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写作 语言生动,富有文采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写作 语言生动,富有文采


5. 微笑着的佛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衣。 这句话就比上一句显得生动一些,一是将苔藓比作佛像的衣服, 二是“微笑”和“披”赋予佛像以人的神情和动作。而孔孚在《千佛 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中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6.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 着,任苔侵染佛头…… 这段话写佛像,不仅有微笑,还有“看”“听”“任”;写苔藓 也赋予了动作,如“爬”“跃”“侵染”。苔藓的生长过程是缓慢的,
看不出来的,但这里以明显的动感动作“爬”“跃”不仅增添了动态 感,还让人在佛面前产生日月如梭、恍然一世的时光感,可谓是句句 都充满着灵动性,写得很成功。
三、 让抽象语有动情美 许多作文语言干瘪生涩,其实就是没有把那些抽象的语言具体化 形象化,如果做好这方面的升格,语言水平就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请看例句: 7. 故乡的春天万物复苏,很美。 这个句子,“很美”读来让人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但美在何处呢?作者用“万物复苏”概括地写春天的特点,没有具体 的形象。为了使美更具体可感,我们可以这样升格:
10. 时光匆匆,我们在成长中明白,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未来肯定是美 好的,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表达了乐观向上的观点,说理简洁,表述清楚,通俗
明了。我们可以让这段通俗的文字升格: 11. 时光飞逝,我们在磨炼中长大,渐渐明白,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必将 到来。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坚信,没有不可能。 这段文字与上一段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相比有了变化,没有直接说困难, 而是用“磨炼”“严冬”这两个词来表达,显得既形象又雅致。当然典雅度还不 够,我们还可以继续升格: 12. 光阴如风,沧桑了你我的天空;春去又来,温馨了狼藉的大地;花落 又开,幸福了平凡的岁月。我要努力,因为我懂得那句话:没有不可能。 相比较,第三段应该是写得最为典雅了。首先是句式整齐雅致。其次是“沧 桑”“温馨”“幸福”三个词语的灵动活用,增添了语句的文雅味,用“沧桑了 你我的天空”写出了“我”的成长,用“温馨了狼藉的大地”写困难过后的美好 境况,用“幸福了平凡的岁月”突出了成长中的乐观态度,值得品味。
技法点拨
议论文的语言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许多同学只是抽象地说理,概念化地论述,使得文章
单调、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说理效果。如何以生动形象的说理、具 体可感的阐述说服人、感染人?如何使议论文的语言“靓”起来?可有以下几 种方法: 一、 形象阐释法 在解释某个概念时,不是用抽象的说明,而是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描绘, 具体化的列举,形象、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狂,才有了浩渺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 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泰山不让土壤,方成其高;江河不择 细流,方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宽容”本来是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笔下,却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是 因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特征,揭示概念的内涵。
满分展台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当曾一时风光无限,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 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 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 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 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 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 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P3、 M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 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点评:本文作者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 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 遗失。 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把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既能 以理服人,也能以情动人。在文字表达方面,作者的表现堪称优秀。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错落有致,灵活多变而又铿锵有力;相关古典诗 句、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这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典雅精辟。 文章语言还清晰流畅、准确有力,尤其是“风光无限”“雄霸天 下”“令人咋舌”“悲欢离合”“冷酷无情”“黯然离场”“备受冷 落”“方兴未艾”“大行其道”“势如破竹”“高不可攀”“遥不可 及”“如泣如诉”“浑然不知”等成语和四字短语的运用显得得心应
五、 让常态语有新颖美 把常态下的语言升格出新鲜感来,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请看下面的句子: 13. 下雨了,青石板路一会儿就有了积水。 这句话写的是极常见的物与极常见的景,句子简洁地交代了天气情况:下雨 了,而且雨还不算小。我们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升格,让句子有些新鲜感: 14. 雨点密密地下在青石板路上,青石板的肌肤慢慢光滑起来。 这句描写较为细致,用“密密”写出了雨的情状;用“肌肤”将石板拟人化, 这个拟人的手法很有创意,很新鲜;“光滑”则含蓄地写出了雨水积满石板路的 情形。再继续升格: 15. 天空撒下一张密密的网,网脚叮叮地在地面上摇曳,按摩着那小巷深处 的青石板,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此刻慢慢地变得光滑润泽起来。 这个句子相比前两句就更生动了:“密密的网”这个喻体突出了雨势,“叮
二、 让静态语有灵动美 描写眼前静物的时候,我们的语言往往也会拘于静态,而如果能 给静物赋予动作,让静态的东西鲜活起来,我们的语言就与众不同了。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 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因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要善 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我们在游览千佛 山龙泉洞时,看到有一尊佛像身上长满了苔藓。这本是很普通很常见 的,可以很客观地写出眼前看到的这尊佛像: 4. 佛像的面容是带笑的,而且身上盖着一层积年的苔藓。 这句记叙性的文字,能够客观地反映现实,但少了些生动性。可 以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来升格,增加一些动态色彩:
8. 故乡的春天多么美呀,杨柳吐绿,春燕翻飞,槐树开花…… 这个句子就比较具体,把万物复苏形象化,选取了“杨柳”“春 燕”“槐树”三个意象来表达,句式整齐,景象生动可感。我们还可 以继续升格:
9. 故乡的春天是多么美呀,杨柳如十七八岁的姑娘甩出一头柔顺 的秀发,燕子衔着春泥在堂屋横梁上安家,槐树那藏了一个冬天的心 声终于吐成牛奶般的花…… 这个句子在上一句的基础上,就原有三个意象进一步形象化,如 写“杨柳”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杨柳的妖娆之态;写燕子安家, 突出了春天那温馨的氛围;写槐花则最为动人,用“牛奶”写出了槐 花的颜色与润泽,用“藏了一个冬天的心声”形象地写出槐树经冬孕 育生机,一朝吐蕊盛开的特点。经过这样的两次升格,这个句子就非 常生动了。 四、 让说理语有典雅美 典雅指语言有根底,高雅不浅俗。语言直白通俗是一种风格,但 若全是这样的语言,读起来便如白开水一样,缺少吸引力。请看下面 的这段话: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 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也意 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 书”,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 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 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 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 下心来,在雪夜拥一火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 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 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 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 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 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 笑。
三、 排比说理法 排比句用于说理,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让你感 受到那大气磅礴,不可遏止的巨大力量。例如: 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回纥的幔帐,靺鞨的大风 雪吹成民族的团结?是什么让伽利略不以旧的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迈 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的奴隶,开创了充满
二、 比喻阐释法 亚里士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运用比喻阐 发事理,使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例如:
如果忘记是春季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 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 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 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文章在论述“忘记”与“铭记”时,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忘记”与“铭 记”分别比喻成“冰层”“桃花”,“桃瓣”“荷花”,“荷花”“金菊”, “残菊”“雪梅”,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忘记”与“铭记”的关系。 。
手,令全文文采斐然。
第一节
技法点拨
记叙文的语言
要使记叙文的语言富有文采,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 让平实语有意蕴美 作文语言有意蕴,是指语言含蓄凝练,不直白浅露,言简意赅而又 意味悠远。读来让人感到内涵丰富,回味有余,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 益。我们要力求在充分表情达意的同时,让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意蕴之美。 请看下面的句子: 1. 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这是客观叙述,写出了工作并没有让女孩子忘记家的存在这一事实, 特点是简洁、直白、平实。可以这样升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