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美容学

中医美容学


五、气血与美容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人体的气是由肺、脾、胃和肾等脏 器的综合作用,结合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精 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精气和存在于自 然界的清气三者而生成。 对于美容来说,气的 作用主要有三点: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气化作用。
中医美容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美容的理论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 指导思想,以辨证施治为诊疗手段的理论体 系。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本身 的统一性;二是人体与自然界的依存和协调 性。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 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心,依托遍布全 身上下、内外表里的经络系统,把肠、肝、 胆、胃等六腑以及四肢、五官、九窍、爪甲、 皮毛联系一起,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和协调,以完成人体的整 个生命活动,同时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和关联 而造成一系列病变。

五脏与美容的关系简述如下:
1、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面部 的色泽荣枯是心气心血盛衰的反映。心的气血充沛,方能使面色红润光 泽。若心血不足,脉失充盈,则面色淡白无华,甚至枯槁;心气虚,血 不上荣,则面色虚浮光白;血行不畅,血脉瘀阴,则面色青紫,枯槁无 华。 2、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其华在 毛。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和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起滋润营养作用, 并调节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正常和抵抗外邪。肺气充沛,则皮毛得到温 养而润泽,汗孔开合正常,体温适度并不受外邪侵袭。若肺气虚弱,则 皮毛失于温养而憔悴枯槁,汗孔失于调节而多汗或少汗,体温失度,外 邪易于侵袭。 3、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全身 肌肉的营养要依靠脾输布和化生营养物质来供养。脾气健运,则身强体 健,肌肉中满。若脾失健运,则肌肉消瘦,四肢疲惫。脾气健运则唇色 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
中医美容学发展简史
中医美容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 月,概要叙述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及成就,了 解美容学的学术渊源、特点和规律,对于中 医美容学的研究,应用与发展,将是十分有 益的。
一、秦汉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美容知识的积累, 考古学家在人类的遗址上曾发现了小石子、 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的美丽串珠,用于装饰;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上就出现了美容 化妆的痕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们追求自身美的愿望日益高涨,化妆的品 种也随之不断增多,故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 就已经有了“香汤淋浴”,“月粉梳妆”的 生动描述,这便是美容的自发起源和萌 芽。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封 建社会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科 学文化进步较快,诸子百家总结各个领域的 经验,上升为理论,其中也包括一些有关美 容保健方面的论述。而被当时的医家所吸取。 这一时期,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成就,是理论 上整体观的确立,以及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 一些卓有成效的美容方法的产生。
综上述可知,一个人的相貌和仪表是否美 好,均与内脏功能密切相关。
三、经络与美容
下面分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 为四点 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 内外的通路,经脉伏行于分肉之 间,深而不足,络脉浮于肌表, 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 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 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机体。经络学 说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 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美容
3、采用的美容中药及美容 食物品种繁多,涉及面广。在 每一味药物或食物之十均有较 为详细的主治、炮制和使用方 法,不仅重视驻颜养颜,同时 特别重视防治各种损美性疾病, 如粉制、雀斑、皮肤粗干、毛 发枯黄、齿黑等等。积累下了 丰富的经验。
三、宋元时期
宋元时代,由于官方十分重视医药学术 的整理,总结和提高,一度出现了学术繁荣 与学派论争的局面,中医美容方法与经验也 因之而得到系统地整理提高和推广应用,由 官方组织进行全面系统地校勘编纂的《圣济 总录》《太平圣惠方》,对有效美容方剂的 收集更加丰富,并补充了许多美容新方,同 时金元四大家亦各有独特的经验,对有碍美 容之疾病的病因和证治进行了探讨,使单纯 的美容经验过渡过到了美容理论的研究,使 中医美容更加具备辨证的论治的特色,对后 世美容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宋元时期的中 医美容学,一方面对以往的经验、成就进行 整理、总结,使其渐趋系统化,另一方面, 又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的新经验,新 认识,使中医美容学体系日臻完善。
美容的整体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情志与美容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态变化,是人体对客观 事物的不同反映。正常情况下,这些情志变化是不会引起疾病的,只有 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生理范围,才会导致疾病, 这样的疾病,叫情志致病。 情志不仅影响正常人而致过早的出现衰老征 象,而且能引起许多疾病,现在认为,白癜风的发生与精神刺激有密切 关系,雀斑、面上粉刺、其它色素斑也和情绪有关,就是双目无神、暗 淡无光也受心绪的影响,这些都是因为情志活动影响了脏腑气血阴阳, 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在外的器官受到损伤,导致血不润肤、血不荣发、 气血瘀滞、肺气不利、肾精不能上注,故产生以上诸病。
血的化生、运行、营养和滋润,必须 领带气的推动、温煦和气化作用才能完成, 所以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许多理论叙 述和美容的使用方法,常气血并称,在美 容疾病的治疗上亦气血共治。
广义美容学同于健美。健美,即在健康基础上的美,它 是根据健康标准、美学标准、年龄、性别特征,对人的颜面 五官,须发爪甲,肌质肤色,体形姿态,动作风度进行的综 合评价。身体的健康,是人体外形美的基础,身体健康,表 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良好及功能正常,只有具备这个条 件,人体才能有红润光泽的皮肤,富有弹性的肌肉,挺直的 身躯,敏捷的动作,从而给人以外形美的添加剂。一个心理 状况良好的人,才能精神愉快,豁达大度,给人增添一种气 质上的美,同时,良好的心理,能延缓人的衰老,健康与美 丽,不一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一般说,美的人不一定 同时是健康的,健康的人,不一定有美的外表,但却拥有美 的内涵的潜质。医学美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人创造外形 美的条件,采用医学手段来修复,塑造人的外形美。
神农本草经
孔子曾说:“君子 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 以不饰。不饰无貌,无 貌不敬,不敬无礼,无 礼不立。”(《大戴礼 记· 劝学》) 当时“妇人不饰不 敢见舅姑”
二、晋隋唐时期 古人的求美欲望随着经济、文化和医学的发展 不断升华,到了晋隋唐时期,在中医养生防病,驻 颜抗衰思想指导下,中医美容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 了突出的发展和创新,使中医美容初具规模。 唐代, 在“贞观之治”的盛世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的安定,人们生活水平相对提高,对驻颜美容抗 衰的要求也高了,从而促进了中医美容学的大发 展。 中医美容学发展到晋唐时期,已经具有较高的 水平,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中医美容学具有 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

