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语文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八、送给同学们的诗
对这个世界来说,
你可能只是一个人;
但对你的父母来说,
你可能就是整个世界。
把太阳和月亮都给了你的人,
为你驱走阴冷和漫漫黑夜的人,
那就是你的父母啊!
给父母一个可以开心的理由,
给父母一生可以欣慰的理由,
孩子,不要吝惜你的爱和理解,
用感恩的心,永远做父母最可爱的孩子!
【板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
【明确】(1)希望孩子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希望他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
(2)希望他能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2、作者用“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表达了他对青春的感受。那么,花季雨季的你们,又用什么来比喻你心目中的青春呢?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
3、语言朴素、真挚。
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七、课堂小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2)父母要更新思想,追上时代的步伐。
(3)双方要像朋友般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共享喜乐,分担忧愁。
2、探讨: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当有了矛盾后,你与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处理的?今后再有矛盾又将如何解决?
【提示】青春不是盲目冲动的借口,也不是反叛忤逆的资本,成熟的青春应该是理性、和谐的发展。当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不管怎样,都应尽量与父母倾谈、沟通,应该明白父母对于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只有一个动机,那便是关怀我们的幸福。任何父母都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是父母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所以不要轻易地伤他们的心。杨子说“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另人满意开怀的,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我想换种说法:“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父母既为人生导师兼为挚友更另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父母为最。”
我想,语文课堂就应该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敢于、也愿意表现自己的真性情。因为,只有情感的共鸣,学生才会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注:课程授课教案每1个或2个课时填写1次教案。
六、艺术特色
1、小标题的运用。
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选出四项内容: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并分别将其化为四个小标题。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2、谈话式的行文方式。
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提示】解答此题,一是要扣住“青春”的特点展开联想,二是要使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例句】十八岁使我想起冲破云幔、光芒四射的朝阳,使我想起春意盎然、开始吹拂于江南塞北的春风,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壮志和追求。
五、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提示】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日照经贸学校《语文》课程授课教案
课题
十八岁和其他
课次
上课地点
学时
4
专业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仔细揣摩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增强语感。
1.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口头表达。
1.让学生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人生观;重视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学会敬爱父母,关爱他人。
2.理性认识读书的苦与乐。
重点难点
及解决办法
1.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句子的含义的理解。2.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3.讨论法分组合作法联系实际对比法
教学条件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组织
模式
班级授课法
教学过程
与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导入
min
《十八岁和其他》是台湾作家杨子在长子东东十八岁生日来临之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而作的一篇散文佳作。全文以谈话式的行文方式,以朴素真挚的语言,诉说了对孩子的理解、期望、深爱,给了他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朋友般的倾心话语,敞开了别具韵味的父子情怀。
读书“闲趣”。
儿子
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从心所欲地享受读
书之乐,做一率性
的读书人。

2、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同情孩子读书苦,但不能不鼓励和要求孩子,甚至鞭策他尽力去争取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同时作者还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做个率性的读书人,在学问的海洋中,能够其乐融融。
讲授
min
(二)两代人的矛盾(第2小组)
1、作者认为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造成原因】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
(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解决办法】
(1)孩子要避免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影响,避免轻率地对父母下评判。
3、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谈谈你读书的苦与乐,想一想读书的苦和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提示】读书总是有苦有乐的,就好像有上坡必有下坡一样,它是硬币的两面。作为学生,读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算苦些,那也是生活的颜色。也许苦中作乐也不失为人生一种境界。
(四)青春(第4小组)
1、作者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提出了哪些希望?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教师小结】一首《懂你》让许多人感动不已,当我们每个人沉浸在内心的感动和反思时,我们才发现,其实亲情一直在我们心中,它陪伴我们度过生命中每一刻快乐和不快乐。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将心中的话大声说出来,告诉父母,我们爱他们,也将永远记得他们的爱。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对父母的理解感动不能仅体现在心头和口头,更要拿出勇气付出行动。
杨子
第一部分:面对孩子心情矛盾
第二部分:父子冲突理解交流
第三部分:读书苦乐友好建议
第四部分:规劝孩子珍惜青春
送பைடு நூலகம்同学们的诗
以诗歌的形式教育学生不要吝惜自己的爱和理解,用感恩的心,永远做父母最可爱的孩子!
学生训练
min
1、作者认为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2、探讨: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也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当有了矛盾后,你与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处理的?今后再有矛盾又将如何解决?
3、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态度?
4、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谈谈你读书的苦与乐,想一想读书的苦和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1、作者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提出了哪些希望?
5、花季雨季的你们,又用什么来比喻你心目中的青春呢?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
(三)读书的苦乐(第3小组)
1、理解文意——苦学与乐学(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人物
苦学
乐学
蒋士铨
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背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
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曾祖母的“读书最
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
废寝忘食;
6、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检查评价
min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联系自己,理性认识青春期问题。
作业
1.课后与父母一起再读课文,彼此交流、沟通,然后就谈话内容写篇日记。
2.课外阅读《傅雷家书(三则)》,与本文比较阅读。
过关练习题
习题册练习题
课后反思
本课的多个小专题主要是体悟,需要调动学生曾经的感情体验,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去拓展,比如第一个专题,我让学生回想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关爱他们的细节,并起来和大家交流!本来想公共场合讲私人的情感,学生会有所顾忌而不配合,但出乎意料,有几个学生讲得很不错:。
【观点一】作者为孩子谈读书,实际上也是在谈人生。作者认为,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体现了对孩子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观点二】作者虽然对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有所不满,认为现在“在思想上、制度上”布置了一个让学生“憎厌的读书环境”,但他没有在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而是“鼓励”甚至“鞭策”孩子争取考试的胜利,这表明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关于读书,作者从根本上还是认为应该“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的。
3、欣赏满文军歌曲《懂你》并阅读歌词。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