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箱梁监理实施细则概论

箱梁监理实施细则概论

--标准化—监理细则编号:LOBZH—XZ—16工程现浇连接通道、人行桥项目连接道工程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设单位: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监理工作依据 (2)三、监理工作流程 (3)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五、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21)六、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24)1、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1)气候条件2)地形地貌3)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土层特征描述及工程地质特性评价如下:拟建连接桥桥址区大部分地段覆盖有0.5~13.5m第四系素填土,主要砂泥岩条石、建筑砼块、粉质粘土组成。

2#墩、3#台范围素填属无序堆填而成。

0#台范围为原始居民区,填土内多含砂岩条石、混泥土块;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以砂岩、泥岩为主,0#台与1#墩之间为陡坡,基岩直接出露。

场地内有多处生活污水排放口出露地表,场地中部有一排水渠,宽约5~8m,水深0.1~0.4m,流向自南向北,常年水位194.3m,洪水位194.8m。

2#墩附近原始地势低洼,后经人工回填,场内生活污水沿地表径流易汇聚于此,场地根据钻探揭露,仅ZK5可见稳定地下水。

2、监理工作依据2.1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令、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2规范、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DGJ08-235-1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3相关文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投标文件及附件、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业主相关规定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安全与文明施工的规定。

3、监理工作的流程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前期工作流程框图3.2钢绞线、工作锚具、钢筋、商品砼进场监理流程框图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值4.1.1箱梁模板安装允许偏差4.1.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4.1.3钢筋网允许偏差4.1.4钢筋成型和安装允许偏差4.1.5钢筋后张法允许偏差4.1.6钢筋后张法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控制值4.1.7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允许值(mm)4.2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4.2.1箱梁预压和沉降观测1.支架预压和沉降观测(1)采用满跨支架进行现浇箱梁施工,支架应做静载试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值。

(2)、预压在一联支架搭设完成、验收通过、搁栅布置好以后进行。

压重拟采用钢筋和水袋等材料,钢筋主要堆载在中、端横梁处。

根据事先计算的相应部位的重量来放置压重,预压重量为钢筋混凝土荷载的1.1倍,分级加载,每级持荷时间不小于30分钟,最后一级为1小时,稳定时间为48~72小时,一般预压最后三天的稳定为不大于1mm/天,分别测定各级荷载下支架和支架梁的变形值。

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支架的施工预抛高值,以消除施工中因支架变形而造成的箱梁线形和标高误差。

(3)、布点要求观测点上下设置两层,分别布设在支架扫地杆和箱梁底模上,纵桥向设置箱梁跨中及两侧端部3个断面,每个断面在翼缘板两侧和箱体中部各设置上下3点共9点,每跨共18个点。

(4)、观测频率观测分5次进行:压重前,压重至50%,压重至100%,压重搁置48~72小时后,卸载后。

持荷时间不小于7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沉降值。

(5)、观测仪器、人员和数据处理标高测量采用经标定合格的精密水准仪进行。

各阶段观测时,分队测量员必须及时汇总观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并于当日书面上报项目部测量室。

上报资料包括:测点平面布置图、测量标高、本次沉降值和累计沉降值,数据分析由项目部测量员会同监理工程师完成。

(6)、箱梁支架预压过程①加载预压前,首先测量各观测点的标高。

②采用超载分级预压,超载系数为 1.1。

经计算,每跨箱梁的跨中空腹处荷载为1.1吨/m²,超载到1.21吨/m²;腹板处荷载为3.64吨/m²,超载到4.004吨/m²;墩横梁处荷载为5.52吨/m²,超载到6.072吨/m²;③加载预压分三级进行,每加载一级持荷1小时在进行下一级加载。

第一级、在箱梁各部位加载其所受荷载的50%;第二级、在箱梁各部位加载到其所受荷载的100%;第三级、在箱梁各部位加载到其所受荷载的110%,持荷时间不小于7天。

④每加载一级测量一次各观测点的标高。

之后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沉降值,连续3天沉降值小于1mm/天则可以卸载。

⑤卸载前要测量各点标高,卸载顺序为先跨中后跨端,对称分级卸载;⑥卸载完毕后,再次测量各点标高。

⑦为防止砂袋压载时碰到阴雨天气,砂袋吸湿重量增加而引起支架失稳,所以砂袋全部加载完后,应用防雨布覆盖防雨。

2.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1)布点要求布点与上相同,不再叙述。

(2)观测频率观测分四次进行:底模铺设前,箱梁底板混凝土浇注后,箱梁顶板混凝土浇注浇注,完成浇注次日。

并做好相应记录。

(3)观测仪器、人员和数据处理按照上述内容执行,如沉降数据发生异常则必须停止一切作业,立即上报项目部,待查明原因,采取相关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4)观测目的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可以及时了解支架承载情况,确保支架安全。