人体本身不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 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 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 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 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通过各 种感觉器官与自然环境相接触,受自然变化 的影响,并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发生相应的 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 性;超越了这个范围的,即是病理反应。
主讲 张蕾
中医美容学
绪论
美容中医学概述
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以人体健美为对象,由多种基础临床 学科相互交叉而成的新兴的中医学科。它的任务是在中医理 论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容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损美性 疾病的防治,损美性生理缺陷的矫正或掩饰,探讨抗衰驻颜 的方法,以维护人的形态美和体魄美。 美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容,仅指颜面五官的 美化和修饰,广义的美容则指包括颜面、须发、躯体、四肢 等全身的美化。中医美容学中的美容,即为广义的美容。
纵观古今,中医美容的学术与事业, 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举世无双, 它曾为千千万万的求美者,解除过痛苦, 带来过欢乐。如今,通过继承,发展, 整理和发扬光大,可以预见,具有独特 风格的中医美容学,必将为人类的美容 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美容学基础理论
一、体质与美容 二、脏腑与美容 三、经络与美容 四、情志与美容
实践有十分重Biblioteka 的意义。2、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肌肤的作 1 、经络具有沟通内脏与体表作用。 经络能 4、经络可以反应病候 。由于经络在人体各部 用。 经络有着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 分布的关系,如内脏有病时便可在其相应的经 3濡养全身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输布营 、经络具有抵抗外邪,保护体表的作用。 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 脉循行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同样, 养到周身肌表,从而保证了肌肉、皮 体表部位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了解其相应的 器官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肤、毛发等组织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 脏腑病变。经络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这对于
二、脏腑与美容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中医认为,人体由 脏腑(五脏,六腑),周围组织、孔窍,经 络系统(经络)和生命活动基础物质所组成。 人体各部分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脉、气血、 津液与人体皮肤、五官、须发、四肢九窍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从中医美容学的角 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仪表、乃至神志、 体形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反映于外 的现象。
4、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附于骨 节,由于筋的扩张和收缩,全身关节才能活动自如,而筋必需得到肝血 濡养才能强健及伸缩活动。若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致使动用迟缓, 屈伸不得,甚至拘挛、颤动。若肝血不足,则指(趾)甲枯槁,变形, 甚至脆裂。若肝血充盈,两目光泽有神,若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 物不清;肝火上炎,目赤红肿;肝风内动,两目斜视,。 5、肾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开窍耳和二阴,其华在发。人体 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 四肢轻劲有力,行动敏捷。若肾精不足,则骨骼发育不良或脆弱,痿软, 腰背不能俯爷,腿足痿弱无力。牙齿也必须依赖肾精的滋养才能坚固。 如肾精不足,则小儿牙齿发育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易落,人体的头发为 肾的外华,这是由于肾精能化血,头发依赖精血滋养,所以,头发的生 长和脱落,润泽和枯槁,乌黑和枯白等,都是与肾精有关,肾精充足, 则头发茂盛乌黑;肾精亏虚,则头发稀疏、枯白和脱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