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
吸入糖皮质激素
•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
道炎症,降低病死率(AI级)
• 研究表明在拔管前12-24h给予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拔管后的 气道损伤并降低拔管后气道炎症(如喉头水肿 ,喘鸣等) 及肺部并发症等的发生 •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 • ICS对多数炎症介质与炎症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 布地奈德是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的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Barnes P.J.. Asthma and COPD (Second Edition) Basic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2009 ;P639-653
吸入糖皮质激素
对于术前有气道高反应性和肺功能下降的高危因素的患者
年龄大于65岁 肥胖 有吸烟史 支气管哮喘 COPD等
•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气道感 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 及时痰菌培养、药敏检查 • 必要时做血培养 • 抗菌药物的使用参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糖皮质激素
• • • • •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 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 应激调控 抑制前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患者 术后的创伤反应
推荐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进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 疗,每日2-3次
支气管扩张剂
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为:
联合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围手术期适量、适时地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有效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缓解反应性高张高阻状态 预防支气管痉挛及其他围手术期气道并发症
麻醉诱导前可预防性给予支气管扩张剂(BII级)
黏液溶解剂
围手术期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BII级)
溶解和稀化痰液
易于排痰
减轻炎症反应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的给药方式可参考《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 入治疗专家共识》等内科共识
结
语
本共识强调更有效地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气道管理,
以减少术后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
率,造福于患者。 气道炎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中心环节 进行术前、术中、术后高危因素的分析 评估以及制定防治措施 对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进行评价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治疗方案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
围手术期气道并发症的预防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及பைடு நூலகம்治措施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治疗方案
•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
–抗菌药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扩张剂 –黏液溶解剂
•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的给药方式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抗菌药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