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

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

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概述
第二节国家土地所有权
第三节集体土地所有权
第四节土地所有权的确权规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土地所有权概念和特征;熟悉土地所有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了解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类型;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客体;明确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不可处分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动摇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土地所有权概念和特征,土地所有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适量讨论和课后阅读。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概述
一、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土地所有权的涵义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原理
土地所有权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又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三)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主体的特定性。

客体的不可移动性。

交易的限制性。

权属的稳定性。

权能的分离性。

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土地所有权在其行使过程之中还表现了一些与其他的财产所有权不同的特征:
土地所有权是物权
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完全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具有垄断性
二、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类型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指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惟一和统一的权利主体。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国家土地所有权在内容上体现了“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的思想。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固定给使用者,而国家仅保留最后的处分权。

(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内容上具有直接行使和间接行使的特征
第二节国家土地所有权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取得
承继
没收
征收
依据宪法的规定直接取得
征用
二、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与绝对性
权能可分离性
移转中的单向流入性
三、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授权行使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行使要遵循基本的法律要求
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四、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保护
第三节集体土地所有权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演变
农村土地私有—集体公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二、特征
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完全性
集体土地所有权相对性
权能可分离性
移转中的单向流出性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范围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与保护
乡(镇)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所有权由乡(镇)人民政府代表全乡(镇)成员行使;村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民委员会代表行使;村内经济组织所有的,由该集体内的全体成员通过成员大会行使。

——发证保护
第四章土地使用权
第一节土地使用权的概述
一、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所有权派生的一项相对独立的财产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依约对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法定处分的权利。

(二)特征
土地使用权是财产权
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双重性
土地使用权的客体是土地使用者所使用的土地上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一项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法定处分权、集中表现为对土地的经营和利用
土地使用权的法定性
土地使用权的相对稳定性
二、土地使用权的权能
占有的权利
土地使用的权利
土地收益的权利
土地处分的权利
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分离和限制
(一)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1.土地使用权的取得的含义
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包括设定取得和变更取得:即土地使用权以合法的方式从土地所有者或原土地使用者手里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2.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划拨
出让
租赁
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土地使用权入股
审批
审批加合同
承包
(二)土地使用权的分离
(三)土地使用权的限制
1.受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2.土地用途上的限制
3.土地使用年限上的限制
四、土地使用权的共有
(一)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含义
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指两个以上的土地使用者共同享有同一土地的使用权。

有以下三种情况:
两个以上的公民合伙取得土地使用权;
在土地使用权继承中,两个以上的子女共同继承一个土地使用权;
房屋买卖过程中各个房屋产权所有人,共有共同土地使用权(高层建筑)。

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特征
1.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是两个以上独立民事主体对同一土地的共同享有
2.共有所反映的法律关系是双重法律关系
3.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是建立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一项民事权利
(二)共有种类
1.按份共有
2.共同共有
可分割共同共有
不可分割的共同共有
五、土地使用权的相邻关系
(一)涵义
相邻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权利时,
相毗邻的双方应当给予对方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土地使用权相邻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毗邻土地使用权人因对各自使用的土地行使使用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
(二)土地使用权相邻关系法律保护的内容
1.相邻便利提供
2.邻地利用
3.相邻妨害禁止
竹木根越界侵害的防止
相邻安全
通风、采光、眺望等相邻空间距离
有害气体、噪音侵入
第二节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含义和特征
(一)含义
土地使用者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取得对国家所有的土地占用、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的权利。

(二)特征
国有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广泛性
国有土地使用权客体的惟一性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定性
国有土地使用权权能的限定性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类型
(一)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
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国家进行各项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举办社会公共事业所依法确定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1.国家机关、党团组织、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
2.独立工矿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
3.城市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
4.土地使用权其他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
(二)外商投资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
(三)国有农业用地土地使用权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终止的含义及情形
含义:是指因一定的原因而导致土地使用权人实际不再享有土地使用权。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或实施城市规划依照法定提前收回而终止;
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年限届满而终止土地使用权;
因土地灭失土地使用权合同无法履行而终止;
因人民法院或地方政府部门依法做出没收土地使用权的判决、裁决或决定第一次生效而终止土地使用权;
因土地使用者死亡而无合法继承人而终止土地使用权;
因土地使用者某些原因提前终止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