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负债第一节概述一、负债的概念及特征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从负债的定义能够看出,负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差不多特征:1.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也确实是讲,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差不多发生,例如,购置物资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账款(差不多预付或是在交货时支付的款项除外),同意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
只有源于差不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
正在筹划的以后交易或事项。
如,企业的业务打算,可不能产生负债。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由于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定要求,义务在法律上可能是强制执行的,如,收到物资或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款项,即属于此类;另外,义务还可能产生于正常的业务活动、适应以及为了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或公平处事的愿望。
假如企业定出一条方针,即使产品在保证期期满以后才显现缺陷也要予以免费修理,则企业在差不多售出的产品上预期将会发生的修理费用确实是该企业的负债。
那个地点要注意,“现时义务”不等同于“以后承诺”,假如仅仅是企业治理层决定今后某一时刻购买资产,其本身并不产生现时义务。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资产差不多获得时才产生义务。
3.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现时义务的履行,可采取若干种方式,例如:支付现金;转让其他资产;提供劳务;以其他义务替换该项义务;将该项义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等等。
4.负债通常是在以后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有时,企业能够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负债,前一种情况只是负债的展期,后一种情况则相当于用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了结债务。
二、负债的分类为了便于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企业的负债应当按其流淌性,划分为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两部分。
划分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的一个标准是偿付时刻。
传统上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区分是以1年为界限的,在1年内偿付的负债归为流淌负债,在1年以上偿付的负债列为长期负债。
但在营业周期超过1年的情况下,以“1年”为标准的划分方式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那个地点所讲的“营业周期”,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取得存货、购买劳务一直到销售商品和劳务,最后收取货款和劳务款这一时刻跨度。
通常,商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较短,制造业的经营周期较长,有的超过1年。
为了使经营周期较长的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得到正确反映,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划分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界限,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作为流淌负债,将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作为长期负债。
第二节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流淌负债如前所述,流淌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 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实际发生额计量各项流淌负债,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
(一)流淌负债的分类负债是企业现在承担的债务责任,但它的偿付则是在今后发生的。
依照负债金额确定程度大小,流淌负债可划分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淌负债、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淌负债和应付金额须予可能的流淌负债。
1.应付金额确定的流淌负债这类流淌负债一般在确认一项义务的同时,依照合同、契约或法律的规定具有确切的金额乃至有确切的债权人和付款日,同时到期必须偿还。
如由于购入一台机器,而按照合同确定的交易额开出承兑商业汇票,这一负债具有确定的金额、偿还日期和确定的债权人(卖方)。
这类流淌负债能够较为精确地计量。
2.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淌负债这类流淌负债需待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期末才能确定负债金额,在该经营期末结束前,负债金额不能确定。
如应交所得税、应付投资者的利润等,必须到一定的会计期间终了后才能确定应交多少所得税以及应向投资者分配多少利润。
3.应付金额须予可能的流淌负债这类流淌负债在发生时金额不能精确地计量,只能进行可能。
比如,可能负债。
关于可能负债的确认、计量以及账务处理,将在“第十三章或有事项”中讲述。
(二)流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款项。
短期借款一般是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而借入的或者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借入的。
从上述定义能够看出,企业的短期借款有以下几个差不多特征:一是其债权人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性公司等;二是借款期限较短,一般为1年以下(含1年);三是归还短期借款时,不仅要归还借款本金,依照货币时刻价值,还应支付相应的利息。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借款应当按照借款本金,按照确定的利率按期计提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2.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托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它通常是因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同意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
在采纳商业承兑汇票方式下,承兑人应为付款人,承兑人对这项债务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承诺,作为企业的一项负债;在采纳银行承兑汇票方式下,承兑人应为银行。
然而,由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只是为收款人按期收回债权提供了可靠的信用保证,应付款人来讲,可不能由于银行承兑而使这项负债消逝。
因此,即使是由银行承兑的汇票,付款人的现存义务依旧存在,应将其作为一项负债。
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因此,将应付票据归于流淌负债进行治理和核算。
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同意劳物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刻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由于应付账款一般在较短期限内支付,因此将应付账款列入流淌负债项目核算。
应付账款入账时刻的确定,应以所购买物资的所有权转移或同意劳务已发生为标志。
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区不两种情况分不进行处理:(1)在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要区分两种情况处理:假如物资验收入库的同时支付货款的,则不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假如物资验收入库后仍未付款的,则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
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要紧是为了确认所购入的物资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与合同上订明的条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账而在验收入库时发觉购入物资错、漏、破损等问题再行调账。
(2)在物资和发票账单不是同时到达的情况下,也要区分两种情况处理:在发票账单已到,物资未到的情况下,应当直接依照发票账单支付物资价款和运杂费,记入有关物资的成本和“应付账款”(未能及时支付货款时),不需要按照顾付债务可能入账;在物资已到,发票账单未到也无法确定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在月度终了,需要按照所购物次和应付债务可能入账,待下月初再用红字予以冲回。
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
假如购入的资产在形成一笔应付账款时是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即不扣除折扣)记账。
在这种方法下,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现金折扣实际获得时,冲减财务费用。
4.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是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
由于预收账款的期限较短,因此,将其列入流淌负债项目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预收账款应于实际收到的确认为一项流淌负债,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5.代销商品款代销商品款是企业同意代销商品的价款。
该部分价款在销售前属于托付代销单位的资产,随着企业对代销商品的出售,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托付代销单位,因此该部分价款属于负债的性质。
由于代销商品款的期限一般较短,会计上将其列入流淌负债项目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代销商品款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6.应付工资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刻和业务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酬劳)。
由于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日期与资产负债表编制日期不一致,因此,应付工资构成企业对职工个人的一种负债,在流淌负债项目内反映。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付工资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应付工资”科目集中反映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即构成职工工资总额的内容,都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酬劳为依据,反映在会计核算上,工资总额应为“应付工资”科目的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
工资总额组成的具体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局1989年第1号令公布的《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的组成的规定》执行。
2000年,有关部门相应出台了住房改革的一系列方法,规定按一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随职工工资进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如此,工资总额中还包括这部分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
7.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是企业预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这是企业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等以后除了有义务承担必要的劳动酬劳外,还必须负担的对职工福利方面的义务。
我国企业中按规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从费用中提取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两个方面。
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要紧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一项负债;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福利费要紧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在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
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14%。
前面差不多讲到,企业的工资总额中还包括按规定标准逐月发放的住房补贴。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按一不定期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时,应扣除这部分住房补贴,因此,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要紧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职工生产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等。
外商投资企业有其专门规定。
为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要在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中方职工个人方面的福利和奖励。
这部分基金属于负债性质,应将其作为流淌负债进行核算,而不应作为留存收益核算。
8.应付股利应付股利是企业经董事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对事实上现的经营成果除了按照税法及有关法规规定交税、交费外,还必须对运用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给予一定的回报,作为投资者应该分享的投资收益。
因此,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在实际未支付给投资者之前,形成一笔负债。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付股利应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9.应交税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以及从事其他应税项目,要按照规定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这些应交的税金,应当预提计入有关科目。
这些应交的税金在尚未交纳之前暂行停留在企业,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