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对照表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对照表

78
对外捐助属于履行社会责任,不需要评估风险。
65
出售-售后服务
风险分担
66
工程检测、验收
风险分担
是风险分担中的业务分包方法。
67
公司计划采用购买保险来回避风险
风险分担
购买保险为分担风险,不是回避风险
68
公司计划采用联营和增发新股来回避风险
风险分担
风险策略的选择包括风险规避/承受/降低/分担,联营增发为分担风险,不是回避风险
69
签合同转移、承担损失
51
采购部全权负责投资项目
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不相容岗位包括:项目可行与评估;决策与执行;处置审批与执行;绩效评估与执行。员工全权负责未分离决策与执行
52
投资处置审批由股东大会决定,具体执行由董事会执行
对外投资
授权不当,股东大会、董事会为决策机构不应过多介入业务执行,容易缺乏监督
53
投资决策与执行有董事会完成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对照表
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指一般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以下推文对照介绍了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
内控问题及产生原因对照表
8
集团董事长兼任子公司董事长
管理层
身兼数职,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会导致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9
建议内控机构直接对集团总经理负责
管理层
内控机构,应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
10
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
管理层
董事会对建立键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
11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由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命,并负责向管理层直接定期报告。
发展战略建议经董事会批准实施
审批
应有董事会审议发展战略委员会提交的战略建议方案,报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19
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
审批
各类业务事项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对于重大业务事项才需要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
20
建议简化投资审批程序,重大投资项目经投资部门论证并直接报董事长审批后即可实施
34
会计部门根据附发票的付款凭证登记原材料及应付账款
采购与付款
会计部门应同时核对验收单、订购单,核查材料采购真实性。
35
突发较大金额采购,由总经理单独审批或采购经理预批准,总经理补批
采购与付款
对于例外情况下的突发采购业务,可以制度特殊采购处理程序,但不能有总经理一人审批,或在业务后总经理补批。易出现虚假采购或不恰当采购行为。
41
出纳人员可以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
出纳与付款
不正确,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
42
会计兼出纳
出纳与付款
会计和出纳岗位属于不相容的岗位,B公司由张某一人兼任会计和出纳工作不符合内部控制有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要求。
43
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存货,并有处理破损商品的权限
存货控制
保管和处置存货是不相容岗位,分离
44
重要资产没有特别管理
存货控制
对关键部件应额外控制,确保保管调用转移经过批准;同环节两人或以上经办
45
担保企业应当建立担保事项明细账,详细记录担保对象、金额、期限、用于抵押和质押的物品、权利和其他有关事项
担保
75
不惜一切代价消除评估的风险
风险评估
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以适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风险不可能消除,但可以降低。
76
单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开展风险分析,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77
对外部风险忽略不计、重点识别和分析内部风险
风险评估
企业在开展风险评估时,应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审批
重大投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21
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审批
该项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22
子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等,均由公司董事会集体统一决策
审批
子公司是一级法人,具有独立的决策权
管理层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主管应由公司审计委员会批准,同时,内部审计师或内部审计的管理者应直接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12
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
管理层
审计委员会主席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
13
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管理层
董事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14
总工程师任总会计师
管理层
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有会计证,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15
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控
管理层
董事会负责内控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16
总经理建议设立战略委员会,由其任领导
管理层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
17
董事长关于请总经理组织起草修改公司章程议案,报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审批
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股东]修改公司章程
18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实现靠本企业全体员工,企业应重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通过内部各层级会议和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59
建议重点转向与业务无关的房地产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贸然进入非主营业业务风险较大的房地产可能导致过度扩张经营失败。
60
对于风险事项应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还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目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4
内部控制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发生
内控作用
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不能完全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风险
风险策略的选择包括风险规避/承受/降低/分担,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承受和成本效益选择。
61
经营风险控制中,对客户一律现款交易不得赊销
风险
企业应当对销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不同客户坏账风险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而不能一律回避赊销。
62
外部风险不是内部控制问题
风险
内部控制所称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内部风险,还包括外部风险。
56
为实现内部控制牵制目的,增加投资部门人员
对外投资
应考虑成本效益,不能一味的追求内部牵制,而无限制的提高内控成本
57
未对重大项目做充分可行性研究就轻易决策
对外投资
应加强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投资与决策的控制,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对外投资合法、科学、合理。
58
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注重内外结合,加大社会舆论宣传
风险分担
属于风险分担中转移责任条款应对策略
70
坚决不为任何往来单位提供担保,降低风险
风险规避
风险策略的选择包括风险规避/承受/降低/分担,不提供合作为规避风险,不是降低风险。
71
坚决不与有技术差的单位合作,降低风险
风险规避
风险策略的选择包括风险规避/承受/降低/分担,不提供任何担保为规避风险,不是降低风险。
29
子公司设立内部审计结构对总经理负责
控制活动
内控机构,应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不能由经营者直接负责,应保持独立性
30
子公司总经理、总会计师有集团统一任命,对集团董事会负责
控制活动
应由子公司董事会任命并对其负责,接受集团董事会监督。
31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对外投资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不清楚,投资决策和执行不相容。
54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由总经理及财务总监完成
对外投资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不清楚,可行性研究和评估不相容。
55
投资业务审批人的授权有公司股东大会做出
对外投资
对于内控人员授权,属于公司内控的日常运行,应有管理层负责,并不属于股东大会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和完善内控是董事会的责任;管理层负责领导企业内控的日常运行;股东大会享有的是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26
内审人员参与制定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控制活动
根据责任分工,内审人员的职责是监督内控的实施,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
27
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
控制活动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适应性原则
28
由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控制活动
公司聘用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
不正确,担保事项台账。
46
甲公司未对乙公司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评估,
担保
甲公司未对乙公司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评估,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的,不应当提供担保。
47
亲属关系,为乙公司提供担保
担保
企业应当制定担保政策,明确担保的对象、范围、方式、条件、程序、担保限额和禁止担保的事项,甲公司董事长与乙公司总经理是亲属关系,不应为乙公司提供担保
63
在财务风险控制上,原则上不进行外部融资
风险
外部筹资是企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应根据外部筹资的风险分析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采用外部融资与自有资金相结合,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企业资金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