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上课用)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称王
6、乃前曰
名作动,上前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名作动,游泳
8、左右欲刃相如
名作动,杀
规律2:名词前有副词(乃、皆、不、弗、将等)或能愿 动词(能、可、足、欲等) ,名词活用为动词。
9、衣冠而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①用如名词 ②用如动词 ③用如副词 一般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数词
复习目标:
1、能对几种较常用的词类活用现象 加以识别。 2、能够结合词类活用的特点进行准 确的翻译。
练习:请翻译句子并解释加横线词语
答案: 1、邹忌朝服衣冠
1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
2、 (六国)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戴好 2礼:名词活用为动词, 礼遇 3、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2)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 中国,何遣不若汉! (3)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 日闻所不闻。
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 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
我没有在中原起兵,因此在这里 称王,假设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 过汉王! 越地没有人值得聊天,一直到先 生到来,让我天天听到新鲜事。
“
用…”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用船)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在……” 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当……” “用……” “从 ……“
(从水路、从陆路)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 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 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 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鞭打了 他一顿。(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 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往下)
向„„ 往„„
名词作状语翻译方法
状语作用 表示动作状态 表示动作工具 表示动作处所 表示对人态度 表示动作频率 表示状态变化 表示动作方向 表示动作方式 翻译格式 像……一样 用…… 在……,从……,到…… 像对待……一样 每天,每年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向…… 当……,亲……
短: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
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的活用现象
找规律 析特点 巧辨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作动,命名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作动,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户口
3、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4、吾师道也……
师:学习
规律1:名词+名/代词,前面没有动词, 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与名词有关的动词或动 词短语:(王,称王; 芽,发芽)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句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现象并
翻译。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兄长→像对待兄长一样 2、潭西南而望,(小溪)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北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一样
3、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3善:形容词用作动词,跟……
友好
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动词
一、活用为动词
谓语位置上的非动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和形容词
规 律
巩固练习:先划分句子的主干,然后 判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刘邦)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器:名词作动词,器重
3、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今天我们来学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射洪中学语文组
一、明确考点(知道“考什么”)
2017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 的要求有: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前句、省略句 用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 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活用。
10、扣弦而歌 (《赤壁赋》)
名作动,歌唱。
规律3: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 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渔,砍柴
12、晋军 于 函陵
驻军,驻扎 规律4:如果名词后紧接(有时是省略了介 词的)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 动词。
1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 中。 名作动,捕获
巩固练习:口译下面短文,并指出词类活 用现象。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 (随意)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 田,而戏(随意)贼人稻!”执(抓起来) 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种植),家 给(富裕)人足。田:名词活用作动词,种田
贼:名词活用作动词,糟蹋 鞭: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晋书》
岁:年→每年
云:云朵→像云一样;响:回声——像回声一样; 景:影子——像影子一样。
一、选择题 1.选出下面加点字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D )
A、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BC名作动。意思分别是:A养蚕;B 鞭打;C示意;D名作状,每天
练习: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 吾当死之。(5分)
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原称帝罢了,如果另 立异姓称帝,我应当为这件事而死。(关键点: “帝”(名作动)“ 中国”(古今异义)“死” (为动用))
二、名词用作状语的规律:
如果在一个动词前的名词不是动 作的发出者(即不作主语),那它一 定作状语用来修饰谓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状语
1. 南取汉中
2. 一夫夜呼
向南 在 夜里
3. 一狼犬坐于前 像犬一样 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名词放在动词前,不作主语就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当时)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 “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 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 )。
答案: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1、BE(A、隶:像对待奴 隶一样,C、面:当面,D、 星:像流星一样, BE、王:称王; 籍:登记, 名作动)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 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 词
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作动词。
笼养之:笼,用笼子。作状语。 其实,“笼归”是“笼(之)归”的省略, “笼”后带有“之”字,不属于“名+动” 这一形式,理解为“动词”是正确的。
总结规律
活用类型 如何识别 如何翻译
介宾短语:用(在、当、 从、向……)、 像……一样、重叠式
名词作状语 名在主谓间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谓语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字,并翻译。
1、谢家事夫婿。(服侍,名作动) 、谢家事夫婿(驻军,名作动) 2、秦地可尽王也。(称王,名作动)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名作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用眼睛示意,名作动) 4、顺流而东(向东进军,名作动) 5、道芷阳间行(取道 ,名作动;从小路,名作状) 6、孔子东游,见两小辫日。(名作状,向东) 7、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名作状,像对待客人一样) 8、邹忌朝服衣冠(名作动,穿戴) 、邹忌朝服衣冠(名作状,每天 )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亲眼/亲耳) 1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作状,向西)
山东卷真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10分)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 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5分)
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 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关键 点:“无论”(两个单音词)“ 樵”(名作动) “归”(使动))
2015课标卷I真题
名、 代
动
名、 代 宾(或+补)
〈介词结构〉
(定)+主+〔状〕+ 谓+(定)+
从句子成分来看,凡是处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 形容词、数词都活用为名词。
文 言 词 类 的 活 用源自名词动词 形容词①活用为动词 ②活用为状语
一般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活用为名词 ②活用为动词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状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 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目 项王 主 谓 宾
名词活用作动词
“怎么考” 单独设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一遇和景出 景:阳光 ˙ B.耕田艺麻 艺:园艺 ˙ C.亦已审矣 审:确定 ˙ D.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 煦:关照 ˙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1、左右欲刃相如 。 笼: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笼子 2、(成名)笼而归 装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接触,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