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第1课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美术名作,对多元的世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美术的发展历史及从美术作品中显示出来的社会的风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多元的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美术的时间段及特点的讲解。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1.教师通过大屏幕顺序讲解亚非拉美术的基本特征。
2.教师在讲解中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增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这样,才能使得一般来讲较为呆板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活泼。
a.首先展示原始美术中的《受伤的野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如:野牛的造型准确吗?颜色鲜艳吗?
之后教师针对问题讲解《受伤的野牛》相关的知识。
b.展示《狮身人面像》《武士像》《垂死的狮子》交流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的不同文化,体会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含义和价值。
都可采用这样的方式。
c.展示《太阳金字塔》《吴哥窟石雕像》《神奈川冲浪图》,分析作品的价值。
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历史资料进行欣赏,评述它们各自体现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三、课堂小结
本课欣赏的外国美术名作涉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同学们要学会对人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深入的体验与领悟。
引发思考探究学习
讨论交流赏析感悟
四、课后拓展
介绍国外美术作品的相关网站,让学生开阔眼界,
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学习内容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
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
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具准备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古埃及、古罗马的美术
作品)。
2.学生回忆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了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并借此引入新课。
3.通过用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与中世纪美术作品的对比的方法,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列出提纲,学生来浏览课本: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三位巨匠是谁?其代表作品的名称叫什么?展示法
讨论法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而且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2.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审美理想?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意大利)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意大利)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杨·凡·埃克(尼德兰)
《春》波提切利(意大利)
对学生进行充分肯定(二)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的排列或部分的按
照分类,共同欣赏。
1.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师对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做简要介绍,帮助学生赏析。
3.学生讨论分析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谈个人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学习内容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
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
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具准备有关教学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可从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入手,提
出西方近代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作品的特点。
二、提出课题,讲授新课
西方近代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作品
西方绘画中的主要体裁:神话、宗教、历史画,肖
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
1、神话、宗教、历史画:
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教师补充说明:古典主义在色彩上常常表现物体的固有
色。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均衡对称,造型结实,体现了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
展示法
讨论法2、肖像画:
伦勃朗的《夜巡》和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
世像》比较着进行欣赏。
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与
此同时,学生可以对比欣赏“印象主义画派”作品。
3、风景画和静物画:
著名风景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便是
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十七世纪荷兰普遍流行的用风力作
动力的磨坊的风车,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埃克河边。
这是
典型的荷兰风光。
整个画面宁静而又充满生气。
强烈的空间感和光感,
使观众如在画中。
欣赏此画时,可与中国山水画作对比。
这时期的静物画,在描绘客观物象的形态、质感和
色泽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技巧,充分显示了西方传统
绘画高超的写实技巧。
十七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花果篮》突出地
体现了这方面的高度成就。
它不仅构图自然严谨,而且
对花果、篮子的形态、质感和色泽的描绘,达到了乱真
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