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南实验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物 理 试 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的同样快。
B .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2.以下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一组是A.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加速度 B .路程 平均速度 加速度 C .位移 加速度 平均速率 D .位移 时间 加速度3.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 .建立“质点”的概念C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4.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一组是A .密度 加速度 质量 电流B .千克 米 秒 安培C .质量 长度 时间 物质的量D .厘米 克 小时 伏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特性,惯性大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等有关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B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C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D .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7.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C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不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D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8.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1所示,规定 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0s ~1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 .在ls~2s 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 .在1s ~3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m /s 2D .在3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9.质量为1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 ,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 0的时间.为使物体图1图3图4图6在3t 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面四个图中的10.如图3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 水平, AC 边竖直,∠A BC =α,AB 及AC 两边上分别套有细线连接着的 铜环P 和铜环Q ,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 所成的角θ的大小为 (细线长度小于BC )A .θ=αB .θ>2πC .θ<αD .α<θ<2π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5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25分。
)11.如图4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两物体相遇前,在t 1时刻相距最远D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12.如图5所示,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 ,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 f ,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 T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F f =mg sin θB .F f =mg tan θC .F T =mg cos θ D .F T =mgtan θ图513.如图6所示,物体M 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当倾角θ由很小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块对物体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的变化情况是A .F N 减小B .F N 增大C .F f 增大D .F f 先增大后减小14.如图7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 和木板BC 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 N 1,球对板的压力为F N 2.在将板BC 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N 1的方向保持不变而大小逐渐减小B .F N 1与G 的夹角逐渐变小,F N 1增大C .F N 2与G 的夹角逐渐变大F N 2增大D . F N 2与G 的夹角逐渐变小,F N 2减小 15. 如图8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A B C D图2 图7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 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A .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 .电梯可能是在上升C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上D .乘客一定处在失重状态三、实验题 (15分)16.(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下O 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 1和F 2.(2)在纸上根据F 1和F 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 ′和细绳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1)中是(2)中是 (3)中是 17.(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
(1)除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 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片和纸带,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
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和 。
(2)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 一定,探究加速度与小车(包括车中砝码)质量M 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长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B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C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3)某小组在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10所示.左图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于 ;右图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 造成的.F图9四、计算题(下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3*10=30分)18.以速度为10 m/s 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 s 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动,第3 s 内平均速度是9 m/s , 求(1)汽车加速度(2)汽车在10 s 内的位移19.如图1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着墙匀速运动,求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外力F 的大小? 、20.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有一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质量为m ,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 f =kv .(1)写出滑块下滑加速度的表达式.(2)写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表达式. (3)若m =2 kg ,θ=30°,g 取10 m/s 2.滑块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12所示,图中直线是t =0时v -t 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μ、k 的值.图12图11汕头潮南实验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物理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双项选择题(全选对得5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25分。
)1二、实验题 15分16. (1)未记下细线的方向;(2)应根据F 1和F 2的大小和方向作图;(3)应将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原位置O 点. 评分标准:每空2分17(1)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天平 和 _刻度尺。
(填正确一个得2分,两个都正确得3分)(2)C (3分)(3)由于_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_; 右图是由于_跟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相比较,小车的质量过小__造成的.(填正确1个得 2分,两个都正确得3分)四、计算题(下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3*10=30分)18【解析】 第3 s 初的速度v 0=10 m/s ,第3.5 s 末的瞬时速度v t =9 m/s所以汽车的加速度:a =5.01090-=-tv v t m/s 2=-2 m/s 2……3分“-”表示a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1分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到零所经时间:t 2=2100202--=-av s =5 s <8 s ……1分则关闭发动机后汽车8 s 内的位移为:s 2=)2(21002022-⨯-=-av m =25 m …………3分前2 s 汽车匀速运动:s 1=v 0t 1=10×2 m =20 m ………………………………1分 汽车10 s 内总位移:s =s 1+s 2=20 m +25 m =45 m ………………………………1分 19【解析】 当物体沿墙匀速下滑时,受力如图(a)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得F 1sin α+F f 1=mg ① F N 1=F 1cos α②又有F f 1=μF N 1 ③由①②③解得 F 1=αμαcos sin +mg图(a ) 图(b )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受力如图(b)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得 F 2sin α=F f 2+mg ④ F N 2=F 2cos α ⑤ 又有F f 2=μF N 2⑥由④⑤⑥解得 F 2=αμαcos sin -mg【答案】αμαcos sin -mg 或αμαcos sin +mg评分标准:解出任何一种情况只得7分。
①②③各式占2分结果再得1分 或者④⑤⑥各式占2分结果再得1分 解出另一种情况得3分④⑤⑥各式占1分 或者①②③各式占1分20【解析】 受力:G 、F N 、F 滑、F 风(1)G sin θ-μGcos θ-kv =ma ………………………………3分 则:a =g (sin θ-μcos θ)-mk v ………………………………1分(2)当a =0时,v 最大,此时有: G sin θ=μG cos θ+kv 最大 …………………………1分则v 最大=kmg mg θμθcos sin -……………………………………1分(3)由图象中直线部分可得:a =g (sin θ-μcos θ)=3 m/s 2 ……1分 解得:μ=0.23…………………………………………………………1分由图象曲线部分可得: v 最大=km G θμθcos sin -=2 m/s ……1分解得:k =3.0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