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磁场解读
难点:相位,驰豫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PowerPoint
参考资料:
《磁共振成像技术》赵喜平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复习
三.B0的作用
(五)静磁化的强度矢量
1.静磁化的强度矢量(magnetization vector,M)
2.影响M0的因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第27次课
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授课专业班级
15级医学影像技术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第二节射频磁场的作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M概念,影响因素;
2.掌握RF磁场作用,形成Mxy;
3.掌握相位、驰豫、纵向驰豫、T1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M、RF作用、相位、驰豫、纵向驰豫T1
一.相位概念
二.自旋驰豫
(一)驰豫概念(relatation)(重点)
(二)纵向驰豫(重点0
讲述
10
讲述,动画演示
15
10
小结
1.静磁化强度矢量;
2.射频磁场的作用;
3.MR图像信号(相位、自旋驰豫)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详见课件
下次课
预习
内容
第三节磁共振图像信号
实施
(2)受RF脉冲的磁化作用,旋进质子趋向于射频磁场方向变为同步、同速运动,即处于“同相”(inphase)。在XY平面上叠加起来,形成横向磁化(transverse magnetization)矢量MXY,MXY继续绕Z轴旋进。新的M0偏离了Z轴
(二)射频脉冲方式
(三)射频脉冲系统
第三节磁共振图像信号
情况及
分析
按计划完成。
(1)与B0、样品所处的绝对温度T有关:
同样T,B0大,M0大;
同样B0中,温度T高,上、下能级间的核
数差小,M0小;
(2)与核总数N成正比:单位体积内的μ越多,平衡分布时磁化效果越显著;
(3)与γ成正比:γ大的核种,宏观磁化效应M0大。
四.射频场的作用
(一)磁共振现象的产生
射频脉冲的作用
(1)低能态质子吸收RF能量跃迁到高能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