=8故答案为:8【点睛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详解】原式= (−0.125)2018×82018⨯8= (−0.125×8)2018⨯8=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方.19.CE=BC本题答案不唯一【解析】再加利用SSS证明≌故答案为解析:C E =BC .本题答案不唯一.【解析】AC DC =,BC EC =,再加AB DE =,利用SSS,证明ABC ≌DEC .故答案为AB DE =.20.【解析】【分析】易证∠CAD=∠CBF 即可求证△ACD ≌△BED 可得DE=CD 即可求得AE 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 ⊥AC 于FAD ⊥BC 于D ∴∠CAD+∠C=90°∠CBF+∠C=90°∴∠CA解析:【解析】【分析】易证∠CAD=∠CBF ,即可求证△ACD ≌△BED ,可得DE=CD ,即可求得AE 的长,即可解题.【详解】解:∵BF ⊥AC 于F ,AD ⊥BC 于D ,∴∠CAD+∠C=90°,∠CBF+∠C=90°,∴∠CAD=∠CBF ,∵在△ACD 和△BED 中,90CAD CBF AD BDADC BDE ︒∠=∠⎧⎪=⎨⎪∠=∠=⎩∴△ACD ≌△BED ,(ASA )∴DE=CD ,∴AE=AD-DE=BD-CD=BC-CD-CD=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ED 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15°;(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BF=∠FBD+∠BDF ,想办法求出∠FBD ,∠BDF 即可;(2)只要证明AB=AC ,∠ABC=60°即可;【详解】(1)∵∠BAC=60°,∠C=70°,∴∠ABC=180°﹣60°﹣70°=50°,∵BE 平分∠ABC ,∴∠FBD=12∠ABC=25°,∵AD ⊥BC ,∴∠BDF=90°,∴∠AFB=∠FBD+∠BDF=115°.(2)证明:∵∠ABE=30°,BE 平分∠ABC ,∴∠ABC=60°,∵BD=DC ,AD ⊥BC ,∴AB=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A 、B 两种笔记本每本的进价分别为 20 元、30 元;(2)至少购进 A 种笔记本 35 本【解析】【分析】(1)设A 种笔记本每本的进价为x 元,则每本B 种笔记本的进价为(x +10)元,根据用160元购进的A 种笔记本与用240元购进的B 种笔记本数量相同即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2)设购进A 种笔记本a 本,根据购进的A 种笔记本的价钱+购进的B 种笔记本的价钱≤2650即可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1)解:设A 种笔记本每本的进价为x 元,根据题意,得:16024010x x =+,解得:=20x . 经检验:=20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0=20+10=30x .答:A 、B 两种笔记本每本的进价分别为20 元、30元.(2)解:设购进A 种笔记本a 本,根据题意,得:()20+301002650a a -≤,解得:35a ≥.∴至少购进A 种笔记本35本.【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1)5-;(2)3(2)(2)x y x y +-.【解析】【分析】(1)先算幂的运算,再算乘除,加减;(2)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平方差公式.【详解】(1)解:原式2133=-+193=-+5=-(2)解:原式223(4)x y =-3(2)(2)x y x y =+-【点睛】考核知识点:整式运算,因式分解.掌握基本方法是关键.24.(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交AC 于点D ,AB 于点E ,直线DE 就是所要作的AB 边上的中垂线;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 ,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ABD=∠A=30°,然后求出∠CBD=30°,从而得到BD 平分∠CBA .【详解】(1)解:如图所示,DE 就是要求作的AB 边上的中垂线;(2)证明:∵DE 是AB 边上的中垂线,∠A =30°,∴AD =BD ,∴∠ABD =∠A =30°,∵∠C =90°,∴∠ABC =90°﹣∠A =90°﹣30°=60°,∴∠CBD =∠ABC ﹣∠ABD =60°﹣30°=30°,∴∠ABD =∠CBD ,∴BD 平分∠CB A .【点睛】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以及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弦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25.(1)图见解析;(2)11 2.【解析】【分析】(1)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ABC的面积.【详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2)△ABC的面积11111 353132522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对称性变换,注意画轴对称图形找关键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