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微课设计及反思
作者:文德义学校: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一、教学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见,小学3-4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用一两句话表达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实非容易。

他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困难:1、缩不短。

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

2、概括片面。

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概括不准确。

3、抓不住重点。

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难以取舍。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几种方法。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合适的概括方法。

五、教学时间
9分33秒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小学4-5年级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学习一篇课文或读完一篇文章,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你有没有困难呢?
生1:有,每次我概括文章时,都说很多,老师总说我是在复述文章。

生2:一篇文章那么多内容,我总是概括不全,或者跑题了,没说到重点。

师:不光是你们,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有类似的问题。

1、缩不短。

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

2、概括片面。

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概括不准确。

3、抓不住重点。

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难以取舍。

而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是内容准确、重点突出、语句同孙、表述简洁。

生:就是,就是,这可怎么办呀?
师:别急,老师这里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二、方法大揭秘
1、课题扩充法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从课题入手,根据文章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加以概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主要写了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2、段意归并法
段意归并法就是把文章各段的段意连接起来,稍作疏通,就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翠鸟》一课分四段:(1)写翠鸟的外形美丽。

(2)写翠鸟的动作灵巧。

(3)写翠鸟捉小鱼的敏捷。

(4)写翠鸟的住处和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把四段段意稍加疏通就得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美丽、动作灵巧等特点和有关知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语句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实际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4、要素串联法
基本要素归纳法就是用补足基本要素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适合于写人、记事的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的记叙文。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时间:大年夜
地点:街头
人物:小女孩
起因:小女孩的爸爸让她去卖火柴
事件经过:她没有卖出火柴也不敢回家,一次次点燃火柴,产生幻觉。

结果: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把上面要素补充后,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没有卖出火柴也不敢回家,于是一次次点燃火柴,在美好的幻想着死去。

5、问题概括法
这样的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而且许多文章都适合。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如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可以问一问: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而写景状物的文章,我
们可以问一问:什么事物或景致,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最后我们将问题归纳,就成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总结回顾,学以致用
师:好了,同学们,你都记住今天学到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了吗?
生:记住了。

师: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吧。

生1:今天我们学习了五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它们分别是:课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抓重点语句法、要素串联法、问题概括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你能准确地概括出《猫》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生:这篇文章的前三段围绕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展开具体描写,而第4段主要围绕:“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这句话来写的,所以我采取“抓重点语句法”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师:你已经学会了抓重点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老师这还有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呢?
生2:老师,我知道,我们可以用“课题扩充法”来概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到题目,我们便会想: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他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读完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因为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件,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是的,根据题目,提出问题,细读文章,找到答案,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你们真了不起,一学就会。

师:最后,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根据文章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时候,同一篇文章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概括,只要你能抓住重点,把语言组织得简洁、明了、完整就行了。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目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教师无需教,因此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是老师指导帮扶的时机。

我所执教的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遇到困难,他们常常出现的问题即“缩不短,概括不全,抓不住重点”,我就针对此现象,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类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