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探究
目的:高中生物实验课中,质壁分离是很重要的一项实验。
由于时间、材料、操作等问题的
产生,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成功完成实验。
此文目的只在于提供少许见解,能完善次项实验,
仅供参考。
选用20%NaCl溶液替代30%蔗糖溶液,可使实验速度提高,结果明显。
选用洋葱
内表皮且染色,可使材料容易获取,结果明显。
1.采用20%NaCl溶液
1.1 原理:此溶液更易制取,且速度很快、现象明显,便于立即观察。
(可用于课时较紧阶段)
1.2.1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茎表皮。
1.2.2 仪器、试剂: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20%NaCl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1.2.3 步骤:(1)制装片(同教科书);(2)镜检(同教科书);(3)质壁分离的产生;在盖玻片
的一侧滴加20%NaCl溶液1~2滴,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
这样重复几次,促使NaCl
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以浸浴洋葱表皮。
数秒钟后即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就可看到液泡马
上变小,紫色加深,细胞原生质与细胞壁很快分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1.2.4 质壁分离复原(同教科书)
2.采用内表皮染色
2.1 原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
洋葱,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
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
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多层细胞的材料往往相互重叠
呈象,观察效果很不理想。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洋葱的内表皮的撕取很易获得只具有单层细胞
的薄膜材料,但内表皮却又是无色透明的,用其直接作观察材料,显然效果也不理想。
我们
通过反复摸索,发现对洋葱细胞活体染色后,再取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效果
就好多了。
2.2 实验材料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30%蔗糖溶液、3%中性红色
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2.3 步骤。
2.3.1 制装片。
方法A:用小刀在鳞片内侧划成约2cm2的小块,将取下的小块放入0。
3%的中性红色溶
液中染色10~15min。
取出小块稍加冲洗后,两手握住处理过的鳞片两侧并朝内表皮方向对折。
即可露出带红色的薄膜内表皮。
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
方法B:先单独将内表皮染上颜色,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十来分钟,可褪去细胞壁的颜色,
但染成桃红色的液泡的颜色不会褪去。
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
方法B
实验效果更为理想。
2.3.2 镜检:会看到细胞的细胞壁染成了醒目的红色,其他部分仍为无色。
此时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的对比十分明显。
2.3.3 质壁分离的产生(同教科书)
2.3.4 质壁分离复原(同教科书)
总结: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之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主要目的为观察成熟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了解渗透吸水的基本原理。
以上两个实验方法其主旨在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缩短实验用时,学生观察更方便。
收稿日期:200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