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治疗的常规通气模式

呼吸机治疗的常规通气模式

➢ 指令通气可以和患者的自主呼吸不完全 同步 (IMV)或同步进行(SIMV)
I
IMV或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SIMV)
临床应用:病人有一定频率的自主呼吸 由呼吸机强制通气和自主呼吸组合而成 强制通气是由机器启动(IMV)或病人触发
(SIMV) 在自主呼吸时,病人决定潮气量和呼吸频

机器启动的强制通气
潮气量或压力 流速和流速波形,或吸气时间 呼吸频率
由机器启动,也可由病人同步触发通 气
cv
AV
A-CV
(四) IMV(间歇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 通气(Synct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
➢ IMV 是指呼吸机以预设频率向患者传送 常规通气 ,在两次机械呼吸之间允许 患者自由呼吸 。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呼 吸衰竭 伴肺大泡的呼衰 张力性气胸病人 AMI伴呼衰
常规通气模式及应用
所谓“机械通气的模式”实际上是 : 指令(控制) ﹑辅助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的不
同组合。
通气模式的增多,为临床救治不同类型呼吸 功能不全提供了便利,只有恰当地应用这些 模式,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患者吸气触发后,呼吸机提 供预设气道正压,以帮助克服气 道阻力和扩张肺脏,减少或避免 吸气肌用力。
吸气末预设的气道正压消失, 允许患者无妨碍的呼气。
根据选择恰当的压力支持水平, 患者能得到所需要的辅助呼吸。 特点--由患者自行决定流速方式、 呼吸深度、吸气和呼气时间。
触发灵敏度通常-0.5-3cmH2O,
常用的PS为5--30cmH2O.
PSV 应用时,主要监测潮气量 和通气频率 .
PSV作为一种辅助通气模式, 可单独应用,也可以和SIMV , CPAP等模式联合
用于病人撤机 ,与PEEP联合 在BiPAP呼吸机用作无创通气。
通气模式选用原则: 1 、保证潮气量; 2 、低气道压 ; 3 、较少的循环影响; 4 、避免或较少使用镇静剂和肌松药; 5 、利于撤机。
通气频率,通气参数作备用替代自主呼
吸。
病人有自主呼吸能触发呼吸机给与 辅助则为AV ,自主呼吸弱或无自主呼 吸则为控制通气CV。
➢A-CV模式压力切换时 需设置: 触发灵敏度 ; 压力水平; 吸气时间(Ti); I:E=1:1.5-2 通气频率(备用频率)。
A-CV模式
临床应用:用于基本没有自主呼吸或 自主呼吸微弱病人 呼吸机根据临床医生的设定参数供气:
CV又称指令通气 ,即不管病人 的自主呼吸如何(有或无),均按预 设的容量或压力,按照一定的呼吸周 期.吸呼比 . 潮气量给病人进行机械 通气,完全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
CV主要应用于各种中枢性或外周
性原因所致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衰竭 的通气治疗。

