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战略之重:巴中市位于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作为“成西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上东进出川的核心门户、川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关天经济区的交通连接桥梁”,巴中需要高度重视公交优先发展,明确秦巴山区示范作用。
转型之际: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转型给巴中市中心城区的公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单一模式的常规地面公交已无法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
经开区和恩阳区的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快速化、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促进以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开发,多模式与精细化之路将是巴中公交发展的大势所趋。
矛盾之制:受制于狭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中老城区路网扩容能力有限,对外大通道不在、运输方式单一、道路网等级低、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之间的博弈必将在客流、路权等资源竞争上愈演愈烈,这要求巴中加快确立公共交通体系在综合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健康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以制约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拥堵蔓延化和常态化发展。
品质之诉:巴中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巴中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其中恩阳区定位为宜居新城,经开区定位为宜居宜业新城。
为落实巴中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愿景,需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城市公交体系。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中心城区“一城两翼”范围,包括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
规划年限:本次规划近期为2020年,规划远期为2030年。
三、规划目标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定位,完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系统架构;构建骨架公共交通设施网络,引导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调整,支撑城市用地片区组团式发展;确定常规公交发展模式,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布局,提升常规公交服务水平;明确中运量公交发展模式,构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布局形态,构筑一体化公共交通换乘体系。
四、规划思路本次规划的核心思路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即以改善巴中现状城市交通及公交系统问题为导向,以满足巴中带型多组团发展的特色交通需求为导向,以支撑宜居、宜业、宜旅城市发展目标为导向。
在深入分析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特征及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甄别公交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明确关键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本次规划的编制方向。
同时,明确公交发展需求,提出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战略以及发展模式;以体系构建和公交网络规划为核心,以枢纽场站、公交专用道等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重点明确近期建设行动任务,充分发展适应巴中近期发展的公共交通体系层次,合理构建公交网络优化布局,实现公交系统网络、设施、品质上的跨越发展。
城市与交通现状特征城市发展现状特征综合交通发展特征居民出行现状特征公交发展特征公交系统特征公交发展状况评价公交发展问题分析上位规划实施评估目标达成情况原因分析本次规划新要求目标与策略发展环境战略任务发展目标与指标发展策略发展模式经验借鉴公交发展模式公交线网规划中运量系统规划公交专用道规划常规公交系统规划公交设施规划公交枢纽站布局公交停保场布局公交首末站布局特色公交规划旅游公交公交提速行动线网优化行动服务提升行动用地保障行动实施序列与投资估算规划方案评估公交发展政策保障路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公交总需求客流走廊分布中运量出行需求近期公交线网需求导向五、公共交通发展战略(1)需求预测近期(2020年)巴中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65万人、岗位将达38.4万个,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90万人、岗位将达52.2万个;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北片区、城南片区、恩阳片区、回风片区,岗位主要集中在江北片区、城南片区、经开区、恩阳片区。
近期(2020年)公交日客流量将达32.6万人次,远期公交日客流量将达76.2万人次/日;远期(2030年)公交平均出行距离将达到6.15km,出行量主要集中于巴州组团内部以及巴州区与经开区、恩阳片区的组团之间。
(2)公交体系构建以区域轨道交通为依托,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公共交通体系。
