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5-8单元教材介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5-8单元教材介绍
18 老人与海鸥
6、参考练习 ①关于词语 1.形近字组词。
扁( ) 坐( ) 注( ) 篇( ) 挫( ) 驻( )
抑( ) 逐( ) 檐( ) 仰( ) 啄( ) 瞻( )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
查带点的 应查 再查
字
部首 几画
字典中的释义
抑扬顿挫
①压下去;降低
②挫折
应取哪种
驻足观看
①(部队或工作人员) 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 ②停留
17 买小狗的小孩
6、写出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加强指导) ❖ 1.写什么。(选准感点)
①从给你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方面; ②从小男孩的角度; ③从老板的角度; ❖ 2.怎样写。(结合生活实际) ①写感受。 ②结合自己写经历。 ③“我”应该怎么做。 ❖ 3.语言简练通顺。
18 老人与海鸥
一、重点要求 1、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动物的灵 性所在。 2、理清结构,揣摩思路。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并写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课文第13自然段写道:“朋友告诉我,十多年 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 一样。”,从哪些情景可以体会到老人和海鸥就 像亲人一样?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也可以简单 写写批注。
再如: 18 老人与海鸥
默读课文。回答: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怎样 “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读 读有关的句段,在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 4、背诵课文加以指导 5、提醒注意 ①真人资料可适时引用。 ②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是发展语言练习的好资源。
❖ 二、具体事迹
❖
1985年11月的一天,老
人在翠湖边上遇到了一群从
未见过的“客人”——一群
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漂洋过海
而来的鸟儿,它们的嘴和脚
都是红色的,身长多在31厘
米~40厘米之间。平时就喜
欢花鸟的老人知道,这是北
半球才能经常见到的红嘴鸥,
它们为了避开北方严冬的寒
冷和食物的短缺来到了这里。
它们是千里迢迢来求助人类
18 老人与海鸥
②推荐读原文《寂寞鸥灵》。 ③播放文章作者邓启耀先生说给同学们的话。 ④写读这个故事的感受或是听了作者的话内心
的感想。
一、老人简介 老人叫吴庆恒,昆明
市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 一生历经磨难。他是一个 称得上可怜的老头儿。他 一生无儿无女,从一家工 厂退休后,一个人住在城 郊,生活十分清贫,家里 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因 为赋闲在家,空闲时间多, 有时候他也会到市中心的 翠湖公园走走,看看。
的!老人没有片刻的迟疑,
马上从商店里买来了一些饼
干,撒向鸟群……鸟儿在老
人的手起手落中扑腾啄食。
这一天,老人从鸟儿欢快的
啄食中感受到了人生从未有
过的开心和快乐!
这一年,6000多只红嘴鸥在昆 明一待就是几个月,直到来年 的3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因为 那时北方已经春暖花开、食物 充足,它们要回到那儿生儿育 女。这几个月,老人不管刮风 下雨,每天都用一个大大的布 包带着喂鸟的食物来到湖边, 就像学校的老师每天从家里来 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一样。他 来给鸟儿们喂食,和鸟儿们嬉 戏……因为红嘴鸥的到来,老 人的开销突然就大了起来,300 多块钱的退休工资月月用得精 光。
18 老人与海鸥
二、教学建议 1、理清线索 老人:喂——唤——谈 海鸥:翻飞盘旋——守灵——送别 2、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主要 内容。 (1~13 14~18 19)
(提示:课前预习、 课上指导修改 、落实课堂动笔、 串 联段意写主要内容、理解编者意图)
18 老人与海鸥
3、抓住描写老人外貌、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 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方法及效果。 例如:文本多处写到“老人读,走出文本,升华情感 联系上下文,再读小男孩和老板的对话。
拓展想象,男孩子会怎样得到每月这5块钱? 体会小男孩的自立、自强。(进一步补充残 疾人自立、自强的资料。拓展延伸,升华主 题。)
我们生活得很精彩
不
屈
张服
海于
迪
命 运
的
我们生活得很精彩
彩身 的体 残残 疾疾 运但 动生 员命
第五单元——写人记事篇
❖ 17 买小狗的小孩 ❖ 18 老人与海鸥 ❖ 19*乌塔 ❖ 20*看不见的爱 ❖ 语文实践活动5
第五单元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表现,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特 点。 2.体会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作用)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背诵指定的段落。 5.给课文分部分,写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6.能对文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评价,并能联系文 本说明理由。
多
人除了用眼 睛看世界,还 有一种特殊的 内在视觉,那 可能看的更真 实,那就是用 心看世界。
—海伦.凯勒
17 买小狗的小孩
4、写出人物评价。(小男孩、老板) 5、拓展:结尾可以设计这样的续写练习: ❖ 老板被男孩感动了,让小男孩抱走了小瘸
狗…… ❖ 老板被男孩感动了,他坚决地说:“我不卖
了……”
17 买小狗的小孩
课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残 疾的小男孩一定要花一百块钱买一只小 瘸狗的事,表现出他是一个自尊、自强、 自立的人。
17 买小狗的小孩
一、重点要求 1、感受小男孩自尊、自强、自立的品质。 2、理解第五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描写方法及
表达效果。 3、对文中的两个人物作出评价,说出自己的
❖ 红嘴鸥走了,老人的日子却过得吝啬起来: 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就点咸菜,就是他的一顿 美餐;他抽两毛多钱一包的金沙江烟;他从来 舍不得坐5毛钱的公交车,无论到哪儿,无论有 多远,他都坚持走路;而每次出门,他都背着 一个破布包,为的是沿途捡拾干树枝和煤渣拿 回家当燃料……邻居问他为什么这么抠门儿, 他笑笑说:“来年红嘴鸥还会来,而且会来得 更多,不积攒点钱,我怕养不起它们呢。
观点与同学交流。 4、写出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17 买小狗的小孩
二、教学建议 1.初读,走近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① 男孩家境不富裕。 ② 男孩身体有残疾。 2.精读,走进文本,感悟人物形象 ①在指导批注,有感情朗读中品味老板与小男 孩的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男孩子的自 尊、自强、自立的品质。 ②讨论交流,100块钱买一只小瘸狗到底值不 值,感悟生命的平等。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第九册5-8单元教材介绍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 赵成会 大安山中心校 安红梅
研读教材是关键
教师要以不同的角色来研读教材
①作为读者,揣摩作者的旨意:整体感知→深层感悟 ②作为教者,体会编者的意图:明确目标→把握重点 ③作为学者,预设学生的情态:估计基点→预测发展 ④作为导师,设计学习的行程:确定思路→思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