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 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 《自主培优》P149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当时
2、今有人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邻之鸡者 表每一 每天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 欲鞭之”中受能愿动词“欲” 修饰并且带了宾语, 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 这个句子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 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三、形容词活用 四、数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当作……一样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名词用作动词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名词用作状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 是(D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二)、表比喻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
(用船)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
(盟约——订立盟约) 2.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鼓——击鼓)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 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 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规律: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 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副词、介 词短语作状语,普通 名词很少作状语。
即所作句子成分与本来词性相悖。
如:
名词活用作动词
范增 数目 项王
主 谓宾
名
活用作动词
词
活用作状语
活用为意动 活用为使动
一、名词作动词
名词 活用作
动词
名词处在动词应该处 的位置上
1.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 名作动,结果实;开花
2.杖汉节牧羊。
名作动,拄着、拿着
规律: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 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树:种植
2.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鼓乐:击鼓奏乐
规律: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 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1.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名作动,下雨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名作动,游泳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意动用法 4、动词为动用法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
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意动用法的翻译图示
为
主语
谓语中心语
宾语
以
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 (1)“认为(觉得)… …怎么样” (2)“把… …当作… …看待” (3)“对… …感到怎么样”
名词活用为意动
当作
吾从而师 把
把他当作老师 之
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翻译“把(宾)当作……”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稍稍宾客其父
D、名作状,在夜里。
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
1、不毛之地 2、耳闻目睹 3、先礼后兵 4、星罗棋布
名作动 长庄稼 名作状 用耳朵、用眼睛 名作动 以礼相待、动用武力 名作状 像星星那样 像棋子那样
三、名词活用为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 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 词 ,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 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 么”。
规律: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名词活 用为动词。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称王
2.江水又东(《水经注》) 东:向东流
3、二月草已芽 名作动,发芽
规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 活用为动词。
1.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扣弦而歌《赤壁赋》 名作动,歌唱。
“在……”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从水路、从陆路)
“当……” “用……” “从 ……”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 往……
(向南)
(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当作兄长一样)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 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的现象(临时 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
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 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 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 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四、名词活用为使动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 怎么样
让相如住在…
(秦国)舍 相如广成传舍
让
主语使宾语具 有了某种行为
具体动作 是宾语发 出的
规律: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 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1.寻向所志
名作动,做标记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意为渔网,这里名 作动,“用网捕”。
规律: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便活用 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 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 化罢了。
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