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通气模式全

呼吸机通气模式全

1、胸廓肺组织的弹性阻力,气体在呼吸道运动
产生的以摩擦力为主的非弹性阻力
2、间歇正压通气:(IPPV)也称机械控制通气CMV是呼吸机最基本
的通气模式之一。

此方式时,呼吸机不管病人自己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为病人间歇正压通气。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

3、叹息的应用(SIGH):在IPPV期间,每隔一定的IPPV或时间,
供给一个1.5-2倍的潮气量。

目的在于预防长期IPPV时肺泡凹陷性肺不张。

实际上是模仿人体在正常安静呼吸一段时间后有1-3次深呼吸设计的。

4、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在于病人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供
给IPPV通气。

5、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同时,间断给予IPPV
通气,即自主呼吸+IPPV。

自主呼吸的气流由呼吸机的持续大流量恒流供给。

IPPV由呼吸机按预调的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供给。

总分钟通气量等于机械MV+自主呼吸MV。

6、分钟指令性通气(MMV);在撤机过程中,自主呼吸不稳定的患
者,IMV并不能保证其获得恒定的通气,故设想研制一个每分钟通气量恒定的系统,以保证同期不稳定的患者在撤机的过程中的安全。

当患者自主呼吸降低时,该系统会主动增加机械通气的水平;相反,恢复自主性呼吸的患者,在没有改变呼吸机
参数的情况下会自动将通气水平越降越低。

7、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由病人自发或呼吸机产生。

而呼气末
借助于装在呼气端的限制气流活瓣等装置,使气道压力高于大
气压。

8、持续气道正压(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过
程中气道内均保持正压的通气模式。

病人通过按需活瓣或快速、持续正压气流系统进行自主呼吸,正压气流>吸气气流,呼气
活瓣系统对呼出气流给予一定的阻力(多用对射气流或(和)
球囊活瓣)使吸气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均大于大气压。

呼吸机内
装有灵敏的气道压测量和调节系统,随时调整正压气流的流速,维持气道压基本恒定在预调的CPAP水平,波动较小。

9、压力支持通气(PSV):自主呼吸期间,病人吸气相一开始,呼
吸机即开始送气并使气道压迅速上升到预置的压力值,并维持
气道压在这一水平。

当自主吸气流速降低到最高吸气流速的
25%时,送气停止,病人开始呼气。

10、高频通气(HFV):通气频率超过呼吸频率4倍的机械通气,称
为高频通气。

在成人>60次/min者称之。

11、低频通气(LFV)的概念:维持分钟通气量(MV)不变,减慢呼
吸频率(2-4次/min),延长吸气时间(6-20秒),增大潮气量,行IPPV。

12、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 是为了急性肺损伤等气体
交换障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同时避免气道压力过高而开发的
通气模式。

首先病人在呼吸机的支持下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需要进行肺泡换气时,呼吸机的减压阀开发,气道压力迅速
下降,利用肺的弹性回缩力使肺泡内的气体外流,排出二氧化
碳,当减压阀关闭时,气道内的压力又迅速恢复到CPAP水平,此时肺内充满新鲜气体,这样完成了肺泡的气体交换。

13、反比通气(IRV):反比通气的吸气时间长于呼气时间,吸呼比
(I:E)大于1:1的同期模式。

一般I:E=1-4:1之间。

由于吸
气时间延长→气体在肺内停留时间长→类似PEEP作用,同时平
均气道压(MAP)↑→对心血管抑制增多,气压伤增加。

由于呼
气时间短,二氧化碳的排出可受影响,适用于ARDS、肺硬化或
肺纤维化病人。

14、间歇正负压通气:吸气期为正压,呼气期为负压。

15、压力控制通气(PCV):预先设置最大吸气压和呼气时间。

吸气
开始,气流速度很快进入肺,达到预置压力水平后,通过反馈
系统使气流速度减慢,维持预置压力水平至吸气末,然后切换
为呼气。

表现为吸气压力波上升支较陡,平台时间较长,没有
尖峰。

它和吸气末停顿有区别,后者吸气平台期无气流供给,
而压力控制通气只是气流速度减慢。

16、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指在保留病人自主呼吸的条件下分别
调节两个气道正压水平和持续时间。

两个压力均为压力控制,
相当于CPAP,但CPAP的水平在高压力水平和低压力水平之间
交替,利用高低压交替产生的压力差增加肺泡通气量。

另外高
压力水平和低压力水平所持续的时间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

无论在高压力水平阶段还是低压力水平阶段都允许病人有自主
呼吸。

为较新的通气方式,开发的前景较大。

17、间歇正压和高频通气的混合运用:在IPPV上叠加低气量的高频
通气(可用高频喷射或高频振荡),气道压呈波动状。

通过呼吸
机的智能调控,高频通气可叠加在整个呼吸周期,也可只可叠
加在吸气期或呼气期。

18、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和容积支持通气:压力调节容积控制
(PRVC)它的独特之处是在确保预先设置的潮气量等参数的基
础上,呼吸机能够自动连续测定胸廓、肺顺应性和容积、压力
关系,并根据此反馈调节下一次通气时的吸气压力水平,使气
道压力尽可能降低,以减少正压机械通气的气压损伤。

容量支持(VS)同期模式:VS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呼吸模式,当
病人自主呼吸启动呼吸机后,呼吸机能够在每一次通气过程中,自动测定胸/肺顺应性、通气频率,根据自主呼吸能力情况,
自动调节下一次通气的支持水平,使自主呼吸时通气量稳定在
预设每分钟通气量以上。

19、分钟肺通气(DLV或ILV):用双腔插管将两肺分隔开,给予不
同形式的通气称为分隔肺通气。

20、适宜性支持通气(ASV):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设计
实施的一种新的通气模式,他利用独特的计算机软件,实时监
测病人的呼吸力学参数并随时根据病人的呼吸能力变化和通气
需要自动调节呼吸机支持模式和水平,以达到用最低的气道压力、最适宜的呼吸频率满足病人通气的目的。

21、适宜性压力通气(APV):是在压力控制模式的基础上为改善容
易引起通气不足或过度的缺点而设计的。

22、
23、(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
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