优点: 1.保证通气量. 2.利于呼吸肌休息.
缺点: 1.易发生人机对抗; 2.调节不当,呼吸道管理不好
更好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应用
呼吸模式介绍
Auto Mode
AutoFlow VS
PPS
PCV
(一)辅助通气(Assited Ventilation,AV)
AV是在患者吸气用力时依靠 气道压的降低(压力触发) 或 流量的改变(流量触发 )来启 动(触发)呼吸机;
触发后呼吸机则按预设潮气量 (或吸气力 ).频率.吸气和呼 气时间将气体传送给患者。
中枢性: ➢镇静麻醉剂过量; ➢脑血管意外; ➢颅脑外伤; ➢代谢性脑病及中毒等
呼吸衰竭的病理基础
通气量不足:阻塞和限制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 肺内右向左分流增加
O2 ↓ CO2 ↑
机械通气的目的:
1 .维持代谢所需的肺 泡通气(吸入 O2排出CO2); 2 .纠正低氧血症. 提高气体的交换 .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 ,减少肺 内分流; 3. 降低呼吸肌能耗 .减轻其负担,以 利疲劳呼吸肌休息恢复。 4. 防止肺不张,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 提供通气保障; 5. 稳定胸壁; 6. 撤机(Weanning).
病人触发的强制通气
Pressure
Time
自主呼吸
病人触发
人机不同步可发生人机对抗 , 单纯IMV现代呼吸机已不应用。 IMV分:容量和压力切换 。 容量IMV需预设 :
潮气量(Vt). 流速或(和)吸气时间 (Ti) . 指令通气频率和触发灵敏度 。
SIMV 缺点:
1.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程度掌握不好. 触发灵敏度调整不恰当,易导致呼吸肌 疲劳
(达通气目的,避免损伤,呼吸动力保护)
谢谢 !Biblioteka 呼吸机治疗的常规通气模式应用
生理情况下
被动呼气
外呼吸 O2 CO2
主动吸气
生理情况下
潮气量
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生理不能正常工作 时 ,则可导致缺O2及CO2储留 , 从而产 生 一系列病理生理效应 。
机械通气(即呼吸机治疗 )则能起到替 代或辅助肺功能的作用。
机械通气适应症:呼吸衰竭
外周性: ➢气道梗阻; ➢各种类型肺部感染、肺水肿、哮喘; ➢神经肌肉疾患; ➢ARDS等.
呼吸模式介绍
设定:潮气量、吸气流速和波形、 呼吸频率
压力:随病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变 化
潮气量固定
按病人理想公斤体重(IBW) 设定: 7-10ml/kg ,
从低潮气量开始
容量控制
➢优点
医生可控制潮气量、呼吸频率,以 满足病人通气需求
➢缺点 吸气峰压可能会很高(特别是气道阻 力较大时), 容易引起气压伤和心肺 对抗。当气道阻力增加.胸肺顺应性. 呼吸驱动变化或人-机不同步时,不能 保证潮期量。
最佳PEEP值:
对循环无不良影响 达到最大的肺应性、最小的肺 内分流 、最高的氧输送、最低 的FiO2时的-----最小PEEP值
(七)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或称吸气压力支持 (Inspiratory Pressure Support,IPS)
2.若SIMV参数设置不当,当病人自 主呼吸停止或较弱时,可能造成通气不 足。
优点----当PaCO2过高或过低时 ,病人
可以自行调整呼吸频率﹑深度﹑减少
了通气不足或过度的机会。
容量控制 VCV
压力-时间曲线
流量-时间曲线 吸气流速波形: 1.方波 2.智能容量递减波
降低峰值压力 减少气压伤和 心肺对抗

时间百分比﹤10%)
➢ 太小则过度灵敏,误触发.
压力触发设置:负0.5─3cmH2O
流量触发设置:1--3L/min。
单纯辅助通气机仅能依赖于 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工作,AV仅 能提供有自主呼吸的病人使用.
A/C模式:既能辅助 也能控制.
(二)控制通气(Controlled Ventilation,CV)
压力控制 PCV
压力-时间曲线
设定:吸气压力、吸气时间、呼吸频率 流速波形:递减波,随气道阻力而变化 潮气量:随病人顺应性变化
流量-时间曲线
监测潮气量是否满足病人需求:
根据病人理想公斤体重(IBW)
7-10ml/kg
压力控制
➢优点 可减少气压伤的发生率 可使塌陷或过度膨胀的肺泡恢复 改善气体分布
优点: 1.自主呼吸易与呼吸机同步;
2.减少或避免镇静剂应用;
3.预防呼吸肌的萎缩;
4.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 学的不利影响;
5.有利于撤机。
AC 关键点:潮气量和触发灵敏度设置
➢ 潮气量过大,过度通气;

➢ 潮气量过小 ,通气量不足;

➢ 触发灵敏度大则难以触发,不能启动呼
吸机 ;(敏感百分比﹤1%
凡应用CPAP者 ,其中枢呼吸 驱动应正常或偏高,具有较强的自 主呼吸能力,临床多用于撤机过渡
CPAP)/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
呼气末正压(PEEP) 指在呼气末时气道均保持一定正
压。 其作用:
1.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 ,使 P (A-a)O2减少 ,有利于氧向血液弥散;
可造成气压或容积伤(Barotrauma
or Volutrauma); 3.长期使用发生呼吸机依赖
(三)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V)
辅助 —控制通气(A-C)是将辅
助通气AV和控制通气的特点结合应用
的一种模式,它既能像AV一样触发呼吸
机决定通气频率,又能像CV一样,预设
➢缺点 当病人顺应性发生变化时,潮气量随着改变 (如ARDS、肺水肿病人) 如吸气时间延长, 病人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 或麻醉剂
(五)持续气道正压(Contin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CPAP 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 整个呼吸周期气道均保持正压。一 般压力水平在此期间0-15cmH2O之 间选择 。
2. 使萎陷肺泡复张,维持肺泡的稳 定通畅;
3.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分布产生影 响;
4.改善V/Q比例; 5.改善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
PEEP副作用:
提高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 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心输出量和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 注; 增加静脉压和颅内压。
PEEP 设置以2cmH2O为升降基数 成人≥15―20cmH2O,儿童≥ 12cmH2O,可 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