(3)发展目标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契机,通过稳步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模式多元、换乘一体、运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支撑巴中市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4)实施路径近期以“适应发展、适度引导”为战略目标,初步构建“模式多元、层次清晰、换乘一体、运行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远期以“高度耦合、主体发展”为战略目标,全方位提升公交系统竞争优势,固化公交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5)具体指标规划到2020年,公交占机动化分担率达到40%,万人车辆拥有标台数达到7标台/万人,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0%;至2030年,公交占机动化分担率达到65%、万人车辆拥有标台数达到15标台。
六、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1)线网布局根据客流廊道的分布及量级,共规划5条快速公交,总规模82.6km,衔接“一城三区”主要客运枢纽,服务长距离的快速出行。
其中,快速公交1号线:由火车站至光辉乡,途径北龛片区、老城商业中心、南坝片区、许家岭片区,串联城市南北轴;快速公交2号线:由白云台至白云台,为环线,途径市行政中心、江南二环路、南龛风景区;快速公交3号线:由巴中火车站至兴文客运站,连接两个对外客运枢纽;快速公交4号线:由兴文客运站至恩阳车站,连接恩阳与经开区;快速公交5号线:由巴中火车站至巴中机场,连接两个重要对外枢纽节点。
(2)运营模式结合巴中市实际情况,根据走廊中的客流需求灵活组织运营方式。
巴州区内部采用常规快速公交的运营模式,设置BRT专用道或者与公交专用道合并使用,即快速公交1、2号线;组团之间的采用大站快车的运营模式,包括快速公交3、4、5号线。
七、常规公交线网优化1、城市公交按照“快-普-支”的公交快线、公交普线、公交支线三级公交体系优化。
其中,公交快线为快速直达,以快速路、主干路为路权保障,强化主城区辐射范围;公交普线为加密线网、扩大覆盖,依托枢纽培育客运走廊客流,覆盖主要公交服务盲区;公交支线为强化接驳、便捷灵活,客流较小,沿小街小巷运营,提供“门到门”服务。
(1)总体方案共规划公交线路34条(含恩阳内部线路),包括:4条公交快线、21条公交普线、6条公交支线、3条旅游公交线。
其中,新增线路14条,调整线路8条,保留线路12条。
线网总里程规模350.1km,配车数392辆。
(1)公交快线基于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快速联系“一城三区”,规划4条公交快线,其中保留1条,即31路,新增3条:白云台综合站—兴文客运站、巴中火车站—兴文客运站、巴中火车站—巴中机场,总规模70.8km。
(2)公交普线结合巴中市近期道路建设和用地布局规划,根据公交场站的布设位置对相应线路进行调整;增加公交服务空白区级新增商业、居住用地的公交覆盖率。
规划21条公交普线,其中调整7条公交线路(1路、2路、3路、9路、13路、21路、25路),新增4条公交普线(回风—回风、火车站—南坝、南龛-巴中东站、之字河北—巴中西站),总规模194.0km。
(3)公交支线提高支路公交覆盖,为各类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喂给更多、更分散的客源,共规划6条公交支线,调整1条公交线路(7路),新增4条公交支线(大佛寺—雍景湾、火车站—西龛、江北客运中心—南龛、兴文客运站—清江),总规模55.2km。
2、特色公交构建以南龛风景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及以化成镇“山水化湖”景区、天星桥水库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规划3条旅游公交,总规模30.1km,实现“直达式”景区旅游公交服务。
八、公交场站布局按照分级分类、完善体系,统一标准、完善功能,用地混合、交通协调,站网协调,立足控规、适度超前的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公交场站设施,远期共预控23处公交场站,总规模15.25公顷。
(1)公交综合站规划5处公交综合站,其中新增巴中东站综合站、恩阳东综合站2处(以停车、保养为主),西华山维修厂1处(以维修为主);总规模8.45公顷,其中保留2.95公顷,新增5.50公顷。
(2)公交枢纽站规划6处公交枢纽站,其中,规划4处综合型枢纽(盘兴客运站、恩阳客运站、兴文客运站、巴中机场),规划2处换乘型枢纽(回风枢纽、江北枢纽),总规模4.83公顷。
(3)公交首末站规划12处公交首末站:大佛寺、回风、北龛寺、南坝、光辉乡、恩阳车站、体育中心、清江、南龛、西龛、之字河北、巴中西站,总规模4.92公顷。
九、公交专用道布局依托巴中市良好的规划路网条件,以网络化形式改善城区地面公交运行空间,重点提升地面公交运行速度。
结合客流预测,同时兼顾片区间快速联系需求,共规划14条公交专用道,共计19.5公里。
其中:巴州区:“一环一横两纵”共8条公交专用道,总规模9.4km;恩阳区:“两横一纵”共3条公交专用道,总规模4.9km;经开区:“一横两纵”共3条公交专用道,总规模5.2km。
十、规划方案评估本次公交线网方案实施后,中心城区公交线网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55%,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3%;基本填补公交服务盲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86km/km2,居民到达公交站点更加方便。
十一、近期实施计划(1)优化公交线网近期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新增公交线路14条;新增公交车辆数176辆,同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比例。
其中:2018年:新增3条、调整4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45辆;2019年:新增4条、调整4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62辆;2020年:新增7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69辆。
(2)布设公交专用道近期建设4条公交专用道,规模5.6公里。
包括:巴州大道(回风桥头—龙湖中学路口)、江北大道中段(移动公司—兴州街路口)、江北大道东段(老江北路口—后河加气站)、八角楼街(街心花园—三号桥头),均采用高峰专用型式,即高峰期实行公交专用通行,平峰期其余车辆均可通行。
(3)布局公交场站设施近期规划9处公交场站,总规划5.00公顷。
其中,综合站1处、总规模1.00公顷,枢纽站3处、总规模1.78公顷,首末站5处,总规模2.22公顷。
2018年:新增1处公交枢纽站(回风枢纽)、2处公交首末站(北龛寺、南坝);2019年:新增1处公交综合站(巴中东站)、1处公交枢纽站(江北枢纽)、2处公交首末站(体育中心、回风);2020年:新增1处公交枢纽站(恩阳客运站)、1处公交首末站(大佛寺)。