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数学压轴大题集

初二数学压轴大题集

初二数学压轴大题集几何证明1.如图,ON为∠AOB中的一条射线,点P在边OA上,PH⊥OB于H,交ON于点Q,PM∥OB交ON 于点M, MD⊥OB于点D,QR∥OB交MD于点R,连结PR交QM于点S。

(1)求证:四边形PQRM为矩形;(5分)(2)若12O P P R,试探究∠AOB与∠B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分)备用图4.如图①,在Rt △ABC 中,已知∠A=90º,AB=AC,G 、F 分别是AB 、AC 上两点,且GF ∥BC ,AF=2,BG=4. (1)求梯形BCFG 的面积.(2)有一梯形DEFG 与梯形BCFG 重合,固定△ABC,将梯形DEFG 向右运动,直到点D 与点C 重合为止,如图②.①若某时段运动后形成的四边形G G BD '中,DG ⊥G B ',求运动路程BD 的长,并求此时2B G '的值. ②设运动中BD 的长度为x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梯形DEFG 与Rt △ABC 重合部分的面积.AG FB(D) C(E)图①AGFB DC EG 'F ' 图②11.已知正方形ABCD。

(1)如图1,E是AD上一点,过BE上一点O作BE的垂线,交AB于点G,交CD于点H,求证:BE =GH;(2)如图2,过正方形ABCD内任意一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交AB、CD于点G、H,EF与GH相等吗?请写出你的结论;(3)当点O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或外部时,过点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被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或它们的延长线)截得的两条线段还相等吗?其中一种情形如图3所示,过正方形ABCD外一点O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m、n,m与AD、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n与AB、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G、H,试就该图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B=24cm,DC=10cm,点P和Q同时从D、B出发,P由D向C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Q由B向A运动,速度为每秒3cm,试求几秒后,P、Q和梯形ABCD的两个顶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 13图 14图 12AHBCDAHBCDHM QP DCBA1.(2008年大连)如图12,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 = 90°,CD = 3,AD = 4,tan B = 2,过点C 作CH ⊥AB ,垂足为H .点P 为线段AD 上一动点,直线PM ∥AB ,交BC 、C H 于点M 、Q .以PM 为斜边向右作等腰Rt △PMN ,直线MN 交直线AB 于点E ,直线PN 交直线A B 于点F .设PD 的长为x ,EF 的长为y . ⑴求PM 的长(用x 表示);⑵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图13为备用图); ⑶当点E 在线段AH 上时,求x 的取值范围(图14为备用图).练习2: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距离的大小关系。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B 、C 不重合),△ADE 是以AD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交射线AC 于点F ,连接BE . (1)如图13.1,当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 ① 求证:△AEB ≌△ADC ;② 探究四边形BCFE 是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如图13.2,当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情况下,当点D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BCFE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AFCDBE 图13.1• ADCBE F图13.2•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CD的中点,AF、DE相交于点G,则可得结论:①AF=DE,②AF⊥DE(不须证明).(1)如图②,若点E、F不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的中点,但满足CE=DF,则上面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2)如图③,若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CB的延长线和DC的延长线上,且CE=DF,此时上面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④,在(2)的基础上,连接AE和EF,若点M、N、P、Q分别为AE、EF、FD、AD的中点,请先判断四边形MNPQ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中的哪一种,并写出证明过程.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面积为3的直角三角形AGO 沿直线y=x 翻折,得到三角形CHO ,连接AC ,已知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过A 、C 两点,如图①.(1)k 的值是 .(2)在直线y=x 图象上任取一点D , 作AB ⊥AD ,AC ⊥CB ,线段OD 交AC 于点F ,交AB 于点E , P 为直线OD 上一动点,连接PB 、PC 、CE .㈠如图②,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1,当四边形AECD 为正方形时,求三角形PBC 的面积. ㈡如图③,若已知四边形PEBC 为菱形,求证四边形PBCD 是平行四边形.㈢若D 、P 两点均在直线y=x 上运动,当∠ADC =60°,且三角形PBC 的周长最小时,请直接写出三角形PBC 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之比.B DA FEG C7.如图,在等腰Rt △ABC 与等腰Rt △DBE 中, ∠BDE=∠ACB=90°,且BE 在AB 边上,取AE 的中点F,CD 的中点G,连结GF.(1)FG 与DC 的位置关系是 ,FG 与DC 的数量关系是 ;(2)若将△BDE 绕B 点逆时针旋转180°,其它条件不变,请完成下图,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请证明你的结论.B AC3、如图,在△ABC 中,∠C=90,P 为AB 上一点,且点P 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E ⊥AB 交AC 边于E 点,点E 不与点C 重合,若AB=10,AC=8,设AP 的长为x ,四边形PECB 的周长为y ,⑴试证明:△AEP ∽ △ABC ⑵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如图,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l )如果∠BAC=300,∠DAE=l050,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BAC=α,∠DAE=β,当α, 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l )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A BC PE(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2,将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 放在正方形的中心O 处,将三角板绕O 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边AB 、BC 于点E 、F. ①试猜想PE 、PF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求四边形PEBF 的面积.(2)现将直角顶点P 移至对角线BD 上其他任意一点,PE 、PF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改变? 并说明理由.若BP 的长为a ,试用含有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PEBF 的面积S.(3)如果将(2)中正方形ABCD 改为矩形ABCD ,其中 AB=2,AD=3.PE 、PF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改变?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如果改变,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F DFCED13、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2CD ,E,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EF 与BD 相交于点M .(1)求证:△EDM ∽△FBM ;(2)若DB=9,求BM .19.如图,P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且P 不与C 、D 重合,BQ ⊥AP 于点Q ,已知AD=6cm,AB=8cm ,设AP=x(cm),BQ=y(cm).(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点P ,使BQ=2AP 。

若存在,求出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M E FD C BA B23、如图,矩形ABCD 中,CH ⊥BD ,垂足为H ,P 点是AD 上的一个动点(P 与A 、D 不重合),CP 与BD 交于E 点。

已知CH =1360,DH ∶CD =5∶13,设AP =x ,四边形ABEP 的面积为y 。

(1)求BD 的长;(2)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

28、如图,(),P m n 点是函数()80y x x=<上的一动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

(1)当点P 在曲线上运动时,四边形P M O N 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2)若点P 的坐标是()2,4-,试求四边形P M O N 对角线的交点1P的坐标;(3)若点()111,P m n 是四边形P M O N 对角线的交点,随着点P 在曲线上运动,点1P 也跟着运动,试写出1n 与1m 之间的关系。

H ED C B A P一次函数31、如图,矩形EFGH 内接与△ABC ,AD ⊥BC 与点D ,交EH 于点M ,BC=10cm , AD=8cm , 设EF=x cm ,EH=y cm ,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cm2,①分别求出y 与x ,及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EFGH 为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③x 取何值时,矩形EFGH 的面积最大。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2321+-=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直线)0(2≠+=k b kx y 经过点C(1,0)且与线段AB 交于点P,并把△ABO 分成两部分.(1)求△ABO 的面积.(2)若△ABO 被直线CP 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及直线CP 的函数表达式. AB C D E F M H G9.已知如图,直线y=+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相交于点P.①求点P的坐标.②请判断O 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③动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 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矩形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P A是一次函数y=x+m(m>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数n n x y (3+-=>m )的图象,点P 是两直线的交点,点A 、B 、C 、Q 分别是两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