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词类活用(上课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上课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 状态特征 像……那样
名—状
所用工具 态度方式
用……
在…从… 一天,一天的
时间处所
表示频率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句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现象并翻译。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兄长→像对待兄长一样 斗:北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一样
2、潭西南而望,(小溪)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船只→用船只。 4、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名作动,杀
规律2:名词前有副词(乃、皆、不、弗、将等)或能 愿动词(能、可、足、欲等) ,名词活用为动词。
9、衣冠而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10、扣弦而歌 (《赤壁赋》) 名作动,歌唱。
规律3: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 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驴不胜怒,蹄之。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4、晋军函陵 刑人如恐不胜。 5、去今之墓而葬焉。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巩固练习:请根据标志词,判断下列句中的词类活 用现象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1、左右欲刃相如 。 2、(成名)笼而归 笼: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笼子装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像……”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像席子一样)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用…”
练习:请翻译句子并解释加横线词语
答案: 1、邹忌朝服衣冠
1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戴好
2、 (六国)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礼:名词活用为动词, 礼遇 3、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3善:形容词用作动词,跟……友好
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动’
一、活用为动词
谓语位置上的非动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和形容词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用船)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
(在朝廷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当……” “用……” “从 ……“
(从水路、从陆路)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分两种情况: 普通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
1 南取汉中
2 一夫夜呼 3 一狼犬坐于前
向南 在 夜里
像犬一样
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名词放在动词前,不作主语就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当时)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 “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 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田:名词活用作动词,种田 贼:名词活用作动词,糟蹋 《晋书》 鞭: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 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 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 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鞭打了 他一顿。(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 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A、范增数目项王
B、头发上指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沛公欲王关中
王:让……称王,使动用法, A\D名作动B名作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D )
A、刑人如恐不胜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1)沛公军霸上(2)常以身翼蔽沛公(3)赏心悦目(4)范增数目项 王(5)籍吏民,封府库(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沛公旦日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125/34/67 B、145/26/37 C、1/267/345 D、124/36/57 4、翻译: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
子不能相存。(2分) (2006湖北卷)

粒:名词作动词,吃粮食
巩固练习:口译下面短文,并指出词类活用现 象。
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 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 聊(随意)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 不田,而戏(随意)贼人稻!”执(抓起 来)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种植), 家给(富裕)人足。
阅读《鸿门宴》片段: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人,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 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 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盖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面选项中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王”用法相同的一项( ) C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 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答案:
1、BE(A、隶:像对待奴 隶一样,C、面:当面,D、 星:像流星一样,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BE、王:称王; 籍:登记, 名作动)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 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 有就作动词
规律:
1 副词(“不”等)+名词 2 “能”、“可”、“欲”等能愿动词 + 3名词 名词+代词名词
5名词和动词之间有连词“而” 6“所”字后边的非动词活用作动词
4 名词+于+宾语
动词
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词类活用现象的技巧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称王 游水 用脚踢 用木匣装 驻扎 惩罚 修墓 向南飞
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 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关键 点:“无论”(两个单音词)“ 樵”(名作动) “归”(使动))
名词用作状语的规律: 如果在一个动词前的名词不是动 作的发出者(即不作主语),那它一 定作状语用来修饰谓语。
满足条件: 1.名词出现在 动词前; 2.和动词不构 成主谓关系。
打渔,砍柴
12、晋军 于 函陵
驻军,驻扎
规律4:如果名词后紧接(有时是省略了 介词的)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 成了动词。
1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作动,捕获
译: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 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规律5:在“所+名词”构成“所” 字短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
岁:年→每年
一、选择题 D 1.选出下面加点字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数目项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BC名作动。意思分别是:A养蚕;B 鞭打;C示意;D名作状,每天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 项是( D )
A、刑人如恐不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名作状,在夜里。
名、 代 (谓语位置上的非动词活用为动词) 二、活用作名词 主宾语位置上的非名代词活用为名词
பைடு நூலகம்动词、形容词

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练习:解释有颜色词语 (1)入之甚寒,问其深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1)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2)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3)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名作动,登记户口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4、吾师道也……
师:学习
规律1:名词+名/代词,前面没有动词, 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6、乃前曰
名作动,称王 名作动,上前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名作动,游泳
8、左右欲刃相如

今天我们来学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明确考点(知道“考什么”)
2011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 求有: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前句、省略句 用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 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活用。
巩固练习:先划分句子主干,判断下 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