同时,根据实测沉降量,调整、优化箱梁底模的预抛值。

4.2.2箱梁的模板1.底模:底模采用竹夹板制作模板,模板下纵横桥向设置10cm×15cm木方,固定安装在箱梁脚手架支架上,底模与侧模、端模的接触处均拼装顺合,以保证构件成品的外观及精度。

检查底模与脚手架支架的固定是否牢靠,表面平整度。

2.侧模:侧模采用竹夹板制作,从本工程所涉及的箱梁规格长度变化的情况来看,长度变化范围较多,从30m~20m不等,且长度变化不定,故侧模按一定模数变化进行设计,连接成整体。

检查侧模的尺寸、平整度、两模板间拼缝密实性及模板的加固可靠性。

3.内模:本工程所涉及的箱梁的内孔变化较为复杂,采用钢、木模相结合的方式拼、拆模具。

检查内模的尺寸、牢固性、稳定性和抗浮措施是否到位,在吊装内模前底模内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4.模具拆卸:等构件养护结束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将模具拆除。

4.2.3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进场后及时配合承包商完成有关材料力学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及时由资料员完成有关内业资料与台帐。

钢筋成型后,必须分开挂牌堆放,避免混淆。

2.完成箱梁底模标准平台后,即可进行钢筋绑扎。

本工程箱梁钢筋分为箱梁底板、顶板、侧板钢筋等几部分。

箱梁分二次绑扎成型,第一次绑扎箱梁底、侧板钢筋,第二次绑扎箱梁顶板钢筋。

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垂直运输采用汽车吊或龙门吊。

3.检查钢筋的型号、规格、尺寸、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浇筑混凝土时不至于松散、移位、变形,必要时在钢筋骨架的适当位置加以电焊或增设加强钢筋。

4.绑扎时要保证钢筋固定正确位置,检查保护层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塑料垫块到位情况,另外绑扎的铁丝头和铁丝尾是否外露,避免导致混凝土表面生锈,混凝土开裂等现象。

5.检查预应力束的锚垫板与钢筋相对情况,若安装困难钢筋可适当移位,必须保证锚垫板位置的准确及于预应力管道的垂直,避免张拉时受力不均发生碎裂。

6.检查与预应力筋位置相冲突的部分钢筋,是否根据钢筋受力特性按设计要求作避让,不得随意切断。

7.检查箱梁顶面伸缩缝、防撞墙等的预埋钢筋,应保证预埋位置准确,切忌漏放。

4.2.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混凝土采用C50商品混凝土,用泵送混凝土和滑槽入模方法进行施工。

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

浇注前,必须将模内杂物、积水清除干净。

采用泵车输送灌注混凝土时,用减速漏斗(或软管)将混凝土灌注到模板内,应避免直接将混凝土堆积在预应力筋管道上。

2.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必须具备质保书与混凝土级配通知单,现场要随机抽样,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并及时制作试块,对坍落度与级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必须及时退货,并由资料员及时完成有关内业资料与台帐。

3.浇筑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实,振捣器的插入要紧跟混凝土的入模,防止漏振与过振。

对承台中部立柱插筋部位,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

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与施工机具。

为防止箱梁内膜上浮,先浇筑箱梁底板,用平板振动器拖震密实,振不到的地方用插入式振动器插振。

间隔一定时间后浇腹板混凝土,两边对称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在浇筑腹板的同时,箱梁内的底板要有专人把多余混凝土铲出抹平收水。

4.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上下两层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在振捣时要将插入式振捣器的振动棒稍伸入到下层混凝土。

振捣时间应以被振捣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和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为度。

5.振捣时振动棒应尽量避免碰预埋钢筋,并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

振捣时不得摇动钢筋,否则会影响下层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强度。

6.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法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先用海绵塑料等覆盖,然后浇水养护,应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外侧模和内模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底模板必须待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方可脱模。

4.2.5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施工材料准备(1)预应力钢绞线按设计要求采用符合GB/T5224-2003技术标准,高强度低松弛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按规格整齐堆放,做好标志,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锈蚀和污染,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对标牌,外观检查,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锚具锚具包括锚、夹片、锚垫板和螺旋筋。

预应力锚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并在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锚板和夹片做硬度检查,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交货前应有厂内产品质量控制性检验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3)制孔材料——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应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要求抽检波纹管内径和钢带厚度,进行弯曲抗裂试验和灌水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