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一、理论考试部分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的一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
答:负极。
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 为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意义是什么?
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3.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
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4.xxR
f 值?影响R
f 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
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
5.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吗?一般我们用什么试剂做盐析的实验?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6•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
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 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 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7.依据我们所做的实验,说明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影响蛋白质变
性的因素是什么?沉
xx 变性有何联系?
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
这些因素包括溶液的酸碱度、盐溶液的浓度、温度、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
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8.什么是碘值?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大,碘值越大吗?在测定碘值的实验中,氯仿的作用是什么?
答:每100g 脂肪所吸收的碘的克数,即脂肪的碘值。
脂肪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就越大。
氯仿作为溶剂,去溶解脂肪。
9.简述薄层层析法分离糖类的原理?答:薄层层析的实质就是吸附层析,也就
是在铺有吸附剂的薄层上,经过反
复地被吸附剂吸附以及被扩展剂扩展的过程。
而吸附剂对不同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从而使糖在薄层上的泳动速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等电点的定义?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有哪些特点?
答:当溶液的PH为一定数值时,其中的蛋白质正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
零,此时的PH值就是该蛋白质等电点。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11.在蛋白质显色实验的黄色反应中,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色?
答:含有苯环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能被硝酸硝化成黄色的物质,而且不同蛋白质中所含的苯环数量不同,造成与试剂反应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颜色深浅不一。
12.R NA水解后的三大组分是什么?怎样各自验证的?
答:核糖,磷酸,嘌呤碱。
核糖+苔黒酚一Fe (浓HC D绿色物质;磷酸+钼酸铵——蓝色;嘌呤碱+硝酸银——白色。
13.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答: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净电荷为零。
蛋白质分子失去了电荷的排斥作用,因分子运动聚集而沉淀下来。
14.鸡蛋清可用作铅中毒或汞中毒的解毒剂,为什么?
答:因为蛋白质可与重金属离子汞、铅等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则鸡蛋清可以代替机体组织与重金属反应,从而减少汞、铅对机体的损害。
15.离心管如何在天平上平衡?操作离心机时应注意什么?
答:把放在小烧杯中的离心管(包括盖子)和管套放在平衡的天平上,用胶头滴管取离心液调平。
注意点:配平,等重的试管放在对称的位置;启动时要先盖好盖子,停止后才能开盖;有不正常的声音时应按STOP键。
16.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将人血清蛋白依次分为哪几条区带?哪条带泳动最快?影响蛋白质泳动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从正到负看:血清清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3■球蛋白、r-球蛋白;其中血清清蛋白点最快。
影响因素:蛋白质所带电荷数,分子大小与形状以及缓冲液浓度。
17.什么是抑制剂?什么是变性剂?抑制剂和变性剂的区别是什么?
答:凡是能使酶活性降低而不使酶失活变性的物质成为抑制剂;凡是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的物质叫变性剂。
抑制剂只是抑制蛋白质的特性而变性剂则破环蛋白质的结构。
18.简述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原理?答:原果胶是果胶在植物中的主要形式,而其不溶于水。
故利用酸将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并浓缩,然后利用果胶不溶于乙醇的特点,使其沉淀出来。
19.什么是还原糖?所有单糖都是还原糖吗?为什么?答: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能使某些物质还原的糖。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
因为单糖都含有自由的醛基或酮基,并具有还原性。
难题
1.设计实验区分蛋白质、核酸。
(双缩脲试剂,二苯胺或苔黑酚)
2•设计实验区分DNA、RNA(二苯胺,苔黑酚)
3.在我们所做的实验中用乙醇可以沉淀哪些物质,为什么?(糖,蛋白质,DNA。
水化层)4•有5种已知的糖样品,分别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棉子糖,现要测定一未知单糖为这五种糖中的哪一种,该如何测定,设计实验。
(糖薄层层析法)
5.现有一未知蛋白,如何确定其等电点?(见等电点沉淀)
6.从不同生物中提取出来的唾液淀粉酶,如何衡量其酶活力的高低?(等时间,不同量;等量,不同时间)
7•某蛋白质中有三种蛋白组分,蛋白质1的PI值为,蛋白质2的PI值为,蛋白质3的PI值为,请选用合适的方法把这三种蛋白质分离开。
(电泳)
8.大豆中富含蛋白质,请至少列出两种方法提取大豆蛋白。
答: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吸附法、结晶法、电泳法、超离心法及柱层析法等。
9•某同学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A、方法B)提取大豆蛋白并进行了纯化,请你帮他鉴别是方法A提取出的大豆蛋白纯度高,还是方法B提取出的大豆蛋白纯度高。
10.在PH小于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带什么电荷?为什么?(正电
荷,……)
11.什么是标准曲线法?举例说明在我们实验中的标准曲线是如何绘制的?(见DNS测定还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